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宋代是我国禁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上承先秦以来的禁书传统,下启元明清禁书之先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现状。本文从宋代禁书的发展脉络着手,将宋代禁书分为初期禁书、中期禁书、高潮期禁书和晚期禁书四个时期,并分析了四个时期的禁书数量、禁书特点及禁书类型等。  相似文献   

2.
陈樱 《世界文化》2007,(10):20-21
禁书犹如禁果,总是越禁越有魅力。古往今来,从东到西,曾有那么一批禁书,可望而不可及。而在它们堂而皇之,重见青曰,或登堂入室,以光影的形式呈现时,你是否不得不唏嘘一下物事轮回?  相似文献   

3.
常强 《华夏文化》2010,(2):30-31
<正>传统中国崇奉嫡子继承制,但仅就帝位承袭而言,真正嫡子承统者数量有限,毕竟一般而言皇庶子往往多于正宫皇后所生之子,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庶子继统,乃嫡子继承制遇到困难时的最有效选择。这些庶出皇帝登基后,若嫡母(即前朝皇后)己去世,其生母自然晋升皇太后(如汉文帝登基,庶生母薄氏称皇太后);而若嫡母与庶生母都仍在世,就会出现两宫帝母并尊现象了。在此情况下,前朝皇后被尊皇太后无疑,而新皇帝的本生庶母,却不能那么轻易地被奉为皇太后。帝制时代,两宫并尊下的皇帝庶生母之尊号,  相似文献   

4.
公元1年左右,奥维德出版了《爱经》,向人们传授爱情的艺术。《爱经》分为三卷,第一卷旨在告诉男人如何获得爱情;第二卷是要告诉男人如何保持爱情;第三卷则是告诉女人如何追求爱情。为了增加书的知名度和发行量,奥维德还亲自撰写了广告词:假如有谁还不懂得怎样谈恋爱,那就读一读这本书吧,书还没有读完,他就懂得如何去爱了。  相似文献   

5.
四十六年前,在1944年,我用德文写了一篇论文:Die Unwandlung der Endung-a(?) in-o und-u im Mittelindischen(《中世印度俗语中语尾-a(?)向-o 和-u 的转变》),发表在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院刊上。论文的内容,正如题目所表达的那样,专门讲座语尾-a(?) 向-o 和-u 转变的问题。我的论证是从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碑铭开始的。这是因为,一则阿育王碑铭是最古的资料,二则它又是最可靠的资料。在阿育王碑铭中,只有印度西北部的两块碑有语尾-a(?) 变为-o 的现象,其余的都没有。因此,我必须假设-a(?)>-o 是古代印度西北部方言俗语所独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闽都别记》是一部清代福建人编纂的地方性小说,长达120万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福州区域下层社会人民的生活,书中坦率地披露了福建古代的同性恋现象,为后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同性恋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古代中国东南区域的同性恋现象是十分严重的。清人写道:“...  相似文献   

7.
古代的循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无论史学家,还是黎民百姓,都把他们心目中崇仰的最好的地方官称作“循吏”,史家写史立传,百姓修祠树碑。《循吏传》成为二十五史最光彩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循吏祠和碑更成为最富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人文亮点。好官循吏,好在何处?司马迁首创循吏列传,概括得还较抽象,  相似文献   

8.
古代的隐士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有一个特殊的阶层———隐士,他们是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人格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寂寞和贫困潦倒之中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隐士归隐原因十分复杂,各不相同,笔者以为,隐士约有四个类型。首先是弃官归隐者,其原因有二:一是功成名遂身退,如春秋越国的范蠡,汉初时的张良;二是看不惯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空气污浊的世象,自动辞官归隐,如晋陶渊明、陶弘景、葛洪、明关中大儒冯从吾等。其次为终生隐居不仕,这些人大多数命运多舛,无人荐举,求官不成而失意归隐,如唐代孟浩然、刘方平、卢仝、方干,宋朝林逋、…  相似文献   

9.
古代的夫人     
“夫人”一词,是对别人妻子的尊称,它通常出现在外交场合和书面语言中。但在我国古代,“夫人”除有表尊称(如《战国策·韩》:“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白金,持以为夫人粗粝之费”,其中“夫人”即严遂尊称聂政之母。)外,它的名称还随着丈夫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变化。据...  相似文献   

10.
古代的脂粉     
陈建生 《寻根》2001,(2):96-99
杜牧《阿房宫赋》云:“渭流涨腻,弃脂水也。”虽说夸张,但也多少反映了古代妇女,尤其是上层社会的妇女使用脂粉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幽默     
古代的幽默柳存仁朋友来信教我写一点关於幽默的,或者是幽默的文字。拖了一些日子我还没有应卯,朋友又写信来催。说幽默的话还要克日,这恐怕有点不够幽默了。然而,这也刺激我要仔细想一想,幽默到底是什麽。假如有人愿意引经据典地去查一下辞书,那麽幽默的来源,本来...  相似文献   

12.
顾关元 《寻根》2002,(5):108-109
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发明是古代的一件大事,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说》日:“车,舆轮之总名也。”段注:“车,以人所居,故《考工记》日:‘舆人为车。’‘车,舍也,行所处若屋舍也。”传说,车最初为黄帝所造,少吴时用牛来牵引,至禹时才开始由奚仲改用马来牵引。《吕氏春秋》及《山海经》等古籍又有车是由夏代的奚仲父子发明之说,其实奚仲父子只是对原来的车作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3.
闻华 《华夏文化》2007,(2):47-49
中国古代地方政府的运作,离不开四种人———吏、胥、幕、随。吏为吏员,是指有官员身份但没有官员品级或者品级不高的下层办事人员;胥为胥役,是在官方衙门服役的人员,胥役不仅没有官员身份,而且多数属于贱民;幕是幕僚,俗称师爷,是主官聘请的高级参谋;随是长随,是主官带来的亲信  相似文献   

14.
古代的信息传递潘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商代的陆路交通已有朝(日音)传制度。当时乘车传递的叫、叫传,乘马传递的叫递、叫驿。后世专以马递,因而只称驿而不明。周代时,为了适应诸侯王国之间政治、军事上活动的需要,在大道上约每隔三十...  相似文献   

15.
古代冠冕的演变□潘庆冠,是古代一般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古时男子20岁举行冠礼以后,冠就成了标志着已经成人的常服。所以,公开场合都要戴冠。该戴而不戴是属非礼的。如:《左传·哀公十五年》中记述了卫国内乱,子路系冠的缨被人砍断。在此生命攸关的危急时刻,子路...  相似文献   

16.
“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崇拜中国影戏为开山祖”。这句话出自于浑司楼的《人们的剧场》一书,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影戏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从古到今,不少人都把李少翁为汉武帝召李夫人魂的事,看作是中国影戏的渊源,其实还可以追溯得更早。战国时期,《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兵书毛元佑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谈兵论战的兵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兵书是战争实践的产物。在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曾发生了无数次规模不一的战争,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他们在总结...  相似文献   

18.
风度翩翩的西班牙斗牛士,以其灵巧、机智、勇敢和险象迭生的场面,使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斗牛活动扬名于世.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古代中国人的斗虎呢?可以想像,斗虎的惊险决不亚于斗牛,搏斗的技艺也可能积累了不少.可惜由于斗虎习俗的长期失传,致使这一东方奇观连中国人自己也几乎没有人知道了.子.尽心下》也有一则“再作冯妇”的故事:晋国人冯妇,善于搏击猛虎,后来成为善良之士.一次他驱车到野外,看到一群人在追逐一只老虎,老虎停在一个角落里,没有人敢上前碰它.冯妇高挽衣袖,走下车来,众人高兴得欢呼起来.有知识有教养的士大夫却笑话冯妇旧瘾复发.孟子的评价真是奇怪得很,自己没本事打虎,别人有这种本事,而且“众皆悦之”,这有什么值得“士者”之流笑话的  相似文献   

19.
王秉钧 《寻根》2004,(3):42-47
节日放烟火在中国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于新春元宵,或逢重大喜庆节日,火树银花,鱼龙夜舞,焰火与彩灯相映生辉,更添喜庆气氛,令人想起辛稼轩<青玉案·元夕>中描绘元夕夜灯彩烟火的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也令我们萌发起探索古代烟火文化的盎然兴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屏风一、屏风的起源《物原》说:“禹作屏。”此说虽早,但无据可证。《三礼图》说:“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此说虽有根据,但还有比其更早的记载。《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