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以来,诵读都是基本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诵读借助声音来体验语言文字外表下的文本形象,与倾听相比,诵读调动了更多的感觉器官及脑功能,强调了视觉与知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诗论》以诗歌“音律”为中心,阐发了系统的声音诗学思想,其声音美学思想联系中国传统诗论,指出了克罗齐“直觉说”“表现说”的理论缺陷,构建了“情趣、意象、声音”三位一体诗学观。《诗论》提高了声音在诗歌中的地位,对当代诗歌写作、诵读、教学及研究具有重要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锋 《中小学德育》2012,(10):91-91
《中国好声音》是当下最火的一档电视节目。由“好声音”我不禁想到教育,我觉得,教育,就是“我会为你转身”。教育首先需要纯粹的梦想。《中国好声音》以振兴中国乐坛、培养未来巨星为己任,拒绝“毒舌”“绯闻”,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宗旨,力争让四位明星导师找到值得培养的乐坛新人,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  相似文献   

4.
诵读,《辞源》解释为:“念,熟读。”它是我国语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效提高语能力的好方法。同为出声地读,诵读比朗读更自由、更灵活、更轻松,可读、可唱、可吟咏,声音可高可低,一切均随诵读个人的喜好而定,其问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些内容熟读而成诵,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则需诵读感知。它符合阅读的认知规律——充分自主、多元感受(口、眼、耳、脑、手并用)、逐渐领悟、不断内化。  相似文献   

5.
粟茂藏 《中学文科》2006,(12):59-60
在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诵读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所谓的“死记硬背”诵读法曾一度遭到教育界的冷落与摒弃,然而,当我们经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实践后,终于发现诵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仍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贤小璐 《音乐世界》2013,(21):14-14
10月7日晚,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年度盛典经过2个多小时的精彩比拼和巅峰对决,最终,来自阿妹Family的“蘑菇头”李琦问鼎“年度好声音”。  相似文献   

7.
诵读这种方法有着古老的历史,在古代,它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学生活动担当着传承知识的重任。而今,我们的教学在很大范围内存在着条分缕析的毛病,因此,诵读这种重整体感悟的教学方法在现阶段得到弘扬,甚至在方法论上赋予了它某种拯救的意义。由于“言语的声音形态对于表现主体的生命活动具有直接性,因此诵读出作品的声音形态,玩味、揣摩语调与节奏,可以直接把握主体的情感、思想。而且这种把握是创造性的“对话”,符合现代阅读理论。  相似文献   

8.
杨道麟先生指出:“诵读是读者把诉诸视觉的文学符号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它在中国古代备受文人推崇,“南窗读书吾伊声”,苏东坡就倡言声读;桐城派直言“因声求气”;“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人,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姚鼐《与陈硕七礼》)朱熹在《渎书之要》中更是主张“书须成诵”。  相似文献   

9.
李海英 《甘肃教育》2022,(14):79-82
经典诵读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使高职学生从经典中感受中外文化的精髓,提升高职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视野,健全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其适应新形势下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为“一带一路”和“两港”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史峰 《今日教育》2013,(1):79-79
2012年,浙江卫视播出的一档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火遍全国。歌手的“好声音”总是令人难忘.而老师的“好声音”同样令人难忘。上学的时候,我因为调皮好惹事,学习成绩又差,经常是老师批评对象。我听到的老师的声音多是些“责难之声”“讽刺之声”“嘲笑之声”,鲜能听到老师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1.
诵读是语文学习中有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的好方法,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然而相当多的基层教师不擅长诵读,更多的是缺乏引领指导学生诵读的能力,他们亟需也渴望得到这方面的教学借鉴与专业指点。为此,2006年11月3—5日,河北沧州教育局教研室举办了“沧州市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讨会”,有近600人出席会议,其中196人以“我与诵读、诵读教学”为主旨提交了论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洪静 《教师》2010,(28):87-88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人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新课标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贯穿诗歌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向音乐致敬     
8月24日,第三季《中国好声音》迎来了本季首场battle的录制,主考导师那英携梦想导师张信哲亮相发布会现场,畅谈两位导师如何准备这次battle。国际音乐顾问、著名音乐制作人大卫·佛斯特先生也现身好声音录像现场,为学员加油鼓气,同时也是前来寻找并打造属于世界的“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14.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在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一间大教室里,一个声音抑扬顿挫地诵读着《诗经》里的句子.诵读者是一位穿长衫、戴眼镜的年轻人:学生们被他的语音和神情所感染,不禁唏嘘。  相似文献   

15.
杰晓 《广东教育》2005,(8):14-15
走进揭阳市实验小学,便会听到一阵阵充满童稚的朗读古诗文的声音,这声音响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是那么整齐、悦耳。这是学生们在课前诵读古诗。人们不禁要问:“学生每节课前都要朗诵经典诗文,他们将带着怎样的心情踏进课堂呢?”“当然是欢乐!”校长谢景文说。  相似文献   

16.
诵读的魅力     
诵读,不单单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是现代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声音响亮、充满情感,沉浸其中、熟读成诵,抑扬顿挫、智达其意,本是诵读的应有之义。大凡好的言语作品,必讲求声调、气韵,必抒写切中肯綮的真知灼见,表达真实美好的人文情怀,古今同理。朗吟密咏,口诵心惟。或大气磅礴,如排山倒海;或涓涓细流,如小桥流水;或疏朗通透,潇洒飘逸;或缜密细致,绵里藏针;或简远自然,悠长醇厚;或秾艳热烈,光彩照人……这些都应是诵读的况味。  相似文献   

17.
“诵读中国”丛书是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的子工程之一。本书是从“诵读中国”丛书中的“现当代部分”中遴选出的精华,并辅以作者简介、作品背景、诵读提示等内容的链接,尽可能使读者较为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另外,书中还设置了小贴士,介绍相关的文学、诵读知识。《诵读中国·现当代部分:小学卷(注音版)》@李淳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世界》2014,(21):6-6
张碧晨摘得“年度好声音” 张碧晨、帕尔哈提、余枫、秦宇子,四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好声音”,最终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决赛舞台。在经过三轮演唱与多方投票,最终曾在韩国有着练习生生涯的张碧晨摘得“年度好声音”的桂冠。决赛当晚,张碧晨准备的三首个人曲目中,贿邓丽君的经典老歌《我只在乎你轨也有新近走红的催泪神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动情的旋律和歌词,配合深情真挚的歌喉,不仅感染了101位大众媒体评审更让现场所有观众都沉浸在她的歌声中,最终夺冠。  相似文献   

19.
诵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诵读的传统,尤其对诗歌的诵读更加重视,因为古诗词本身就是语言艺术,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性,古代诵读诗词用“吟诵”的方法,即接近于歌唱的诵读,但也同诵读一样,“都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中国的吟诵传统是与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同开始的。《论语》中就有“诵诗三百”的话。《孟子》也说:“诵其诗,读其书。”孔子堪称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诗文吟诵专家,《庄子》里就有记载:“孔子读《春秋》,老聃踞灶觚而听。”屈原《渔父》中有“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的说法。其他如《孔雀东南飞》有“十六诵诗书”句,李白《游泰山六首》(其四)有“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句。  相似文献   

20.
诵读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不是课堂热闹的点缀,更不是课堂时间的填空,而是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然而,长时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却冷落了“诵读”,把最能体现中国语文特色的传统给丢了,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安排时间诵读,更少有指导学生诵读,把大量时间花在对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