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胡存勇 《学语文》2010,(3):23-23
在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诗词是其中最亮丽的奇葩。千百年来。古诗文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有许多是超越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咿呀学语时,我便从“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中接触到了古文。从此,对古文的好奇便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步了解了这熟悉而义陌生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温总理儒雅的诗人风度和满腔的深情,使在座的记者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无不为之动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诗文经典具有的那种能穿越时空、震古烁金的强大魅力以及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无形力量,是滋养学生的"美味佳肴"。如果我们能够以有效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在耳濡目染中吸收并蓄积中华传统文化的养料,必然可以在促进他们人格塑造的进程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此,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形式来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5.
丛日艳 《今日教育》2014,(11):23-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存高远。传承古诗文经典,不能局限于语文课堂,而应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营造国学教育的整体氛围,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夏燕 《教书育人》2014,(10):62-62
古诗文是中国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必须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亲近名家名著,诵读千古美文,让经典文化润泽他们的心灵。在我们学校“诵经典诗文,润童稚心灵”这一特色目标的指引下,笔者和学生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沐浴经典诗文的浓郁芬芳。  相似文献   

7.
张丽梅 《广西教育》2012,(24):45-45
早在先秦,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古诗文的诵读要求。让学生诵读中国文化经典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几年多来,我们诵读着,摸索着,总结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到宋明散文……虽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点滴滴,却是中国文化的厚重载体。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灸人口的妙文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是学习古诗文  相似文献   

9.
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吟诵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吟诵不仅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历史的原因,吟诵一度被忽略,至今几乎成为绝学,给诗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目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教学误区,已让人们认识到了吟诵教学回归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将小学诗文吟诵教学的三种模式的侧重点依次分为"吟诵规则"、"吟好节奏"和"因情行调",旨在探寻吟诵教学的有效方法,推进诗文吟诵教学的回归,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吟诵艺术。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经典诗文的诵读、赏析和感悟,可以让学生传承千百年来中华文人传袭下来的正能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思想素养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华传统经典著作,它所蕴含的正能量,更是不容人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思索着(一)确立主题的背景作为一所刚刚从农村基层小学升格的县直小学,如何较好较快地抓住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深入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我们想到了经典诗文诵  相似文献   

12.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1.心理学意义。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孩子们脱口而出的各种广告语、影视台词、校园俚语等,都是所谓"无意识记忆"。所以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2.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  相似文献   

13.
每当旭日初照时,芙蓉中心小学校园里总会传出阵阵清脆悦耳的诗文诵读声.莘莘学子把一篇篇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化作琅琅书声飘荡在校园的上空,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一、确定诵读材料。形成良好的诵读氛围 面对如浩瀚大海般的中华古诗文,我们要读哪些内容呢?这也是实践者须重视的因素。诵读材料的选取必须遵循“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易经》的“蒙以养正圣功也”的精神,可以选择《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选择古代蒙养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古文《大学》《中庸》《笠翁对韵》《论语》以及唐诗宋词等。  相似文献   

15.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枚璀璨的明珠,这一种文学形式从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到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一直保留到今天。古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在字里行间,流淌着中华文明的血液,古诗鉴证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变化发展。它以幽美的意境,工整的韵脚,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如《诗经·邶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达与另一半厮守到老的愿望。又如《庄子·内篇·大宗师》中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表达出了对于生活和爱情之间抉择的徘徊和无奈。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诗经》到《论语》,从唐诗到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经典诗文,内容博大精深,意蕴隽永绵长,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  相似文献   

17.
<正>以诗传情,品美悟情。引导学生感受经典诗文的文化魅力、情感魅力,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丰厚语文素养是古诗文教学的特有内涵: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则更是古诗文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手捧一卷中华诗文,如啜饮清远的香茗,品琼浆香远而悠长:李白的放逸。杜甫的沉郁,庄子的超然物外。苏轼数次受挫而百折不挠的执著。辛弃疾含血带泪的思家念国之情……他们伟大的人格光芒,无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发人深思、激人遐想。读他们可提升文化品味,锻铸完美人格,提高专业素养。激发生活热情,受益匪浅,享用终生。读诗品诗给我诸多生活感受和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19.
胡君媚 《师道》2014,(10):36-3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我校通过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不断改进活动形式,真正让诵读经典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营造积极的氛围.为学生的诵读搭建有利的平台。通过有效的途径,高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经典诵读渗透到德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益智、学会做人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引领学生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经典诵读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