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论《水浒传》人物绰号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作者给108条好汉各取一个名、一个绰号,甚至两个绰号,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通过系列化的人物绰号和明丽新奇的绰号形式,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水浒传》人物绰号体现了时代的褒贬爱憎和民族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许许多姿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形象。茅盾先生说:“《水浒传》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所谓一百单八人个个面目不同。”《读(水浒)的结构和人物》)。《水浒传》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作者不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之中,紧扣人物的身份和经历,通过人物的言行展示人物的性格,而且给人物加上一定的绰号和赞语,使人物在读者的心目中活起来,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凡读过《水浒传》的人,决不会忘记作者给他笔下人物所取的绰号。所谓绰号,就是指抓住人物的某些特征,给人物取的名号,是一种近于诙谐戏谊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浩繁的古典小说中.鲁迅先生特别嘉许《红楼梦》、《水浒传》二书.认为它们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就艺术性而言.《红楼梦》后来居上.然就其通俗性来说.《水浒传》因其雅俗共赏而家喻户晓,拥有比《红搂梦》更多的读者。《水浒传》之所以让人百读不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得力于“水浒英雄”们那令人兴味盎然的绰号体系。  相似文献   

4.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之一,原名鲁达,人送绰号"花和尚"。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是一个脾性暴躁、嫉恶如仇且有勇有谋的人。他在梁山108名好汉中位列第十三位,是三十六天罡星之一,星号天孤星。基于此,主要针对《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期能进一步促进读者对鲁智深人物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山药蛋派”是善于运用讽刺手法的,我们试以《小二黑结婚》为例,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在我国古典小说中,作者常常给人物起绰号,如《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李逵的绰号是“黑旋风”,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等等,这些绰号大多是褒美性质的。  相似文献   

6.
说起《水浒传》,可谓无人不知,对于书中人物的绰号,也是耳熟能详。不过你可能想不到,其实很多水浒人物的绰号,并不是我们原本理解的那种意思。黑旋风是种威力火炮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里的重要人物。时下,一些报刊把旋风解释为行动迅速,像旋风一样快。其实,《水浒传》里的旋风是宋代的一种火炮。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中的好汉个个绰号响亮,可以说看《水浒传》很大程度是看绰号。及时雨、一丈青、小李广、智多星、拼命三郎……个个精神,个个有味道。这些绰号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却怪怪的,读来让人费解。宋江的绰号有两个,一个叫“及时雨”,很容易理解;另一个叫“呼保义”。“保义”本是宋代最低的武官名,逐渐成了人人可用的自谦之词。“呼保义”这个词是动宾结构,宋江以“自呼保义”来表示谦虚,意思是说,自己是最低等的人,后来竟成了绰号。“混江龙”李俊,“混江龙”本是一种治河沙的工具,宋代为清理黄河泥沙,发明了一种巨大的铁耙,搅动水底泥沙,…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历史发展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故事发展情节方面还是在人物描写刻画方面都十分深刻且形象。《水浒传》通过演绎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展的整个过程来对起义英雄人物形象和性格进行塑造。比较典型的人物有林冲、武松、宋江等英雄人物,而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刻画可谓是淋漓尽致,就《水浒传》中的武松人物形象展开研究,以便更好地探讨《水浒传》整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和塑造方法。  相似文献   

9.
鲁智深的绰号叫“花和尚”,这是众所周知的。《水浒传》对此也表述得非常清楚。但这个绰号是在鲁智深出家之后才有的。在鲁智深出家前,他有没有绰号,假若有的话,绰号又是什么,《水浒传》中没有明确的表述。研究《水浒》的著名学者何心先生认为鲁智深出家前的绰号叫“镇关西”。他在《水浒研究》一书中说道: “元明杂剧中鲁智深另有个绰号叫做‘镇关西’。《梁山泊李逵负荆》剧李逵唱《醋葫芦·么篇》云:‘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便落草,便在黑影中摸索也应着。’  相似文献   

10.
周远喜 《初中生》2008,(9):42-43
绰号是个让人心烦的东西,不少人都非常忌讳别人喊自己脚绰号。但并非所有的绰号都让人生厌。《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人人有绰号:及时雨、智多星、豹子头、混江龙、黑旋风……一个个绰号既响亮又让人敬佩,叫者亲切,听者舒坦。可见,绰号只要取得恰当,也能凝聚友情,散发温馨,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小说中108个英雄都有绰号,绰号是他们的一种代表与象征,具有浓厚的语言特色和文化特点。运用关联理论详细分析人物绰号翻译,判断译本是否将原作者的意图,在最小推理努力下传给了译语读者,由此证明关联理论在绰号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水浒传》中,宋江共使用了三个绰号,分别是"孝义黑三郎"、"呼保义"、"及时雨"。通过考察这些绰号的含义、来历及使用状况,可以看出宋江形象所蕴含的历史内容,尤其是"呼保义"与"及时雨",更分别代表了《宋江三十六人赞》与水浒戏对宋江价值不同的取舍。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塑造了七十多位女性人物形象。与那些侠肝义胆的男性人物相比,这些女性人物黯然失色。这一现象引起了历来研究者的兴趣,他们纷纷撰写文章讨论之,故见诸于报刊的论文多矣。综观这些成果,大家的思路基本一致,即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蔑视、轻视女性的,从而将《水浒传》看作是一个反女性的典型文本。如果我们放眼于男性掌握话语权的中国古代文学,就会发现《水浒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水浒传》中的女性多为“红颜祸水”,男性英雄不近女色,以及男性对女性的大肆杀戮,都体现出男性是社会的主宰。然而女性对人性、对爱情的追求和家庭地位的提高,犹如坚冰下的潺潺流水,昭示着其自身主体性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俄译本绰号在文化学理解上的歧异普遍而剧烈,令绰号这一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文化难以玲珑透彻地折射中国文化的真髓。俄译绰号的失误在兵器类、英雄人物类、身份类、体貌类、动物类、神话类等多个方面均有大量例证完全可以充分印证这一点。正视并发掘其间文化理解差异,才是弥合中俄人群及其文化的理性做法。  相似文献   

15.
李霭 《青海教育》2006,(7):42-42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个性鲜明,特征突出。正如金圣叹所言:“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较之《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水浒传》成就更高,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典型向个性化典型过渡。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  相似文献   

16.
侯忠义 《丹东师专学报》2011,(6):104-106,137
《后水浒传》是《水浒传》的续书之一,是在《水浒传》之后产生的又一部歌颂草莽豪杰的英雄故事作品。小说写宋江等人死后转世托生为杨幺等人,发动了洞庭湖农民起义,继承和发展了水浒的事业。他们提出了"均贫畗""平等"等思想,反对招安、外族入侵。小说塑造了杨幺的杰出形象,以续书形式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市民心理。  相似文献   

17.
章从宗教、传说、相扑、纹身、服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水浒传》的人物绰号与宋元时期杭州方言民俗的渊源关系,从而证明了古代杭州民间化对《水浒传》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评《水浒传》中的几个重要代表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人们历来对其评价很高。本文通过评析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代表人物,从而揭示《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写出了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青  廖晶 《海外英语》2013,(3X):171-172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为书中108个英雄好汉都冠以绰号。这些绰号展现了人物的鲜明的性格和生动的形象。绰号的选词精炼,每一个字眼都饱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因此,对译者来说,翻译绰号比翻译一般的文学文本更具有挑战性。该文将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对赛珍珠和沙博理对动物类绰号的翻译作简要的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国人来说,《水浒传》可谓家喻户晓,书中的108位好汉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们的各种也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但是,这些好汉中的个别绰号因种种原因一直遭到误解,以至于以讹传讹千余年。"黑旋风"是一种威力火炮。"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量级人物。时下,一些报章把"旋风"解释为"行动迅速,像旋风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