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艳 《科教文汇》2015,(4):156-157
吴碧霞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无论在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演唱的歌曲都有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纳塔利·德赛同样也被誉为20世纪末的“声音奇迹”,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歌唱家在演绎这首《声乐协奏曲》时,也有着不同的演唱风格与音响效果。通过对吴碧霞与德赛演唱的这首《声乐协奏曲》的比较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声乐发展的前景,并对两种风格的演唱进行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雪莲 《科教文汇》2008,(27):182-182
民族声乐是由传统艺术发展而来的,它源于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与戏曲艺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某些不同。  相似文献   

3.
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融入中国民族声乐之中,既是民族声乐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其发展之必然趋势。美声唱法对中国民族声乐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在现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邢方方 《科教文汇》2012,(35):147-148
美声唱法中的女高音声部在各类艺术作品演唱和歌剧中是必不可少的声部,其声音明亮纤细、高亢柔美.女高音声部具有科学化演唱和音质音色上的共性,同时具有类型化和演唱风格上的个性.正确认识美声唱法女高音的共性与个性,并对由此带来的声乐教学中的启示加以总结将大大有利于声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只有在科学化的求同存异中,才能达到声音风格上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5.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芳 《科教文汇》2008,(20):162-162
美声唱法拥有一套完整的科学发声训练体系,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在几十年中对美声唱法在演唱技术和声乐教学科研方面所做的借鉴。总体来看,美声唱法的传入改变了我国传统声乐教学的理念,从经验总结式教学转为在科学指导下进行的正规系统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诠释与处理为重点进行阐述,从歌曲第一部分的演唱处理、第二部分的演唱处理、《昭君出塞》第三部分的演唱诠释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诠释与处理力度。  相似文献   

7.
胡波  谷穗 《科教文汇》2007,(1X):182-183
本文通过对声乐套曲《冬之旅》音乐创作与演唱特点的分析研究,分别从歌曲调性布局、器乐伴奏手法、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以及常见歌曲形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8.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是歌唱的艺术,而钢琴伴奏是其主要的伴奏形式。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他们既有对立性,又具有统一性,表现在旋律、情绪、意境上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音量、音色、节奏上相互对立统一,我们既要充分肯定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坚决反对钢琴伴奏可有可无的"陪衬论",又要反对无限拔高钢琴伴奏的"独立论"。正确处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声乐套曲<冬之旅>音乐创作与演唱特点的分析研究,分别从歌曲调性布局、器乐伴奏手法、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以及常见歌曲形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在校的音乐学习者提出了两点学好声乐这门课的见解,希望广大学生学好声乐这门课,并唱出美丽动人的歌声。  相似文献   

11.
卓旭春 《科教文汇》2014,(34):39-40
文章以“中国近代史”等课程为比较对象,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设置宗旨及其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影响。从学科与“价值”间的关联来看,作为思想理论教育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宗旨是“价值教育”,而作为历史专业基础课程的“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更为强调“历史事实”。课程设置宗旨的差异也就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践过程有别于“中国近代史”等历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2.
以《实用知识传播学会的便士百科全书》中有关中国的植物知识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关度较高的植物词条进行分析,发现英国人更加关注物种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通过"茶"词条这一个案,具体分析中国茶知识内容、知识来源、与中国传统茶知识的差异比较;进而得出结论认为,在英国海外知识采集背景下,在华英国商人、传教士、学者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来源,在知识的阐释与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传递链。  相似文献   

13.
魏艳旭  孙根年  李静 《资源科学》2011,33(7):1338-1345
本文依据1953年-2009年统计数据,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为指标,将新中国划分为两个阶段(1953年-1977年和1978年-2009年),比较了两个阶段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从1953年-1977年,随着人均GDP的升高,人均能源呈同步增长;单位产值能耗从6.76t标准煤增长到17.9t标准煤,能源消耗弹性从3.59下降到-0.58,两者呈现反相关性;从1978年-2009年,随着人均GDP的增大,人均能源消耗波动上升;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从17.50t标准煤下降到5.05t标准煤,而能源消耗弹性波动较大。本文依据IPAT方程从广义技术角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前30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依赖性较大,对技术依赖性较小;而后30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依赖性减弱,对技术依赖性增强;技术转变与技术进步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杨光 《科教文汇》2020,(6):163-165
本文尝试从分析小学歌唱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对于歌唱表现力减弱的问题,提出在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运用手语的方式来表演歌曲,并以花城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为例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和总结手语教学在提高学生歌唱表现力上的运用手段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