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愈演愈烈的“民工荒”和“涨薪潮”的背后其实隐含着深刻的人口问题,即我国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优势正在成为历史,支撑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人口红利也逐渐式微,人口结构的变化预示着我国正在进入发展经济学定义中的“刘易斯转折点”.这种背景下,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便成为我国成功走出“刘易斯转折点”的关键.在人口素质中,健康素质无疑是最根本的,而体育恰恰在促进人体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正是基于此,本文认为建立完善的国民健康促进体系是应对人口结构转变的重要举措,而体育事业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中国体育也应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转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方式,加大群众体育的投资力度,提升学校体育的教学地位,完善体育产业的发展平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体育人口”在我国人口学中还没有专门的研究,体育界也无定论。如何给这一概念下准确的、科学的定义呢?目前,日、美等国虽有体育人口的说法,但还没有系统地、全面地研究,因此定义的标准各异。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的丰富带来的是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要求迫切了。我国体育健儿走向世界,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为国争了光,也激励着不少人参加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农村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不同需求来看,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农村“一元”社会人口逐渐呈现出体育人口的“二元性”分化趋势,表现为以长期驻留在农村的“留守”农民为“一元”体育人口和在外务工的“流动”农民为“一元”体育人口;2)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形成的原因在于“留守”农民和“流动”农民不同的社会生活表现形式和作用特征;3)由于两大群体生活环境及劳动方式的不同,呈现出体育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P<0.05),在体育需求、锻炼目的及锻炼内容等方面分化特征显著;4)6个变量的直接效应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体育需求”对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直接影响效应最大(Beta=0.69),这一特点可作为划分农村两大群体体育生活方式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下农村体育适应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体育人口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体育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也是体育锻炼能否走向大众化的一个“晴雨表”。在十运会期间,我国体育人口问题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体育人口呈增长趋势的同时,体育人口的“老龄化”现象越发显现。现在还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作为重要体育人口的大学生群体正在发生异化,相当一部分人在宿舍睡觉和网络世界里打发掉了他们的空闲时间,体育运动成为一件“没有必要,更没有兴趣的附属品”。因此,让大学生重新回到运动场上,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确立体育人口概念前提条件的研究,提出体育的概念是定义体育人口概念的首要前提;体育人口概念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定义体育人口应注重体育实践的客观事实,而非仅考虑体育实践者的主观态度。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解读与“竞技体育强国”探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强国”目标的对策,通过深刻剖析竞技体育,揭示“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运动成绩水平,首先取决于其运动人口的数量”的当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运动人口严重不足”是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体教结合”源自假问题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剖析,论证我国微观举国体制的历史局限性,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径变革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是新论,还是谬论?--评张洪潭先生的《体育人口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日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张洪潭先生的大作《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据作者自己介绍此书“真的不同既往,它不仅逻辑自洽地理顺了体育理论的主体框架,而且在每一个理论组块中都有继往开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点并予以详尽评说”。于是抱着很大希望,想看看这本“内容充实、思想自由、逻辑严谨、文字流畅的体育研究专著”能给我们建立怎样的体育理论框架。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其理论“新”倒是很“新”——张先生确实重新定义了一些概念,如体育、社会学科、社会科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口和娱乐体育等等,他非常巧妙地用了一些哲学术语阐释了这些概念,但其中不合逻辑的谬论随处可见。在运动训练理论中,他用“化学”为幌子公然鼓吹使用兴奋剂,在社区体育理论中他提出的“体育人口新论”也是缺乏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的。鉴于体育人口作为衡量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社会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此做一番辨析,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8.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不同群体的体育意识较前几年有了明显的增强,对体育的作用、价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但是受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多数人的体育活动动机不再强烈,“只说不干”、“仅限观赏”的现象比较普遍,间接体育人口仍大大高于直接体育人口。体育态度中的认识、情感成分也明显高于行为成分,态度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脱离现象。  相似文献   

9.
社会体育概念管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回顾了“社会体育”一词的由来及其在日本产生及发展的过程。论述了“群众体育”一词在我国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其与“社会体育”的关系,进而对“社会体育”的概念进行了定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体育人口的质及传统影响因素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80年代后,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坛上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竞技场上的胜利消息,一扫昔日“东亚病夫”给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自信心,使他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由此引发了大众性的“体育热”。伴随着“体育热”的出现,体育人口这一术语开始在体育理论界应运而生。如今,在报刊有关的报道、论文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体育人口这一术语,对它已不再感到陌生了。但是,理论界在论述体育人口时,其侧重点大都集中在对体育人口量的表述上,对于其质,以及与质相关的一些问题则较少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状况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199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果报告及研究成果有关数据,分析我国不同年龄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游泳成为我国青年、壮年阶段体育人口所喜爱的健身项目;我国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我国男子体育人口游泳渗与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V型的原因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调查结果:中国不同年龄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状况为据(本人将这种“两头高,中间低”的体育人口年龄结构称作呈V型),通过分析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V型的原因,指出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必须得到优化,而优化的关键是提高青中年参加体育的人数,最后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蕾 《四川体育科学》2023,(2):46-49+125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单位体制”出现了改变,这一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我国社会结构以及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城市人口体育行为的发展方式随之发生共振。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位体制改变以来我国城市人口体育行为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研究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人口的体育行为被国家整合在以“单位体制”为组织力量的行政框架之中进行集中满足与统一管理。体制变革之后,“单位体育”有所松动,单位外新生社会组织的出现致使城市人口以及体育行为出现了结构性分流。同时,伴随着我国体育资源体制外供给机制的不断建立与快速发展,致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倾向于社会或市场来获取体育资源,并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其体育行为由此走向分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体育心理与新世纪体育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敏卿 《体育学刊》2002,9(4):33-35
社会心理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社会体育心理状态也衡量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单位体育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竞技运动得多少金牌,群众体育参与人数及“达标”率和“体育人口”率的高低,而且也表现在国民对社会体育的心理状态,积极研究和准确把握社会体育心理,是新世纪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略论老年体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未来十年内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增至1.3亿,我国将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老年人口的飞速增长,将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形成所谓的“老龄”问题。而整个社会并未对老龄问题及老龄体育给予应有的关注!这势必影响我国老年体育正常、健康的发展,势必会影响科学、合理解决我国老龄问题全过程。为此,从老龄问题出发,站在宏观的战略角度审视老年体育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两种哲学观与体育定义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别从“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这两种哲学观的角度对体育定义的问题进行 了研究。通过对“本质主义”的体育观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指出此种体育定义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本质主义”的体育观,提出对体育的定义应进行“解释学”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流动模式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对1996,2000年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流动模式中出现的“沙漏”问题,分析促使当前我国体育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从推动体育人口健康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流动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体育人口新论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通过对体育人口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关于体育人口的概念及判别标准等方面的 问题.在明确论说体育概念种差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体育人口理论的若干要点,包 括体育人口概念定义、体育人口测评选项原则及判别标准、体育人口分类及其依据.体 育人口调控基准线等。  相似文献   

19.
老年体育与人口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研究表明,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马鞍型”分布,老年人口是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人口健康风险人群不断增加,老年人所占比重高;老年失能人口绝对数量大,健康预期寿命较低,女性的程度较男性更为明显,而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健康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本文通过对2000年进行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反映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对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方式提出建议,借以提高老年人整体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20.
体育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学生的体育素养整体偏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素养”和“体育素养”定义及其构成因素的论述,为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及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