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送教下乡,送来的是精彩,是惊喜,是快乐。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没有作秀课、没有表演课、没有回头课。执教老师不辞辛苦,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准备教具、学具,重视技能技巧、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准确把握学科特点,关注每一个孩子,平等参与、科学引导、注重生成。课后,讲课教师都蹲下身子与听课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确保所送的每一节课都能让我们农村教师学得来,用得上,彻底解除了我们面对示范课心动却难以行动的尴尬。  相似文献   

2.
去年.一个数学讲课比赛活动在我们学校举行。一位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上得非常成功:合适合理的教师点拨,直观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充满个性的精彩发言,使这节课成为整个比赛活动的亮点。但是,在听课中,有两个现象让我大惑不解,一是原本学过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单元的设计     
最近听了一节初中历史课,任课教师讲的是唐朝的政治,内容包括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所使用的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科书。然而,教科书上这节课的纲目中,并没有开元盛世的内容,而是一节课的课题。我在听课时就在想,这位教师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严格按照教科书的编排进行教学呢?他这样来设计这节课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呢?下一节课他又怎样教呢7  相似文献   

4.
笔者听过一次语文公开课,内容是古诗<春夜喜雨>.讲课的教师很正规地按照每一个环节进行着:激情导入,识字写字,理解分析古诗,读背古诗.可就在教师分析古诗的前两句诗意时,有一位学生突然站起身来,讲起了他家里的事情来.他说: "老师,我家胡萝卜种了很长时间都没长出来."说话时还磕磕巴巴的,这时其他学生都笑了起来,但是听课的教师却没有笑,都替那位讲课的教师捏了一把汗.  相似文献   

5.
据说,在一些语文老师中流传着一句话:“听课要听李镇西。”我没有听过镇西的课,是一大憾事;但是从这些教学实录里,我仍然不难感受到镇西在课堂上那份挥洒自如的从容,那些灵光一闪的机智和幽默。听这样的课,确实是一种艺术享受!我想,很多语文教师都把能够听到镇西的课视为幸事,不是没有原因的。——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李镇西的课与李镇西的文字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似乎很难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我的直感是,李镇西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  相似文献   

6.
一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愿意听课或听课不积极、好溜号,而从来没有反思一下自己讲课是否有问题,是否做到了“有趣”,让学生愿意听课。记得上师范时,物理教师讲课总是使人昏昏欲睡,却有一节课同学们至今谈起来还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7.
一节普通的教研课刚开始,就发现在一群听课教师中有两个老师拿着秒表,一问才知,原来是来掐上课老师讲课时间的。说实话闱0开学时听到这个“10+6”(既一节课教师讲解控制在10分钟内,学生至少有6分钟的单独作业时间)的计划时,还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学校的大多数老师站在了反对的立场,什么教师自由权受到侵害;形式主义,极端主义;一群不研究教材的人编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更让我觉得实施起来是不可能的。没想到开学没几天就搞起了真格。课一完,两位计时员计算了一下平均时间,  相似文献   

8.
黄曾 《四川教育》2001,(4):19-19
学生可以当同学的“老师”,也可以当老师的“老师”,课堂教学中不妨试着让学生走上讲台来当当“老师”,让学生过把“教师瘾”。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幕后组织者,教师事先给学生指定主讲哪一节课的内容,并给主讲的同学提供相应的备课参考资料,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备好课,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讲到哪些重难点问题等。总之,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有思考有准备地上讲台当“老师”。 让学生过把“教师瘾”,首先,对于听课学生来说,由于是自己的同学当“老师”给他们讲课,这样相对于教师的权威讲课来说,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他们感到较有…  相似文献   

9.
学生时代养成读书的习惯,参加工作后,仍然爱读书,只是更爱读与工作相关的书。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教研员来学校听课,要求讲课的老师说课。讲课的老师没有把要讲的课说清楚,于是教研员给教师们讲怎样说课。当时,我听得不甚明白,脑海里留下了些疑问。  相似文献   

10.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预习前的认知准备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从时间和内容上说,预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这种预习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把新学期的教材先自学一遍。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使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做好细致的预习,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些问题上,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1.
去年十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渭南市教科所组织的"阳光师训"活动,成为讲课教师中的一员.笔者存韩城市新城一中与当地的几位语文老师进行了这次"同课异构"交流,领略了几位老师的教学风采,还与所有听课老师一起交流了备课、讲课、听课的心得.  相似文献   

12.
听课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人参加教学状况调查,共听了12所学校的48门课。下面是一些课的听课记录。1998年10月8日某大学的工程材料课讲课的是一位中年教师,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对教学内容根本没有认真研究,讲硬度和冲击韧度的测量方法这一非重点内容竟用了约30分钟的时间。其实,该校有此内容的电视教学片,用5~6分钟就可以生动形象地讲解清楚。该教师讲课想到什么说什么,毫无逻辑性。板书既少又乱,有些基本概念都没有交代清楚,很简单的问题还出现错误,说明这位教师根本没有认真备课,教学极不认真,实在是误人子弟。1998年10月23日…  相似文献   

13.
"你们真的没有问题吗?"这是美国一位教授对中国教师所说的话。近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国的一个教师培训团到美国参加一个教育培训,担任培训的老师是该学院知名的教授。他常常在讲课中问我国的教师:"你们还有问题要提吗?"很多次等来的是长久的沉默。一次课上,他对培训团的教师们说:"今天我们去听课。"说完就走了。过了片刻,教授  相似文献   

14.
黄培强 《广西教育》2004,(7B):29-30
一、从一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课说起。我校于2001年秋季起有幸参加课程改革实验,陈老师作为一名课程改革的教师,他平时认真备课,写教案,对课堂教学认真设计。有一天,学校老教务主任和我“突然袭击”到教室去听他的讲课。因为有老师来听课,陈老师更加来劲了,按教学进度与计划,这一节是《平行四边形判定》。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5.
<正> 前不久我们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课为研究课,进行了备课、讲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任课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设问质疑、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各种细胞器的微观结构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我从南苑乡教委调到石榴庄小学任校长。上任后不久,一位教师要开区级研讨课。试讲时,我和学校教学主管领导以及学校请的特级教师到班里听课。课讲得非常糟糕,存在很多问题:一节课下来,一道数学例题都没讲完,重难点突破之处的教法设计观念陈旧,学生不在上课的状态,教师更不在讲课的状态。在分析这节课时,授课教师也承认自己的课上得不好,并希望中层干部能指导他,帮助他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听。相当多的学生上课不会听老师讲课,不知道该听什么.结果该听的没有听。不该记的倒记了.一节课忙忙碌碌,其实什么都没有学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注意力要集中。要及时提醒开小差的同学。不能分心。教师上课应力求生动。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要反复强调.不停讲解,直至学生重视为止。  相似文献   

18.
因为工作关系,我又一次来到江苏省靖江市季市中学,又一次听到了余中云老师的讲课。这次听课的内容是试卷评讲,因为他们学校中考刚刚结束。一般地说,试卷评讲不易讲好,但是我听了余老师的课以后,感觉很好。评讲中,他不是光说答案对错,而是将错的原因与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熔于一炉,使学生知道“哪儿错”,还知道“为什么错”、“下次不会再错”等内容。课堂上师生相互问答,气氛活跃,轻松自如,没有一点枯燥之感。课后我问学生,学生也一致反映“很好”,并说,“平时我们就喜欢听余老师的语文课”。 “为什么余老师的课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呢?”我带着这样的问题与余中云老师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19.
当代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呢?当代的教师又是怎样的教师呢?前一段时间,我偶尔到一所小学去听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所有老师的课我都听了。听课期间曾因一位老师生病,我有幸代了一节课。在上课的时候,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微笑地看着他,用眼神鼓励他说下去:当学生讲话调皮时,我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小头,让他安静地听课;学生答对了,我鼓励他,“请”他坐下;答错了,我也鼓励他,“请”他坐下……总之,我认为他们年龄虽然很小,但他们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20.
十月份,市教育局组织我们学校和二中进行业务交流,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一节英语课给我的印象很深。讲课的老师是一位今年刚毕业的教师。应该说这位年轻教师的基本功非常好,课堂活跃且师生互动很好,整节课设计合理,符合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但听完课发现在组织课堂内容的时候,这位教师没有使用恰当的过渡语,忽视了各环节的过渡,导致了整节课给人以分离的感觉。出现上述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没有认识到教学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