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  相似文献   

4.
魏兆东 《考试周刊》2009,(22):199-200
当前这场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课程改革.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形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教师也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系统培养,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多数教学实践没有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的窠臼。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足一种逆向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一般不太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老师一般采取“高压”政策,跟的太紧,学生的学习被动,不得已才学,而且学生依赖性太强,没有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许多教师往往也会忽视这个问题,以至于有些学生进入高中、乃至大学仍缺乏自学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特别是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更是如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对新一届高中学生进行了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8.
张艳 《课外阅读》2011,(9):225-226
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较为突出,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9.
陈丽红 《考试周刊》2012,(22):37-38
新课标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如何执行这一理念,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因为如果教师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就会引起教学秩序的混乱。当前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实现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到主动的求知地位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谈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现代教学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本文就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探索学习,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权威”的信仰,树立“信仰”的权威,开发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作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在新课改下,把以往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然而,由于以往教学中学生缺少自学方面的锻炼,一时还不能够适应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即“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所构成的单一、被动的知识传输链条已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三是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旨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变革".然而,在这场"变革"中,往往由于教师的保守、放不开,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它实际上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仍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学习的目标是教学目标改革的重点内容,强调对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态度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形式是当代素质教育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动力保障,同时对于素质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学习模式往往过于陈旧、被动,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健康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有序进行。就此对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这场革命中,由于教师轻易“退位”,学生一时又缺少“自主”能力,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为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其具体的做法就是“指导 自学”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李润芳 《陕西教育》2010,(7):102-102
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而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享受成功的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王伟 《教育革新》2006,(6):65-65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改革传统语文教学,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学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的主题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这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课改以来,历史课堂上教师所展现的手段花样迭出,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也谈“讲”色变,听了历史课后,往往批评老师讲得太多,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了赶潮流或不至于挨批,一线教师只好投其所好。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反复.最终认识到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激活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