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桂 《广西教育》2004,(1B):24-25
“愤”“悱”源于孔子的《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当学生学习时,不到苦思不解要求解答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中有了体会想说而又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实质就是恰到火候的启发,它要求教师不能坐等学生的“愤”“悱”,而是要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2.
(一) “启发”一词来自《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这话的意思是: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打开他心灵的门户,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引发他语言的弓弦。教给他一个角,而不能推知其它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启”和“发”,相对成文,后来组成同义复合词“启发”。“启发”是教师和学生在  相似文献   

3.
张耀东 《考试周刊》2010,(26):133-134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教育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这是中国古人的伟大思想结晶。然而,也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地思考:到底什么是真切有效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4.
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的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经验论述中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怎样"引",用什么方法"引"才能恰倒好处呢?  相似文献   

5.
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的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经验论述中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怎样“引“,用什么方法“引“才能恰倒好处呢?……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问答     
十五问:小学教学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答:这条教学原则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我国历代不少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的启发性。孔子首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出来却又表达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是很注重学生求知的主动性的。后来《学  相似文献   

7.
《论语.述而》篇是这样阐述“启发”一词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含义为: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之时,不去启发他。不启不发,是孔子教学的指导思想。在2005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五届高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相似文献   

9.
目标教学是让全体学生掌握新知、巩固旧知的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以目标为先导,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可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操作法等,而启发式教学法则是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反也。”这段话告诉我们,教学生,不到学生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们,不到他们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们;给学生讲明一个…  相似文献   

10.
舒家华 《中学教育》2002,(11):31-32
启发式教学 ,由孔子创立 ,也是孔子重要的教学原则。可继承到今天 ,却被有些教师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曲解了。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也 ,则不复也。”这是《论语·述而》第八则的原文。对孔子这一节语录的译文是 :“(我 )不到学生苦苦思索而未想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不到学生口里想说而又不能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我如果 )告诉他一个角落的样子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角落的样子 ,我就不再教他了。”可见 ,它清楚地表明 :对学生予以启发的前提条件是学生产生“愤”(即心里苦苦思索却未能想通的样子 )和“悱”(即口…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教学中老师常遭遇这样的困惑:想放手让学生去自悟自得;运用学习方法,可是学生的语文自读能力跟不上来怎么办?他们体会不到那么深怎么办?教师是否可以就此停步。浅尝辄止呢?有些老师心有不甘,就在一些局部教学时推进一点,深入一点,精细一点,可是又怕一不小心又掉人“精读”的窠臼。  相似文献   

12.
翻阅我国教育史,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历来是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语文教学自不例外。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旨在说明,教学者,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不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深入思考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句话表明了教与学的辨证关系。宋代朱熹强调学生“为学是自己为学”,并把学习比做饮食,说“不能只待别人理会,  相似文献   

13.
“愤”“悱”源于孔子的《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当学生学习时,不到苦思不解要求解答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中有了体会想说而又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实质就是恰到火候的启发,它要求教师不能坐等学生的“愤”“悱”,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启动全部思维。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创设“愤”“悱”情境呢?一、巧设导语,以导创境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可以启智导学,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导语要讲…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的英语课堂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完全融不到教师的课堂中去。为此很多教师也很苦恼,于是,有教师采取惩罚的方式逼迫学生学习,使得很多学生产生厌恶心理,不爱学英语。教师是否会想到:学生为什么不爱学英语呢?其实答案就是: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不管到什么时候,教学就是以"激趣"为主要目的,达不到这一目的,教学就是空。小学生注意力比较难集中,不能持续地接受知识,在英语课堂中,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英语单词、句型,学生就会觉得很繁琐,记不住。要想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英语课堂得创造出新奇、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意思是,老师教学要得法:不到学生因愤激而决心努力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  相似文献   

16.
现实教学中,随着课程任务的加重,考试竞争的加剧,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隐形懒惰,即思维懒惰。你让背什么我就背什么,你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不让玩我就只好无奈地勤奋。结果是孩子出工不出力,人很疲倦,收效不大。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从《论语·述而》中找到了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知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教育的最佳时机在一个  相似文献   

17.
很多时候,我们总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对文本丰富而绚丽的感情无动于衷。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想过:为师的有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进文本、读懂文体、读活文本呢?试想,作为老师的我们不用心、用情去品味课文,又何来"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呢?教师不动情,学生又如何会被感染呢?所以笔者认为,要学生能  相似文献   

18.
一、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同时,更多地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愉快,探索创造的过程。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教导学生,不到他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之时,不去启发他,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种“双主模式”所营造的民主氛围,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讲了一方面不能联想到其他方面,就不再教导他了。”  相似文献   

20.
<正>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启发式"教学的出处。但后人对孔子所说的"愤"和"悱"的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颇有争议。朱熹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说,教学必须首先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心里想知道可又一下子弄不懂,口上想表达可又一下子说不清楚。不到这个时候,就不教给他。学生的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