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馨的馈赠     
李兆军 《山东教育》2005,(21):111-111
海子如果活到今天,应该四十岁了吧。四十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却过早地去了。虽然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死因,但我却隐隐感觉到那颗柔软的心承受不住痛苦的重负,终于绝望,而后选择死亡。  相似文献   

2.
点点,你是我刚刚认识的一位小姑娘,可是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立刻就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现在让我们拉拉手,像这样郑重其事地握一握。好了,请你别太看重我们的年纪,我也并不刻意只把你当成一个小孩子;至于我比你高出许多的个头,哦,那也没什么,我可以蹲下来,这样我们就一般高了。好朋友就应该多聊聊,也就是常谈谈心。知道吗?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所小房子,你看不到它,却能感觉到它。当我们聊天谈心的时候,心房子的门就渐渐打开了,我走到你的心里,你走到我的心里,两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品格     
国风 《成才之路》2010,(5):1-I0001
人赤条条来到世间,也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所以,要有一个明白头脑,把人生想透彻。  相似文献   

4.
海伦·凯勒什么也看不到,可是她写的作品却能让读者眼前一亮。一个比常人少了眼睛的光明,少了耳朵的聪灵的人,怎么能写下那么多优秀的著作呢? 我想,是海伦·凯勒比常人多了一颗“心”,一颗比常人更敏感的心。以前的海伦被黑暗与寂寞笼罩着,是知识把她从黑暗中解救过来,并且让她享受到  相似文献   

5.
蜕变     
生命是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悲观者作茧自缚,而乐观者却蜕化为翩翩飞舞的彩蝶。我曾是那众多自缚者中的一个,常常被悲观的情绪包围。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我想的是萧瑟的冬日;在热闹的宴会上,我只能感觉到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虚伪以及散席后的寂寞冷清。在我眼中,世间没有一种事物是真正美丽、真正永恒的,所有一切最终都会衰落、消  相似文献   

6.
海子死时,年仅25岁。死神并无意光临于他,但他却以一种决绝的方式召来了死神。对于海子之死,我本无话可说。是啊,死者已矣,生者最人道的做法应是沉默。然而,在血迹斑斑的铁轨之上,一个神话却诞生了:海子似乎以他鲜活的生命换取了永恒,以淋漓的鲜血为他的诗歌编织了一顶灿烂的王冠。神话仍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滋长,海子生前所无法无能无力达成的愿望,在死后却猝然成功———想必,他是难以理解的吧。可是,不能理解的人何止是他;我,一个生者,也同样无法理解———在那个狂乱的年代里,真的有这样一只天鹅唱着绝世的歌谣弃世而去,让他的时代自惭形…  相似文献   

7.
海子f1964-1989)是“新生代”的名诗人,但他英年早逝,他的年龄过于年轻地永远停留在了25岁上。爱他的诗的人们,不会再有捧读他新作的喜悦;然而,沉浸在他的遗作中,我们却是怎样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交织着痛苦思索和青春激情的灵魂的飞扬!海子的思考中,可能涵容了他年轻生命已无法承受的痛苦,不然,他不会自己结束那正是风华正茂的生命;然而他的不少诗篇,却又充分地展示了一个年轻诗人激情的涌荡和对生活的真挚热爱。教材中选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这样的诗歌中的一首。  相似文献   

8.
王治澳 《初中生》2008,(1):104-104
海子走了,身影却在世间徘徊。也许他真的不堪寂寞,从而超越灵魂开始新的飞翔;也许他对世间充满无奈,从而摆脱黑夜呼唤灵魂自由。是的,正如海子所说,他的死是欢的。  相似文献   

9.
独乐与独醒     
正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只愿别人都带给欢乐。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自己却很快地忘掉。一种是他只在快乐的时候才找朋友,却把痛苦独自埋藏在内心,这样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别人的痛苦,当我们丢掉痛苦时,他却接住它。  相似文献   

10.
悲心的感召     
下雨的时候走在街上,有时会感觉那雨 是天上的泪,心里感到忧伤。 有阳光的时候走在街上,差不多都能保 持愉快的心,温暖地看待世界。 从前不知道原因何在,后来才知道,水 性不二。我们心中的忧伤不就是天上的雨吗? 明性也不二,我们心中的温暖就会与阳光的 光明相映。 下雨天特别能唤起我们的悲心,甚至会 感觉到满天的雨也比不上这忍苦世间所流的 泪。 由于世间是这样苦,雨才下不停,我相 信。在诸佛菩萨的净土一定是不下雨的,在  相似文献   

11.
我常常想,如果手术刀可以被看作是医生手中的剑,那他们一定是有着世间最坚硬的心,才可以面不改色地面对流血和死亡。见到陈纪林的时候,他爽直的言语、和煦的笑容却颠覆了我曾经的偏见。手术刀也许冰冷,但是医者的心却是柔软而温暖的。为医而医的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部医学文献,为患而医,方是大医之道。59岁的陈纪林,现任北京阜外医院冠心病诊断治疗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2.
《故乡》第13节,作者是这样写的: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照此推算,中年闰土与“我”见面时的年龄,应该是四十多岁,至少也应该是四十岁。可是作者在后面  相似文献   

13.
少年时     
当我快满十四岁的时候,我的思想转向了神学。在以后的四年中,我先后摒弃了自由意志、永生和对上帝的信仰。在那个过程中,我相信自己是非常痛苦的,虽然在那个过程完成之后我发现那时的自己比处在怀疑中的自己快乐得多。当我反省的时候,我相信自己的不快乐来自寂寞的成分多于来自神学上的困扰,因为在整个四年中,我不曾与任何人谈及宗教,除了一个求知论者的家庭教师。他不久被打发走了,我猜想也许是因  相似文献   

14.
不能不说,我写诗歌时曾受到了海子的影响。在每一个人的青春期,如果他爱诗,就会自然爱上海子的诗歌。海子的诗歌弥漫在我整个青春时期,像粮食和空气,在胃里和呼吸中,特别是海子的死更加强了他的诗歌在我心中的分量。在某一个时期,我爱海子的诗歌要疯了,我对人就说海子,无论他是不是懂得诗歌。但多半换回的是人家迷惑的目光,因而我孤独,我在一个时期差不多成为一个被禁锢的人了。但不知什么时候,我平静下来了,我想是生活的缘故,我爱着这生活,我在做一个生活中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父亲、父母的儿子,我不能抛下我生活中所有的关系,而成为一个臆…  相似文献   

15.
冒险     
一本书,一个梦;一段旅程,一次邂逅。我一直在平淡的生活中挖掘生命的意义,在你略带忧伤的脉络中探寻人性的本质。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对于海子,我了解得很少。照片上的他看上去脏脏的,长而乱的头发,蓄着胡子,眼里是很深很浓很醇的笑意,有一点点落拓。但同时又那么快乐。只是这样的快乐在他的一生中太少了。那或许也是因为他活在尘世的时间,实在太少了。这是一个孤独的人,对于人世间最平凡的幸福,他没能来得及感受到。但他不是一个悲剧。悲剧的存在,是让读的人痛苦。读了海子,不会痛苦,你只会更加感激生活带给你的这些甜蜜的磨难。  相似文献   

16.
王力 《现代语文》2008,(1):72-7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名篇,也是距海子自杀最近的诗篇,解读此诗是研究海予思想很好的切入口.本文就试着由此进入海子的世界,探寻海子真实的精神世界,解开他为什么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把尘世的幸福献给除他之外的每一个人.他挣扎于尘世幸福与隐逸情结之间的原因是什么,这与他的自杀有无联系.  相似文献   

17.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很喜欢这句话。我曾经在作家阿城笔下看到这样一个说法,他说,一个人四十岁以前的容貌靠的是遗传天生,四十岁以后的容貌靠的是自己后天的修炼。我觉得他说得有些保守。作为一个资深的教师,我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读过《中学语》2005年第10期“教学大参考”上倪修山先生《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的和解》一,很有想法。倪试图从海子“幸福的闪电”的一瞬中参透海子,并进而由这“幸福的闪电”的一瞬对海子进行宣判,加给海子如下错误:“海子居然把自己的死考虑得这样简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是想与这个世界彻底地和解的智,而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屈从于这个世界的懦夫”;“海子的思想和行为是自私的和不负责的”;海子“给陌生人祝福,自己不去追求这种幸福的方式,反而让所有热爱海子的人陷入一种痛苦。但海子并不考虑这些,他在精神的冲突中无暇顾及他人的感受。他只专注于他自己的解脱(其实是逃避)”;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花絮     
用手感觉世界的弗尔迈依美国人海尔特·弗尔迈依是一位卓越的海洋生物学家,他由于患先天性眼疾,9岁就双目失明了。然而弗尔迈依刻苦好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25岁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虽然他看不见,却能通过双手触摸研究各种贝壳,成为一个贝壳专家。弗尔迈依在他的自传《无与伦比的手》中写道:我不能说我对贝壳的观察做得比别人好,也不敢妄称比其它软件动物学家更善于区分各种贝壳的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路子,我也不例外。我用指尖、指甲或细针来观察贝壳,  相似文献   

20.
父亲去世了     
卓玛:我觉得自己真是不幸,所有的不好的事总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去年春节的时候,我的爸爸去世了,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简直比天塌下来还要……我的心好痛啊!那种骨肉永别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爸爸就这样不顾一切地走了,留下妈妈一个人,我知道妈妈比我还痛苦百倍,可我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