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8世纪的康德和20世纪的哈贝马斯在不同的条件下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理性的危机,使他们肩负着相同的使命——重振理性,并由此走上了伦理学,在伦理学中坚持道德原则的普遍性。他们都以理性、人的主体性作为普遍性道德原则的基础、前提,但是由于对作为普遍性道德原则的基础的理性的理解、对普遍性道德原则的主体构成的规定、对普遍性道德原则的解释的不同,使他们的普遍性道德原则具有不同的特征:前者表现为封闭性、命令性和理想性,后者则表现为开放性、公正性和现实性。比较他们的普遍性道德原则会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普遍性”之思是“现代性”作业的核心主旨之一,它也是使主体同一性与社会同一性关联的内在因素。然而从古至今,哲学界有关“普遍性”的存在与否及其合理性依据问题就一直存在争论。我们在考察了哈贝马斯的相关论述之后认为,应当以目的理性而非交往理性作为考察方向,批判地解读其理性批判思想,归纳出普遍性的现实价值标准,以寻求对社会普遍性的现实主观化应验。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最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法兰克福派第二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将交往问题作为社会研究的根本性问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予以集中地、系统地对交往问题进行志题研究的理论家,从而对交往理论的发展起了引人注目的作用。同时,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思想与其交往理论紧密相关,当今中国处于现代化进程,关注其现代性思想对于我国的现代化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提出交往合理性思想,既是为了实现对理性的重建,也是为了实现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批判和治疗,他把交往规定为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的理解活动,并在对合理性重新理解的基础上探索了交往合理性得以实现的条件,他所倡导的交往合理性模式实现了对工具合理性模式和实质性合理性模式的突破和超越,但同时又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而具有抽象的理想性质。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世界呈现出一种愈来愈明显的“全球化”趋势,这一趋势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文化领域亦日益引人注目。在西方文化不断扩张的同时,各文化类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明显加剧。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在反思和批判中阐释人类有效的交往规范。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可以被他人理解的。他利用交往行为的理性来解决工具理性所造成的时代病症.交往理性以生活世界为依托,在生活世界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在文化全球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迎来了文化全球化的潮流,各民族文化由于自身特点不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陷入困境。哈贝马斯话语伦理提出了可普遍化原则、话语实践伦理原则,以及为实现交往合理性的三条途径: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承认和尊重一定的规范标准、建构良好的对话交往环境。哈贝马斯话语伦理为各民族文化对话交流提供了基本原则和途径,在文化全球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家长教育子女,就像浇铸工艺。家长是模具,子女就是材料。模具,是生产坯子的先决条件。家长的人格(性格、气质、能力等)如何,关系到子女的人格。家长的人格越高尚,子女成功的可能就越大。当然,即使模具精良,浇铸出来的坯子也还有可能是次品甚至废品。因为,还有许多制约因素。家长教育子女也一样。教什么、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问题指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困境,表现为人自身价值的空虚和存在意义的缺乏感。基于以往哲学家关于现代性问题研究的反思和语言学的转向,哈贝马斯从交往维度重建了现代性哲学。哈贝马斯高度称赞黑格尔将现代性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但指出其因困在意识哲学的范式中而并未真正解决现代性问题;他吸收了韦伯的合理性概念,同时对其错误认知做出纠正。哈贝马斯试图通过交往行为理论,用主体间的商谈伦理学构建现代性新的规范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人最具合理性的行为,他试图通过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为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文章分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特征:理解是交往行为的核心内容,语言是交往行为的媒介,生活世界和系统是交往行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交往行为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坚持和实践普遍性原则,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新形势下体现本质属性、有效履行职能、强化组织建设、服务青年群体的必然选择.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以发展的眼光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与普遍性原则不符的问题,努力在工作中体现科学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团组织贯彻普遍性原则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发展使得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日益迫切,与此相联系的全球发展问题与人类的各种问题纠结在一起,显得错综复杂,难以解决。这与人类道德标准多元化、道德失范的现状有关。一般道德原则的建立有助于人类寻求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解决途径,而一般道德原则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科技三方面来寻求。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世界伦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关联.在当代,宗教对于世界伦理的建构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又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我们应充分认识世界伦理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人类生产实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道德法律化 ,是指某些道德规范为了获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而以法律的形式出现 ,其限度具有合理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道德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毛泽东同志对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的精辟概括,也是毛泽东同志道德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这一哲学思想在“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上行为失德现象较为普遍,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明确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同时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建设和谐高校校园网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产生,发展与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说21世纪是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网络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网络主体的调运,提高网络主体的自律性,实现网络主体在网络中真正的“慎独”。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特有现象。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框框,而是我们作为人应该遵守的。从中国的道德起源和生成来看,它涵盖了两性关系、劳动与劳动分工、为辨别血缘和维护财产继承而制定的宗法制度、为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生活行为和交际行为而制定的礼乐制度以及为维护政权和阶级利益而确立的法律等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它具有维护生命体、维护社会个体和社会利益,促进社会文明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通过探讨"自我""理性"和"语言"几个重要概念的主体间性问题,揭示了翻译活动是译者、作者和读者主体之间的理性交往过程,他们之间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理性的相互制约,才能达成翻译的成功,为避免极端的翻译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姆士提出,实用主义方法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它不是看最先的原则、范畴,而是看最后的效果和事实。这种重效果思想对于冲击中国传统的重名轻效果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束缚具有重要意义。儒家的重名轻效果、重义轻利的思想导致了中国社会停滞落后。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党犯“左”的错误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实事求是的实质是突破这种僵化的思维方式,重视实践效果,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相似文献   

20.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从个人道德需要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起源于社会的道德需要,亦即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之需要;个人道德需要——亦即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则起源于道德,是道德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的途径和手段。因此,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之外的他物,亦即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而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为了完善每个人的品德。这就是被道德的最为深刻的本质——道德和美德是一种必要恶——所决定的道德起源和目的之客观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