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分表》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工具,在学科知识的组织和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地理学的快速发展,现有《中分表》地理学类目存在一些知识更新不及时、类目设置不科学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地理学的最新发展,结合《中分表》现有地理学类目中存在逻辑层级不清、知识点涵盖不完整、内容分布过于分散的现状,提出将地理学类重新整合为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信息地理学4个二级学科,并对细分学科进行合并整理以避免词表过于细碎冗长。新的分类法将分散在各相关学科的类目整合归类到K9类目下,并通过参见、互见的方式保留地理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添加一些新涌现的专业词汇保证主题词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图书编目和排架的工作效率、改善读者地理学文献的查阅体验,并对地理学知识的交流传播产生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图法》和《科图法》中的地理学科从类目体系编排、类目之间的关系、类目名称的规范使用等方面作一比较,指出其欠缺之处,力求使图书的分类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学科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3.
马爱芳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16(5):65,68-64,67
论述了《中图法》(第三版)地理学类目的分布状况,提出了克服其类目不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图法》(第四版)地理学类目存在着类名不准确、不规范,类目注释不全面,类目位置不当,类目设置不全及交替类目设置不全等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图法》K90地理学的子目为: —06 地理学派—09 地理学史人文地理学、人生地理学等。 [901] 经济地理学宜入F119.9 [903] 自然地理学宜入P9 在上列的类目中,不难看到,地理学是被看成由经济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部分组成。这样划分地理学,是我国沿袭四十年代苏联一部分地理学者的片面论述而来的。按照现代对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两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是以地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而作为反映地理科学研究成果的地理类期刊文献,长期以来在分类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其主要争议在地理文献应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属于社会科学;是集中归于一个大类还是分散编入各大类.这些意见,对于地理类期刊的分类、编目、排架入藏、读者利用等等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此,笔者试对地理学科期刊文献的归类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以下简称<期刊表>)中地理学科类目的设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佳佳 《档案》2022,(1):39-46
20世纪30年代,出于边疆安全、政治认同、抗战建国因素考虑,开发西北浪潮高涨,西北地理成为时人研究的重点。汪公亮《西北地理》一书,对地理学概念、分类、研究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尝试运用科学的地理学方法,从大区域与小区域视角出发,对西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进行研究,有助于近代国人重新认识西北、塑造西北。汪氏以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西北地理问题,这在当时尚处萌芽阶段的现代地理学科来说是一种创新,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一部奠基之作,在中国地理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当今学人研究西北地理问题供了重要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雅虎中国分类体系的类目设置、类目排列、类目展开等方面剖析了其分类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多来米中文网分类体系的类目设置、类目排列、类目展开等方面来剖析其分类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类目注释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得当可以引导分类标引人员准确归类。调查发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类目注释存在分类指引与所属类目内容不符、分类指引与类目设置不符、类目注释不完整或缺少注释等10个方面的问题。论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改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99~2003年三种地理学核心期刊作者群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1999~2003年的载文为数据源,从作者的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地域分布、所属系统等方面对三刊的作者群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三刊各自的核心作者群及三刊共有的核心作者群,以期透析地理学研究队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刘晶 《编辑学报》2019,31(6):600-605
我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内容总监,迄今已在该杂志做采编工作20年,亲身经历了她从《地理知识》杂志改版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从1.5万册/期增长到100万册/期、杂志社从十几个人发展到拥有几百人的传媒集团的全过程。本文通过总结在《中国国家地理》20年的采编实践,探讨了自1999年以来中国科普期刊内容特性的几个发展阶段,探究了该杂志在近20年间是如何将其内容制作的性质从简单科普向科学传播转变的,介绍了其在内容制作方面是怎样完成了对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从学习和模仿到质变和超越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味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一些经验。我最想表明的意思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实践给我们以信心:中国的科普期刊,只要坚持科学传播理念、遵循媒体传播规律,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普道路,并成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3.
徐曼 《编辑学报》2008,20(4):334-335
通过<干旱区地理>办刊30年的经验总结,探讨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认为发挥本刊的优势,增强专业特色和办好特色栏目,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将特色意识贯穿于编刊的全过程,体现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准确定位,是实现期刊创新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吉甫与《元和郡县图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宰相李吉甫是一位卓越的方志地理学家,他修撰的《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而又较为完整的地方总志。该志具有较大的价值和影响,版本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亿华 《出版科学》2016,24(3):87-91
分析中国地理学19种中文核心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情况,得出:(1)有14家期刊与中国知网签订优先数字出版协议,但做得好的期刊较少;(2)优先数字出版的各项要素标注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个别期刊重要信息缺失严重;(3)2015年论文优先出版占比较高的期刊仅有3家,其他期刊占比均较低;(4)实行优先数字出版时间在2年以上且2015仍在继续的期刊有6家;(5)仅有2家期刊优先提前时间较长,其他期刊优先出版提前时间普遍较短。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积极参与优先数字出版;重视优先数字出版的时效性和质量;重视优先数字网页界面信息标注的完整度;做好优先数字出版宣传。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K历史、地理"类目的修订措施,从注释、类目的增改、合并、删除方面探讨其成功与不足,解析了与历史类目密切相关的时代和地区复分表的同步修订问题,并指出在标引实践中容易产生分歧的人物传记的分类问题,《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的修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肖超 《出版科学》2016,24(3):113-117
运用“副文本”理论,考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中的副文本。从著者与译者、译者与编者、译者与读者、编者与读者四个方面,对翻译出版活动中著、译、编、读人员之间的交流进行分析并总结著者、译者、编者、读者在译著生产和传播中的利益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图法》中国文学小说类目设置的分析,结合分类法的分类原则和分类实践,对小说部分类目的设置提出疑义,进行剖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英语类文献是许多图书馆的收藏重点,完善的英语类文献分类体系有助于文献的正确归类。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H31英语类的修订概况和修订变化,结合H31类的分类体系和实际工作体会,指出H31英语类目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网易网和《中图法》为实例,从分类体系、分类标准、类名设置等方面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