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关怀”让新闻更具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重视人文关怀,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主要体现在一些媒体突破旧的传播模式,及时反映群众呼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事实证明,新闻媒体通过人文关怀,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民生,对准百姓的苦乐冷暖,能进一步增强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及亲和力。  相似文献   

2.
季锋 《新闻三昧》2006,(6):37-37
最近,江西九江地区发生了5.7级地震,17人不幸罹难,10多万间房屋被毁,几十万群众被迫离开居所,为了防止余震,很多人不得不住在紧急运来的简易帐篷里。这无疑是一起大灾难,多家媒体赶到该地区进行采访。但某家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却这样询问两名男子:“帐篷是何时运到的?”答:“是昨天。”记者又问:“现在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吗?”这个问题使两男子愣了两秒钟,其中一个反应比较快,回答“差不多”。“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吗?”言下之意就是帐篷运来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灾民为了躲避余震,在寒冷的冬季只能住到街头的简易帐篷里,吃喝拉撒睡都不方便,这…  相似文献   

3.
4.
5.
“人关怀”这个词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关怀方面有所失落而提出的,即要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关心和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在当代,人关怀的实质主要是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关怀。紧跟时代步伐、记录时代进程的新闻工作理应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体现人关怀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7.
史卡佳  戎昱 《视听界》2004,(4):71-7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制新闻报道以其异军突起而别具特色的风采,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究其原因,这其中既有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背景,也有法制新闻有别于其他诸如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的自身特点。2004年元月,盐城广播电视台推出法制·生活频道时, 有一句宣传语特别到位,叫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共同品尝”。我们的主打栏目《法治前沿》在定位设置、栏目选材及栏目基调上,都刻意注重了对生活中酸甜苦辣滋味等人文思想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新闻传媒的关怀对象。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以及在情感上对人的关怀和理解。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具备人文意识的同时,在采访和制作过程中,时刻把握体现人文关怀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法制节目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重视人性的表述、传达人的呼声、展示人的命运,节目制作者在关注事件、案情的同时,必须时时处处把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将其与法律的历程和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把摄像机镜头对准人,更应体现在记者采访时带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和认识去开启摄像机镜头、关注这个大千世界,这也许是每一位法制节目制作者在讨论电视采访技巧、形象美感、编辑手法之前应当完成的一次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如何将人文关怀贯穿采访始终.让新闻闪耀人性的光辉?笔者以为,要具备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人关怀意识,就是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深入基层、以人为本、平等对话、尊重采访对象的工作作风和关切百姓民生、同情社会弱势群体以及敢于批评不符合人民利益行为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12.
“尽职责”与“讲道德”本来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可在实践中,有的记却常常在“尽职责”的时候,忽视了“讲道德”,从而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损害了自己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0月20日,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的多位新闻理论名家对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新闻直播栏目《江苏新时空》进行了观摩。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该节目在全国省级电视媒体电视新闻改革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认同了其颇具特色的节目风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文虎没想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有这样的大手笔,这档节目投入很大,但无论是节目的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当不错,有特色、有创意。开省级卫视新闻改革的先河。首先是“超链接”。这是当今非常前沿、非常有探索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采集新闻是新闻从业人员的本职工作,但有一些新闻记者尤其是娱乐记者由于在采访中缺乏人文关怀的情怀,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挖掘和发布新闻,深深刺伤了人心。尽管新闻采访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有其形成的原因,但我们要倡导传媒人宽广的人文情怀,提升其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借助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证举例等方法,在诠释新闻采访中人文关怀的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新闻采访中坚持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新闻采访中构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谭怡 《记者摇篮》2004,(12):42-42
人文关怀是近年来我国媒体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从人文角度出发,新闻传媒关怀的对象是人的价值、尊严和生命的意义,此外还应包括对广大受众审美习惯、民族习俗等的关注、尊重和理解。但近来从某些媒体上看到的新闻报道,却与这些应有的人文关怀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中国广播》2010,(6):77-78
人文关怀理念是近些年来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本文揭示了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中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当前存在的人文关怀缺失表现及原因作了分析,并从新闻报道和媒介管理两个层面就如何关注人文关怀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需要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体的增多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除了新.快与可读性.似乎已成为采访实践中首先要考虑的内容。但是,越来越多的记者却比较片面地将其等同于。感官冲击力”。表现在实际事例中,或者比较多的渲染暴力.恶性等不健康的内容.或者以自然主义的手法,铺叙易于引起心理上的诸如同情、憎恶等等反应的情节,。煽情…赚眼泪”等几乎已经成为刻意追求报道效果的代名词。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记者首先考虑的是发表的可能性以及发表后引起的轰动效应,是一种目的明确的功利性的行为。至于被报道对象在新闻中的地位.新闻发表后对被报道者可能产生的不利的影响.一般不在记者的视野范围之内;被报道对象则在采访行为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策划新闻中,被报道对象甚至成为媒体所需要的一件道具.一个符号。双方的这种关系,凸显出媒体的话语霸权,以及在这种权力面前被报道对象主体意识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安慧 《新闻爱好者》2012,(23):59-60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媚俗化、人文关怀缺失是媒体不成熟的现象,媒体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说明了媒体的文明和成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