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的支柱。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研究的关键。语文课程内容问题,尤其是其中的语文知识问题,是困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改进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论是关于语文课程的知识。语文课程论,涉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编制、语文课程形态的建构、语文课程内容的研制、语文课程理解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语文学习、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的理论。对语文教学来说,这部分知识处在上位,对语文教学起着统摄性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语文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语文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语文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大致可以分为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又可分为课内与课外语文课程资源,如教材、教师、教学设施、学生等;校外语文课程资源,有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社区文化、家庭等。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语文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就很难取得实效。二、语文新课程德育实施模式(一)课堂——课外互动育人模式传统的语文课程德育模式往往是:课程…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人文性"纳入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并强调语文课程人文性即文化性,是语文课程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为语文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信息语文课程标准充满着文化信息,是文化内涵丰  相似文献   

5.
具有什么样的语文课程观以及建设什么样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发展的根本问题。语文的内涵既包括语言,又包括言语。语文课程的对象是学生,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课程的宗旨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离开了它,语文课程的任何功能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发挥。民族性是母语课程的文化个性,语文课程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创新是母语课程发展的时代特征,也是它的活力所在,语文课程必须适应时代发展作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近年来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表现有:一是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学科边缘"危机;二是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学生素质"危机;三是高职语文课程面临"实践应用"危机;四是高职语文课程面临"教学模式"危机。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标提出的"课程评价建议",在评价内容、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上都有较大的变革,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纵观目前语文课程评价的现状,也依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本文力图从语文课程评价的特点,以及语文课程评价的缺陷出发来对语文课程评价提出改进策略,使语文课程评价走出瓶颈,寻找最适合语文课程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界对语文课程的内涵阐释有了一系列变化。200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解释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增加了"语文课程"之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  相似文献   

9.
地方文化是语文课程创生的重要环境,明确地方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认识开发地方文化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与指导思想,是有效开发地方文化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先决条件,也是拓展语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先有语文,然后才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源于语文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相反。因此,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究竟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就必须认清先于语文课程的语文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文化是语文课程对文化选择、整理、提炼而形成的关于语文课程的观念及其活动形态。现代化与科学化,是百年语文课程文化的价值诉求。语文课程是传播社会文化的工具,具有社会语言重建功能与文化创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的近代化,是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与几千年来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语文课程,逐步向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语文课程转化、演变的历史过程,其具体时间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至1923年新学制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的颁行,凡61年。可以说,中国语文课程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风风雨雨、曲曲折折的过程。语文课程体系的建立、语文课程课时比重的演变、语文教科书的革新,是语文课程近代化最集中的体现。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之时,回顾中国语文课程近代化的历程,能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先有语文,然后才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源于语文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相反。因此,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究竟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就必须认清先于语文课程的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不是来去无踪的天外之物,而是芸芸众生习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的超前性及在实施中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文课程标准并非完全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制订的,它具有超前性,是基于语文课程规律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的理想化设计,尤其是对于一些落后地区这种超前性更为明显。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是一种开放结构,使得语文课程标准可以根据现实与理想、现状与追求进行差异实施,使语文课程标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徐彩彩 《考试周刊》2012,(38):20-21
新课程背景下,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系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讨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语文课程中的知识问题、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课程形态等方面解释为什么我们要构建的语文课程知识系统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一环,有效的评价是语文课程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语文课程评价基本理念的明确,有利于具体的评价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自晚清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课程目标问题是人们一直在讨论而始终没有达成共识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如此,人们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断趋向成熟,对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建设不断趋向完善,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也不断趋向科学。回顾与反思近百年来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规定与讨论的历史,梳理语文课程目标论争的主要观点,探究语文课程目标嬗变的根本原因,对于我们认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质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位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掌握语文课程知识和语文基本知识。一、语文课程知识对语文课程理解与实施的知识是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标志。语文课程知识应当包括语文课程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四个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目标的科学界定,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启动,标志着语文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课程文化时代———人文与科学教育时代。人文与科学教育作为现代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现代学生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说人文是学生发展的定向系统和动力装置,那么科学则是学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有效行为。人文求善,科学求真,…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变动最大的应数对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的描述了。修订稿是这样描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