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记者来信这一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地以显著位置出现在各级报纸上和广播里。 (一) 目前,有的新闻学著作(如《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徐占焜著)把记者来信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专章介绍,但大部分著作没有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把它归到已通行的文体之中。有的认为记者来信是一种“评述性消息”,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工作通讯”,众说不一。记者来信究竟属于新闻的哪类体裁?我认为,记者来信既不同于迅速而简明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消息,又不同于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记者来信这一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地以显著位置出现在各级报纸上和广播里。(一)目前,有的新闻学著作(如《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徐占焜著)把记者来信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专章介绍,但大部分著作没有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把它归到已通行的文体之中。有的认为记者来信是一种“评述性消息”,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工作通讯”,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3.
我颇为感兴趣地读完了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出版的学术纪要<多边文化研究>(第一卷),这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学者们的大作.著作中所显示出来的方法、视角和"典范"性,都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引发思索之余,也令人联想,我不由地联想到不久前看过的四川大学曹顺庆等著<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作经纪人“生财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如今,读者对报刊上每每出现的差错,多有微词(有的甚至是责词),谓之“多发病”“常见病”——似“感冒发烧”般,好了又复发,实难根治。差错有的出在文内,然有的报刊却出在标题,我就看过“××厂效益斐然”,错成“郊益斐然”。这影响的不良,无须饶舌。更奇的是有的新闻稿,本报错了,读者纠正了,本报发了更正,但文摘报尔后转载的却是错稿,尔后只得又转载更  相似文献   

6.
如今,读者对报刊上每每出现的差错,多有微词(有的甚至是责词),谓之“多发病”“常见病”——似“感冒发烧”般,好了又复发,实难根治。差错有的出在文内,然有的报刊却出在标题,我就看过“××厂效益斐然”,错成“郊益斐然”。这影响的不良,无须饶舌。更奇的是有的新闻稿,本报错了,读者纠正了,本报发了更正,但文摘报尔后转载的却是错稿,尔后只得又转载更正,如此更正又更正的折腾,据我所知,近年来就发生过几起,致使读者“晕头转向”。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当年曾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问:“陈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我知道陈寅恪是现代史学家,却不知道他什么样的文字,能让曾创造“时务文体”、誉满全国的梁任公如此崇拜,从而引发这番感慨,但这“数百字”文肯定是警世骇俗、富有独创  相似文献   

8.
闲读偶记     
韦柰: 《我的外祖父俞平伯》 俞平伯是一个值得了解、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他1919年(即发生五四运动那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即投人新文化运动,于文学创作、文史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建树,影响深远,自1954年直到“文化大革命”,一再受到批判、否定,声名狼藉。近年来,他的红学著作、散文作品,又大量印行,几乎“热”起来。他的一生(特别是后半生),风波迭起,几经浮沉。这当然是社会造成的。知识分子的命运(特别是像俞平伯这样的大知识分子的命运)自己不能当家,不得不听凭他人和社会摆布。俞平伯是一个典型,或者说是一个标本。他于1990年10月行年九十而殁。漫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舆论”的概念出现频率很高,达300多次。他们著作中“舆论”、“社会舆论”、“公众舆沦”的译文,除少量原著中没有对应词、是译者加进去的外,其对应词均是offentliche Meimung(德)或publicopinion(英),直译“公众的意见”与中文“舆论”对应。社会舆论、公众舆论的译法是同义反复,前者将offentlich(公开的、公众的)译为“社会的”,亦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用词习惯。他们著作里的“社会的”一词,是gesellschaftlich,如“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的“社会的”即  相似文献   

10.
读者评报     
这样随意地简称是不严肃的目前,有些报刊把《毛泽东选集》简称“毛选”,把毛主席著作简称“毛著”。不仅在文內随意简称,有的标题也这样简称。还有的在同一版或同一页中先后出现“毛选”“毛著”两种不同简称,显得用词特别混乱。我认为,这些报刊这样随意地简称是不严肃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从当战士业余报道员算起,我接触新闻工作已近30年了。然而,倘若有人问我中国新闻界谁享有“开山祖”的盛誉?我回答不出来。我相信,很多新闻圈的人或搞过新闻报道的人也不一定能回答得出来。不意近来翻阅新闻理论著作,竞翻出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专著,即徐宝璜的《新闻学》,从而寻到了被称为“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的徐宝璜先生。徐宝璜(1894-1930)字伯轩,1912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官费留学美国,在密芝根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先后担任北京《晨报》编辑和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20年以后,他又先后在民…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称变态心理学是广义的,所列各书对涉及临床的心理学领域都很重要。临床领域在心理学科中向称发达,著作甚多。根据我自己学习体会,选出十种推荐给读者,但其中有的国外著作尚无中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火种是在北大点燃的。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开设新闻学课程:该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期刊、所以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我多次在一些报刊上看到文章和报道,称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如最近某报报道宣传系统招聘,在头版就作出标题:《3000学子竞聘“无冕之王”》;有的记者为民呼吁,沟通市领导解决了一个问题,在副刊写文章,题为《“无冕之王”的权力》;有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书名就是:《“无冕之王”》、《无冕女王》……新闻记者果真是“无冕之王”吗?非也。说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是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欺人之谈。据《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关于“无冕之王”的解释是:“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社会地位崇高,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  相似文献   

15.
关于“著作”概念,我在《“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一文(载《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曾谈过一些浅见。考虑到这个问题与编辑学研究关系密切,所以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著作”概念的产生与词义的演变 在文字产生以前,原始社会的先民就已经有了口头著作活动。民间大量流传的神话、故事和歌谣等就是口头著作。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教民稼穑、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都是先有传说,后来才用文字记载下来的。 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我国先在诗歌领域产生了著作概念的萌芽。《诗经》所收的诗有五首自身载明作者是谁。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颂,以究王汹。” 《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大雅·嵩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 《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鲁颂·閟宫》:新庙奕奕,奚斯所作。”  相似文献   

16.
如何处理高考的给材料作文题,方式有很多种,但基本思路要求还是有的。按这个要求来结构文章,能使考生有路可循,不至于无所措手足。处理这类题目,其思路应当是这样: 一、分析所给材料,归纳出材料本身的观点。既然给了材料,题目总是有所限定的。虽然限定的内容不一样,但必须明了这个内容,因为内容本身显现的基本观点,也是考生扣紧题目的所在。不扣紧题目,就是跑题。这与命题作文不同。命题作文限定的内容很明显,如“我的母亲”(1957年高考题),限定了“母亲”和“我的”,很明白晓  相似文献   

17.
有关断代文化史的研究著作,在学术界还不甚发达,熊铁基教授新著《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于此方面似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填空补缺的作用。该书分别以“综论篇”和“分论篇”构成。我在通读完全书后,有一较鲜明的感受,即  相似文献   

18.
版权、著作权和出版权辨析李凤玲,孙秀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施行已近六年了,但至今许多人对版权、著作权和出版权的概念模糊不清。有人认为:“版权”就是“出版权”,“著作权”就是指作者著书立说的权利;有的作者虽已和出版社签了合同,把某部著作的出版...  相似文献   

19.
范文澜先生有一副名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范先生对好说空话、大话的人下的针砭。要不说空话、大话,只有坐冷板凳埋头苦读下“顽铁磨针”的功夫,现在的人已不大能办到了。最近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的《文献》(1989年第4期),其十周年建刊感言都是国内国外各大学教授写的。我读后感到宏论高见接踵而出,有的直如我胸中所欲言,有的深合愚意而我此时还未能表达出。于是我便摘取五位教授的感言,作为我个人的感言,这样做,未免太僣越了,好在心同理同,人我一揆,我想执笔诸公能予以原谅的。下面就直抄原文,有的为省文而删节:  相似文献   

20.
打开报纸和刊物,我总要先看看标题,标题新颖,内容又是我关心的,我是先睹为快的。有些名人(包括一些领导同志)的文章,我也总是格外用心地看。有的确实很有见地,读后获益非浅。但也有的文章长而空泛,人云亦云,读后似乎有些“受骗”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