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以其自身的特点(虚拟性),已经和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社会行动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方式.作为一种数字存在、一种虚拟的实存,即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正时刻重塑着现实社会的关系结构,或者说,网络与网络社会为人们重塑现实生活提供了某种"路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2.
崔胜 《华章》2008,(17):159-16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性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各高校的图书馆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络,自己的数字图书馆.但是随之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等危害互联网的因素也危害到了各大高校的图书馆网络.本文对威胁高校图书馆的因素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对应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从"酱紫"到"ORZ",从"大虾"到"稀饭",从"给力"到"丝",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语言的更新似乎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而变得"日新月异",其中又以网络语的出现为标志,不断创新的网络语随着便捷的信息化时代进入到日常生活中。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就近几年的网络语的流行现象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网络文化做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的重要特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和人类的未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目前互联网已大规模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网络社会,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网的大学生正在不断扩大。据对我校学生统计,上网人数约占学生总数80%,"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媒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的网络传播时代。后现代主义为网络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使网络人际传播打上了后现代化的印迹。后现代主义在网络社会中处处能够找到鲜活的生存场景。网络人际传播的后现代化具有:网络在不断消解权威话语,人们开始追求网上"不受限制的自我",人们"宁信机,不信人",人际关系冷漠以及人们逐渐成为了"数字化的人"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拉动了内需,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由此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忧虑,担心因入学"门槛"降低和急功近利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这就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去指导、用什么样的对策去保障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的教育质量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杨辉 《江西教育》2001,(7):32-33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使电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进入到了千家万户,痴迷电脑者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8.
"三网融合"是指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提供各类综合服务,引领人们进入数字化时代.本文利用HFC网络的高覆盖率、高带宽、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网管资源,从具体实现的角度出发,采用cableModem技术和先进的IP技术,通过技术融合,实现高层业务应用层面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会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信息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繁荣、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特别是网络的公开性和易窥窃性很容易使人们的隐私暴露于天下,个人隐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艳照门"事件、"兽兽门"事件和"工行女"事件等等便是例证.如何有效保护人们的网络隐私权,并使之与网络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主题的确定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凭借承载信息量的广泛与巨大等优势,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正以"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准确理解基本概念、深刻领悟基本思想、熟练运用基本方法"为主旨的的一轮复习已经结束,高三数学进入了二轮复习阶段.二轮复习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即"由厚到薄"的过程,是形成知识网络化、条理化以及全面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素有"二轮看水平"之说.因此如何恰当选题、设计题目,如何提炼、总结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24):111-112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的发展,网络媒体进入全球化,"网络自主学习"这一名词随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索影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旨在更快、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环境自主学习,从而满足自我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一种反现代主义思潮,在艺术上颠倒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根本目标是为了快乐而自由地"创造",最合适的手段是模仿与戏拟.而当代中国的网络恶搞和"山寨"现象,从文字到视频再到人们生活,内容和方式五花八门,其本质也是为搞笑而戏仿,这些作品采用异于常规的话语方式,颠覆与解构了传统和权威,消解了作品的历史感、深度与距离,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网络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创造着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通过网络传递,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它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网络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1.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知识密集。天文、地理、人文等无所不包,进入网络就像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个特点是新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社会新闻,尽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三个特点是趣味性。网民可以和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聊天,…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虚拟网络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特别对于青少年,它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网络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主要体现 1.迷恋网络游戏 现阶段,大多数网民都爱玩游戏,殊不知这些游戏绝大多数都是设计给青少年玩的.为了吸引玩家,不少游戏中都充斥着暴力与色情内容;有一些游戏,能够不断地升级,玩的人很容易上瘾,就像吸鸦片一样,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以至有人将网络游戏称作"网络鸦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下雪不冷化雪冷"原因的3种常见观点,提出了环境温度变化说.化雪时,人类生活工作区域各处温度相差很明显,当人们从暖和区域进入到寒冷区域时,就会感觉到温度比实际寒冷区域的温度更低,因而形成了"化雪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网络公开课已经问世多年,同时,互联网也从发展初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时期,它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对网络公开课的态度.文章旨在挖掘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网络公开课的价值,同时找出我国当前在网络公开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网络公开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吕兰兰  王荣 《考试周刊》2015,(13):125-12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思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云计算。云计算是商业化的计算模式,它构造了新的运算思维逻辑,创新了网络架构,给传统的计算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实现了"无所不能的计算"和"无所不在的计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社会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扩展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逐渐进入到寻常百姓身边,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已开始跨入网络化时代,愈来愈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推动汽车营销的重要作用,汽车产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今汽车行业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我国汽车业网络营销的优势、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汽车业网络营销今后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莉 《学周刊C版》2020,(1):174-174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将教学改革推行到幼儿教育中来.作为进入学校学习的起始点,幼儿阶段的教育显得与众不同,其中"游戏"与"教学"结合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也与幼儿当下的认知相符合.本文将着手幼儿园数学教学,探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具体优化策略,增强幼儿对数学的认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