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是我国谱及义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因而,西部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理应为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西部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存在师资紧缺,少数民族学生入学难等问题。西部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应当注意解决双语教学和坚持办学模式多样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在义务教育领域,《教育规划纲要》围绕"保量""缩距""提质"三大目标,将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事业核心任务设定如下:一是使义务教育普及成就继续巩固,二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全面发展,三是使义务教育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稳步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已得到相关发展监测指标的印证;同时,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也在相关督导评估下得以落实;建设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成效也可以从相关质量监测报告得到证实.后《教育规划纲要》时代,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为基本方向,以促进义务教育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价值旨归,以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为战略重点,共同助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近年来呼声最高的教育改革诉求之一,国家一直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推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式,外延发展重在教育发展的外力,促进教育资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在现阶段,已成为许多国家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20世纪末,我国教育取得了一项历史性的成果——成功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的非均衡性凸显,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一、提高认识,切实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20世纪中期以来,在民生化浪潮的推动下,教育平等问题受到世界…  相似文献   

5.
民族特点鲜明是云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对相关文献进行的整理、研究表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零散、不够深入、缺乏专门研究。针对云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不仅有理论上的开创性,还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对社会稳定、民族文化保护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过去的5年,是我国教育事业成就显著、极不平凡、十分关键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内地省市的大力支援  相似文献   

7.
青海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是全省普及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立足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采取有效对策,逐步解决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民族文化水准和劳动者素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省民族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两基”工作成效显著,14个民族县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4个县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举办不同层次的民族班,加快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步伐;千方百计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我省民族教育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统筹规划 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担负着普及和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7年11月26  相似文献   

10.
随着湖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开始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文章从湖南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问题的表征入手,对制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作为今后五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与实施,对于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素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义务教育法》较之原法有了很多新的内容,由原来的18条扩展到现在的63条。这些新的亮点是对数十年来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和教训的概括总结,把在“普九”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上升到法律层面的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这部法律将维护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基础教育是我国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不仅指其学历层次上的塔基地位,还包括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会做人的基础,学会生存的基础等等。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石,是提高人口素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充足、合理的资金投入.为保证资金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费预算、划拨、管理和评估机制.梳理现阶段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的各项机制,致力于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为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家以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对苏北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性意见,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国家、省级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政策引导逐步在省内统一调控义务教育教师的财政收入.不断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实行地方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订单式免费培养,鼓励义务教育教师在市域范围内流动,逐步解决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要完成基本均衡时代的目标任务,又要应对优质均衡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隐性短板表现为:由于区位劣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落后,在民族地区总体实现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某些基本指标依然处于脆弱和不达标状态。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二元纠葛:发挥积极的政策效应,坚定地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高度关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脆弱性,补齐义务教育均衡教育的隐性短板。为此,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还需要系统完善教育政策文件,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实施精英决策与专家引领相结合;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内配外引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实施义务教育对口帮扶工程。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与财政转移支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逐年上升。截至1999年底,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已迭80%,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又适时提出在2000年如期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然而,尽管在总体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却十分明显。这种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效果,而且也不符合普及义务教育的初衷,因为义务教育的最初设计就是为了使所有适龄儿童享有接受最基本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财政转移支付通过政府间资金的转移。能够起到平衡地区问政府财政状况的作用。对于弥补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促进地区间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受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和流动政策力度等因素的制约,产生的效果不很明显。因此,在鼓励教师自觉流动的同时,必须要有政策制度和办学条件做保障,才能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9.
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境民族地区多为贫困地区.但与一般贫困地区相比,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民族教育专款种类众多与数量偏小的矛盾异常突出,民族“三免”政策设计欠合理、民族文化差异导致教育成本偏高等方面。考察国外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相关教育政策,其建立“教育特区”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对边境民族地区应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主、适当实施“义务教育券”拨款方武,并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超常规地促进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单一,以升学预备教育为其主要模式,学校教育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缺乏地方适应性,为此,应改革中小学单一的办学模式,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确立渗透型办学主模式的地位,并逐步向综合型过渡,以提高其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