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石奇观     
“阿诗玛,阿诗玛!” 乱糟糟的叫喊声响彻山谷。无数戴着黄色、红色遮阳帽的游客,把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峰围得水泄不通。举着五颜六色小旗的导游们此起彼伏地讲着一模一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易小A还不识字的时候,易爸爸就已经给他讲过了:阿诗玛是彝族姑娘,她聪颖美丽,与英俊勇敢的青年阿黑相爱。头人热布巴拉之子阿支起了坏心眼。趁阿黑去远方牧羊之际,派人将阿诗玛抢走。阿黑闻讯赶回,救出阿诗玛。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经典作品,叙事长诗<阿诗玛>自1954年整理出版以来,围绕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阿诗玛和阿黑的关系和长诗的发生地"阿着底"在哪里等重要问题,学术界和文艺界展开了50多年的争论,迄今尚无定论,不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些问题的论争,对于了解彝族撒尼人的发展史、迁徙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是真是假?     
阿黑是我家的宠物狗。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它。今天早上我们突然发现阿黑不见了,全家人都出去找它。这时。邻居阿牛告诉我:“昨天夜里我在村口的小木桥上被绊倒了。我掉进河里全身湿透了。我爬起来,从口袋里掏出火柴划亮一看。原来是阿黑把我绊倒了。”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小说《阿黑小史》中的故事时间顺序引来诸多讨论,小说各章发表时间的混乱和版本的差异,以及故事本身的逻辑结构都存在着许多争议。但若是跳出时间顺序的研究窠臼,转向对《阿黑小史》空间文化意蕴的探索,便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收获。沈从文一向擅长通过塑造空间结构来为小说书写提供便利,在《阿黑小史》中,他通过建构公共空间(油坊)、私密空间(阿黑闺房)以及自然空间(山坡和山洞),来为人物塑造、故事开展和主题展现提供依托。通过分析《阿黑小史》内在的空间文化意蕴,探究作家更深层次的用意。  相似文献   

5.
人牛     
我爱牛。儿时,我有过一头神话般的牛。那时我还不认识鲁迅,当然也不知道他所赞美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牛,更不知道鲁迅就是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我喜欢牛,是因为我和它交上了朋友,我们互敬互爱———它通人性。这牛便是阿黑。阿黑是我给它取的名字。阿黑是土改那年来我家的。胜利果实,四家人共有,我家分到它的一条腿,就是说,我家占有牛的四分之一的“特权”。其时我年仅两岁。没多久,那三家都买了牛,我家便买下阿黑的另外三条腿。我们一家喜不自胜。想起以往我家几兄弟当牛拉犁的情景,如今我们对阿黑的挚爱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6.
《阿诗玛》版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针对《阿诗玛》八个整理本的整理和翻译得失作一理论的综合评述。认为《阿诗玛》一开始让异文化圈的读者知晓,异族的知识分子就参与了对《阿诗玛》的建构。同时,本民族知识分子也对《阿诗玛》进行了有意识的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7.
有则故事说,城里的一位阔太太养了两只鹦鹉,一只黑,一只紫,主人分别给它们取名阿黑和阿紫。夏日里,阔太太脸上起了粉刺,她美容回来,阿紫在金丝笼里献媚:“主人美丽!”阿黑说:“脸上有粉刺。”阔太太斜了它一眼,阿黑的一日三餐变为一日两餐。又一日,鹦鹉和主人再相见,阿紫带巧克力味地说:“主人真美丽!”阿黑紧接着说:“脸上有两颗粉刺。”阔太太狠瞪了它一眼,两餐改为一餐。再一日,阔太太兜风回来,阿紫甜味十足地叫道:“主人真美丽!”阿黑有些惊讶:“脸上粉刺更多了。”于是它两天未见水米,饿得奄奄一息。阿紫责备这位同类,为什么不学学自己…  相似文献   

8.
阿诗玛是石林的民族文化象征,同时又是石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口传文本的《阿诗玛》长诗,是阿诗玛最初的叙事载体。在景观社会的背景下,阿诗玛显现成了一块石头,变成了被"观"的对象。经由导游词的改造,原有的口传要素发生弱化,致使真正的阿诗玛形象受到遮蔽。本文引入景观、消费、文化资本等相关理论,作为探讨的基点,试图找到有效的解析途径。  相似文献   

9.
阿黑:only you是谁?阿白:唐僧呗。阿黑:为什么?阿白:《大话西游》里,这个饶舌的人总是少不了那句口头禅:only you!这不,他老人家超级无厘头的家书正在网上流行呢!阿黑:对呀,似曾相识。阿白:对呀,是他是他还是他。  相似文献   

10.
《阿诗玛》作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闪耀着夺目光辉的艺术珍品,其深刻的主题思想、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叙事结构、多样的艺术表现、浓郁的语言特色和奇异的产业功能,构成了《阿诗玛》独特的传奇性。这种丰富多彩的传奇性不但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更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为《阿诗玛》成为中华民族的经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阿诗玛》独特的传奇性不但推动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扩宽和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更成为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随着人们对《阿诗玛》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阿诗玛》的传奇性必将放出更加夺目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一鸣  一静  璇寰 《特区教育》2010,(9):50-51
离开阿黑和诺诺,一旦又开始了找家的旅程。一路上,他十分怀念在古森林度过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0,(11):17-17
阿黑:“only you”是谁? 阿白:唐僧呗。 阿黑:为什么? 阿白:《大话西游》里,这个饶舌的人总是少不了那句口头禅:“only you!”这不,他老人家超级无厘头的家书正在网上流行呢!  相似文献   

13.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有多个诗歌版本以及电影等文本形式。文章试图重新进入形成“阿诗玛”的各种文本,从政治叙事、潜在的爱情叙事、民间寓言等角度对《阿诗玛》进行再解读。  相似文献   

14.
专家时代     
到云南旅游,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古朴优雅的自然风光,不是聪明伶俐的阿诗玛和金花,而是穿着白大褂、举止神情个个仿佛得道高人的医学专家们。第一批专家出现得很突然,有点让人猝不及防。那天傍晚我们从石林返回昆明,导游"阿诗玛"突然宣布:石林之游,大家合作愉快,为了感谢全体团友对阿诗玛工作的大力支持,晚餐后,阿诗玛将自费请大家足浴,消除团友们一天旅游的疲乏。  相似文献   

15.
《阿诗玛》的民间文学文本,在民间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异文。目前对《阿诗玛》异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研究文学与民族文化、文学与民俗、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上,对其文本形式研究则较少。通过对《阿诗玛》异文的叙事学研究,分析出这些文本之间有哪些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无语的荒原     
三 此后,主人虽然没有亏待阿灵,但对阿灵明显地失望了。它成了一只看家狗,阿黑阿花取代了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阿诗玛》异文在民间广为流传,对其进行叙事时间分析,可发现《阿诗玛》异文的一个叙事特征:在叙事频率上“单一叙述”大量使用,而“概括叙述”和“多重叙述”很少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充分地反映出《阿诗玛》异文的口传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长篇叙事诗《阿诗玛》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诗玛》原是云南撒尼族人民长期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后经云南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成为现在的长篇叙事诗。长诗一发表,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产生广泛的影响。它显示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蕴藏的丰富和优美,已成为我国当代诗歌宝库中闪耀着民族色彩的一颗明珠。长诗《阿诗玛》通过美丽的姑娘阿诗玛反抗富人热布巴拉的强逼婚姻的故事,热情歌颂撒尼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表现了撒尼人民敢于反抗强暴、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坚强意志。有钱有势的热布巴拉,为了给儿子阿支娶亲,强行抢走了象山茶花一样美丽的阿诗玛。勇敢的阿诗玛,坚决反抗热布巴拉的暴行,“清水不愿和浑水在一起,我决不嫁给热布巴拉家”,“你家谷子堆成山,我也不情愿。你家金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对"双带头人"有着强烈的需求,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在统筹规划、政策扶持、长期实施的保障条件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基地带动、输送人才等途径来培养留得下的基层党组织和脱贫致富"双带头人".  相似文献   

20.
在我读初中时,叙事长诗和电影《阿诗玛》使我着了迷,曾极尽想像的翅膀来描绘阿诗玛的故乡——石林的神奇景观。后来,当我步入石林胜境时,深感比我少年时想像的还要奇雄俏丽,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