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如何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如何更好地将国内外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主要解决如何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问题。这三项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学会委托教育学研究会于1988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教育如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题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副会长张健和20位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副总干事吴象与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应邀到会作了学术报告。会议由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叶立群及几位副理事长主持。为了进一步推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约请了部分与会者搞了笔谈会。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关心这个问题,参加这场讨论。  相似文献   

3.
地方工科院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几点思考吉林工学院程士瑛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方工科院校如何适应新的经济体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研究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它的研究与实践也会对其它类...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吉林大学金硕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经济体制逐步实行根本性改革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体制也必须有一.个大的变革,要积极、...  相似文献   

5.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从外部规律和自身规律的特殊性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能否担负起这一重要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创造能力和振兴经济的根本途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自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一、实施素质教育要创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面对21世纪市场化、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将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更加重视人格、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以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高等教育可借鉴之处美国的初等教育质量并不高 ,但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却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从而保证了美国教育科技领先 ,人才力量雄厚的优势。通过将美国和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比较 ,发现有诸多有益之处可供借鉴 ,兹粗列其中的二点如下 :1、美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竞争机制。首先是校际竞争。在全美三千多所大学中 ,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一批著名大学因其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辉煌而为美国乃至世界各国莘莘学子所仰慕。然而 ,这些著名大学的桂冠既不是自封的 ,也不是政府命名的 ,而是依…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样,高等教育在此背景下,应如何主动调整自己,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社会各层次需要的人才,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们就此谈几点看法,以求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10.
一、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要使培养人才与劳务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无论在品种,规格上,还是在数量、质量上,都适应不了商品经济所带来的劳务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当前,从学校到社会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突出表现在未升学的毕业生缺乏就业的心理准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网络的普遍应用。这一切导致了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趋势 ,社会对教育产品需求的变化及其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在培养目标、教学观念和方法、供需双方的沟通协作等各个方面实施改革 ,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思考刁承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措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走出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为建立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奋斗。在这个重要时刻研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他还说:“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意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同样,严峻的事实也摆在我们的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之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发展与完善,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挑战也日趋严峻.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发展下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发现需求并满足需求 ,在西方其应用领域早已延伸到了许多非盈利组织。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校市场机制的建立 ,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 ,在高校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十分必要。借助市场营销的观念和基本原理 ,指出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建立人才需求动态预测机制 ,改革招生运行方式 ;不仅应研究人才的需求市场 ,还应研究人才的供给市场。只有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 ,才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伟大创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小平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主要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从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全国有80万所小学,8万所初中,2万所高中,有1.3亿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18.
近几年来,由于党的路线的正确和领导的英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从当前国家形势发展的速度来看,高等教育事业还须加速开创新局面。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目前来说,就是要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一、要培养有较宽知识面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且各学科之间不断产生新的渗透和结合,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培养有较宽知识面和掌握多种技能的人才。为培养这样的人才,以适应新学科产生和发展的需要,十分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教育状况作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也是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方向.教育同经济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只是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即教育要适应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种适应和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本文试图针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延边大学李光德一、适应市场经济,必须改革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体制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支配与依赖的关系,即政府支配企业,企业依赖政府。企业遇事,厂长、经理不到市场寻找对策,而找市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