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进进 《武当》2012,(3):51-52
人体内的气分很多种,有营气、卫气、宗气、真气,真气又分为先天真气和后天真气,先天真气又叫元气真阳之气,先天真气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种气,它来源于变成父母生殖细胞中的真阴和真阳相结合,存于肾中。人未出生时,体内只有先天之气在运行,没有后天之气。当人出生后,人由先天进入后天,先天之气便不在体内运行,而是贮存于肾中,一部分转化为后天之气,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徐进进 《武当》2011,(7):42-43
人体内的气分很多种,有营气,卫气,宗气,真气。真气又分为先天真气和后天真气。先天真气又叫元气,真阳之气。先天真气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种气,它  相似文献   

3.
冯志强 《精武》2006,(8):14-16
丹田混元气是先天之气,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内家拳术之根本。如果不练好先天的丹田混元气,单凭后天之气和体力,是不可能真正练好太极拳的。太极混元内功是修炼太极内气、培养太极内劲、增强太极内功的功法,既是练好太极拳的入门基础功法,也是使  相似文献   

4.
周天搬运功     
周颂南 《武当》2008,(1):49-50
周天搬运功,是运用点穴、推拿、按摩等方法,使后天气(谷食之气)与先天气(丹田元气)合而归一,酝酿生聚。然后,以经络为通道,以呼吸为动力,以意念为主宰,引气从脉,进行周天运转。“气会膻中,腑会中脘”,即谷食之气聚会在膻中,六腑运化之门在中脘,又中脘乃胃之募穴,胃乃运化谷食之场所。因此,运用点穴法开启膻中与中脘穴,使谷食之气、脏腑之气沿任脉人丹田与先天元气汇合,再运用按摩术使汇合的先后天气旋转凝聚,从而“生药”、“结丹”。用后天呼吸以生火温煦先天真气,使丹田如炉中火,渐生温暖热感。待到丹田力足,再以呼吸、意念与导引相结合,使气人经脉,往返运行。  相似文献   

5.
向运彩 《武当》2012,(9):29-30
一、明劲练之总以规矩,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明劲者,即拳术之刚劲也。易骨者,即炼精化气,易骨经之道。因人身中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体质不坚,故发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无不善,体无不健,根无不固,纯是先天。以后知识一开,灵窍一闭,先天不合,阴阳不交,皆是后天血气用事,故气血盛行,正气衰弱,以致身体筋骨不能健壮,有易骨,易  相似文献   

6.
<正>外家拳与内家拳都讲究练气。外家拳,或者说中国功夫,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家拳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周身不稍滞”。人们有了一些疑问:外家拳的气和内家拳的气,是不是同一种气?这两种拳的练法是大相径庭的,那么内气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一.人体的气的生成人体之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饮食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胃和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先天之气,即元气,是人体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中先天之精化生,根于命门,  相似文献   

7.
《易》曰:“天地阴阳,五行一气———乃元气也,元气运行万物生成。”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从《河图》上看,天有五象,地有五行,阳在内阴在外。”人是天地万物之一,自然也是“负阴而抱阳”,自然也是“阳在内阴在外”。而人是“三才之一,万物之灵”,又潜伏着另一面,即“背阳腹阴”,亦即“负阳而抱阴”。为什么呢……《丹经》曰:“本来阴阳一气,因先天太极一分阴阳出,乾坤交;乾中之阳,走于坤宫;坤中之阴,入于乾宫,乾虚而为离,坤实而成坎;于是先天乾坤变为后天坎离。离者,离去其阳也。坎者,坎陷其真也。离卦外阳而内阴,阳失其实,则外阳必系…  相似文献   

8.
学稼 《武当》2013,(4):48-49
论得药1、什么是药物《道言浅近》中指出:"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心印经》上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物也。身中之药者,神气精也。"《人道言浅近》中也说:"精气神为内三宝。"精气神三者,在内丹功法中强调练先天,忌用后天,称为内药。《金丹四百字·序》中说:"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溢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这与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的"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是一致的。后天的精气  相似文献   

9.
程清远 《武当》2005,(8):12-12
太极拳全在“自然”二字,不得“自然”之理之法,穷终生难有所成,而今世人所学所练。与“自然”之道背道而驰,根本不知“自然”为何物,行拳走架、推手、实战,全凭心中横气用事,哪里得半点“自然”之妙用?“自然”者,去后天返先天也。一个“去”字道尽天机,“去”心中三横气,“去”后天之拙力,通过一定之规矩将后天作为统统抛弃,越多越近乎先天。拳谚有云:打拳如走路。走路之时,无任何强求,迈腿便走,无丝毫牵  相似文献   

10.
稀世秘传的无极拳源于华山“无极图”,系为古老的内家拳种,以“混沌虚空”为精义,采先天之气,调后天纯阳之精,返本还原,凝神返虚,而达无形无象境界。主张形骸操练不以形。“有形而破体,无形则居  相似文献   

11.
卢艳彬 《武当》2013,(8):30-32
二、蹬、踢、摩、探、踩五劲在先天八卦中获得,于拧旋走转中变化不已。八卦有先后天之分,八卦掌亦有先后天之别。先天八卦掌为拧旋走转,为根为本为体。后天八卦掌为64势法与384之手法,为用。以身体而言,有身体八卦,为先天八卦,"本"也;以四肢而言,有四肢八卦,为后天八卦,"用"也。天地生万物皆有本源,人体亦皆具先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2.
宣焯山 《精武》2007,(3):46-47
序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迨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同一全体功用。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能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练习时,身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果得其妙道,亦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气矣。  相似文献   

13.
申圆子 《武当》2005,(12):7-9
稀世秘传的元极拳源于华山“无极图”,系为古老的内家拳种,以“混沌虚空”为精义,采先天之气,调后天纯阳之精.返本还原,凝神返虚.而达无形无象境界。主张形骸操练不以形。“有形而破体,无形则居气”。  相似文献   

14.
虚空道人 《武当》2013,(7):16-17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注:太极者,由无极而生。无极者,混元一体也。《道德经》讲:"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周行而不殆。"又讲:"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从道家的角度讲,无极、太极、四象,其相生之意并非由初始而衍生,而是同期共存的。合之则一,散之则分。拳者,由动静开合吞吐沉浮而演。人体外由躯干四肢组成,内由精气神支配。内不失其意、守中,外不失其腰、胯。下盘宜稳,上盘宜灵。有人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三说     
梅墨生 《武当》2009,(7):12-14
古人曾说:道术将为天下裂。今天,道与术早已分道扬镳。传统太极拳,“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内家拳所修炼者,一气(元气)之动静(元神)也,以腰腹(中极)为体为用,是养气充气而修命,进而以元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以元神运元气,是修性,故太极拳乃“性命双修”之道,是武道也。必须说明,上述所言,是太极拳之上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二、以《周易》太极、气化论为基点,补生气之原,助升降出人《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说的太极,就是天地未形成前的浑沌状态,气、形、质浑为一体,清浊未分。后来由于太极运动产生阴阳二气,气之轻清上浮为天,气之重浊者下降为地。这一过程可以用太极图来表示。太极图高度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具有高深哲理和分析探索事物规律的模型。宋·朱熹说:“太极者,可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合而言之,万物统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周子全书·太极图说上》朱注)。他又说:“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那么,人有太极在哪里呢?”神阙穴肚脐部位便恰是人体太极之所在,对此,历代医家都有论述。如《难经·八难》曰:“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肾间动气如此重要,它究竟在哪里?《难经·六十六难》明确了这一问题,指明在肚脐下:“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肚脐为生气之原论,《类经附翼·大宝论》也有明论:“人之初生,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所谓命门者,先天之生我者由此而受,后天之生我者由此而栽也。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所以人  相似文献   

17.
张方 《精武》2009,(12):52-52
气与“炁”者不同,始见于崔希范的《入药镜》,崔希范乃唐朝丹道大家,号至一真人,《入药镜》在内丹学上有至尊经典的地位,吕洞宾、张伯瑞、王重阳等的丹道思想均受其影响。《入药镜》开篇四句日:“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由此而将先天与后天划出了泾渭。  相似文献   

18.
孔德 《武当》2012,(3):53-54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抟之不得名目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释解】本章是老子在讲参同式地修道体验和感悟。修道是以后天返先天的生命修为过程。什么叫以后天返先天?就是将后天具有的感知思维一概不用,一任先天的本能发挥作用。这种状况类似于胎  相似文献   

19.
凌召 《武当》2009,(6):21-23
以五行拳运动之法来完成“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在明、暗、化三劲的练法上完成的。初练拳时,用力以刚猛之劲为主,拳势要舒展,不可拘谨,为的是使劲力发于体外而抻筋拔骨,劲力调和顺畅,开出体劲,渐渐达到体动随心动,炼精化气,以退后天返先天,这是练明刚之劲。练功久而久之,内三合程度逐渐提高,行拳作势舒畅自如而无喘意,自身也就松了。经过这样的一段时间练习,力量外放,用尽了,拳不打乏力,练拳者自己都乏了,身体自然能松软,促使体的柔化。基础打好了,又使精足气壮,骨质坚韧.洎军六合严整.内劲自生。  相似文献   

20.
诚明吟     
邵雍 《健身科学》2010,(7):F0002-F0002
人言孔圣为“生而知之者”。孔子曾有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然孔子亦曾自谓:“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此处的“知”乃“智慧”之“智”,非单指“知识”而言。智慧有后天、先天之分。后天之智乃思辨分别之智。为后天学习所得;先天之智则指人们天性之中本来具有的诚明、安乐的智慧,即禅家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