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诗歌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需要,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诗歌,而中国则更是诗歌的殿堂。吕家乡从字的思维角度出发,认为认识汉诗是汉语的艺术,同时,不应忽视汉诗又是"汉字的艺术"。[1]汉字的特有属性对于中国诗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来探讨汉字的属性对中国诗国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汉字记录的汉语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造型之美.本文简略论述了汉字与诗歌语言造型之美的关系,并列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案例,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汉语诗歌的语言造型之美的一系列实现方式,进而思考并总结了汉语诗歌的语言造型美感产生的原因,并表明了对待汉语诗歌语言造型之美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从汉语汉字看汉民族的贵和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汉语的语音,修辞,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构形理念等诸多方面,分析了汉字,汉语具有的均衡对称,和谐的特征。从这一特征折射汉民族追求和谐,以和为贵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其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语用—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汉字的知识内容,还要最终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进行汉字教学;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汉字文化讲座。这几个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汉语的兴趣,并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性美、韵味美、音义美等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与作为载体的汉语的特征密切联系。本文将从汉语文字的具象性、句法的意合性、语音的表情性三个方面探讨它们对中国古典诗歌上述美学特征形成的影响,以期从汉语文化的视角探寻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6.
周旭东 《阅读与鉴赏》2007,(3):74-77,80
传统的古典诗歌研究通常是将文字置于词汇和句子的角度,谈文字如何表情达意、如何绘景造境、如何追求声律和谐等。实际情况是,汉语古典诗歌的一些特殊性依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如表面意义上几个汉字的简单排列就形成一首诗,甚至能成为承载无穷意义的诗歌文本,这些秘密到底来自哪里?目前对此研究似乎寥寥。本文从汉字的角度,运用比较的方法,就汉字与古典诗歌的关系,探讨、揭示其中的奥妙,认为:汉字的  相似文献   

7.
汉字不仅是汉语的记载符号,也是具有自足性的"第二语言",更是汉语文化的主要承载体。情景交融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其创作实践与理论总结皆以汉语为基础。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指出,智能的形式必须与语言的形式相互适合。基于此,汉字思维也必然影响着情景交融诗学的建构:汉字的"两象思维原则"影响着情景交融的神似境界的实现;汉字的"并置美学原则"影响着情景交融的类型层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英语格律诗和汉语格律诗各自的特点,认为英语诗歌格律经历了由音步格式到节拍的演绎过程,而诗行中汉字声调上的平仄变化则体现了汉诗的基本格律。通过英汉古典诗歌的格律比较,文章指出了两者间的差异以及在英语格律诗歌汉译方面所产生的争鸣。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形义关系是由汉字的表义性质决定的。汉字采用的是记录语义的方式,造字之初,根据语义来构造字形,形义关系完全一致。但汉字本身及其所记录的汉语语词的发展变化,使汉字的形义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影响了对汉字与汉语关系的解释。本文从造字时代的汉字构形、汉字应用中的特殊现象、字形与语义的变化三个方面阐述汉字的形义关系及其演变,以探讨汉字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当代欧州华文诗歌主要指1949年后在欧洲定居或客居期间的中国人以现代汉语为工具所创作的新诗作品。这些诗歌的汉语诗性建构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一、挖掘汉字的审美表现力,展现汉字音形义的审美特质;二、化用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注重拓展或颠覆古典意象的传统意蕴;三,以现代社会为基点,重新审视和表现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当代欧华诗歌汉语诗性建构的努力对于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瓦尔特.本雅明的观点,从翻译过程中文本的本质和合适的译者这两个基本条件出发,探讨了中国诗歌翻译困难的原因,并基于中国译学建设的当前形势,从个体和整体等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译学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这其中特别强调了培养合适的译者和后继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是美国“深层意象”派领袖罗伯特·勃莱的创作源泉之一。他非常喜爱中国古典诗歌,并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意象、意境、典故以及诗书画结合的多元整体艺术观等。勃莱的仿中国诗极富中国色彩,但是,由于中美文化的隔膜,这些诗歌并不真正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  相似文献   

13.
外国诗歌汉译与中国现代格律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外国诗歌的翻译对中国新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翻译中存在着不顾原作格律的问题,造成了外国诗都是自由诗的误解,产生了负面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诗歌翻译家在译诗中注意还原原作的格律,被卞之琳先生称为"译诗艺术的成年".外国诗歌格律原貌的展示与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理论研究、创作相结合,有助于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确立,从而推动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几首美国意象诗和中国古诗中的意象对比赏析,分析了意象诗的主要特点以及与中国古诗中意象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题画诗具有"抒情言志,见心明性;明哲晓理,感悟人生;隐寓明世,谏讽时事;传道授业,意写画理"的理性意蕴。中国画题画诗使中国画艺术"人"与"文"内外相通,体现着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独有的民族形式和风格。  相似文献   

16.
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探索,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之一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学分别从理念世界和客观世界出发进行了开拓,把“美”归为绝对精神和自然本质规律。“求真”与“向道”的主旨对立以及外探与内倾的表现差异鲜明地互现了各自的美学品性并揭示了民族文化大系统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古诗英译是一个复杂的语际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古诗今译是理解与表达中间必要的一个过渡阶段。古诗今译作为语内交际,除了丢弃了原诗的格律、韵脚等要素以外,在再现原诗意境、转递原作信息方面一般都能做得比较好。古诗今译有助于译者对原诗透彻了解并忠实地传达原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有着辉煌的过去和美好的未来。如何抓住我国诗歌的特点,进行准确传神的翻译,是广大外语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本文拟从汉诗英译的三个特点:忠于原文,突显诗意,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对汉诗英译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诗歌十分繁荣,在发展至一定阶段之后产生了论诗诗,开创了以诗论诗的独特体式。试从论诗诗的源头谈起,探讨自杜甫《论诗六绝句》开创绝句论诗以降的论诗诗,并以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为例,探讨论诗诗的创作、影响和局限。  相似文献   

20.
题画诗、题诗画,作为中国画和中国诗在精神上融合的典型标志,在宋代实现了形式上的完美融合。究其原因,与中国画在宋代的发展特征、中国诗在宋代的发展特征、中国诗画在宋代发展的共同特征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影响诗画发展的各个因素,有的通过促进中国诗画精神上的融合而为其形式融合作了铺垫,有的直接促进其形式的融合,最终开启了美术作品中诗画相得益彰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