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引手格斗势:双方对峙,我(左者,下同)以引手掌对敌,并保持有效的攻守距离(图1)。  相似文献   

2.
八卦五行掌     
(接上期)第三掌圈(属土,土克水)“圈”掌法.圈就是划圈。本掌圈法为一臂直伸,以户关节为圆心.以手臂为半径于体侧绕上圆;随以手指去找对侧前脚,并意想以手心与脚心相合。“”掌法。另手于体侧绕平弧,随往对侧前脚面上横煽,并意想与之相合,一圈一,合称为圈。练习方法:第一动右掌右圈右手于体侧逆时针绕一大立圆后往左前下方斜伸,与此同时,左脚向前迈一步,左膝微屈,重心移至左脚,右手心与左脚心含相合之决意,目视前下方(图1、2)。第二动左掌右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膝微屈,重心移至右脚,与此同时,左手于体侧绕一平圆…  相似文献   

3.
八卦五行掌     
八卦五行掌系八卦散手类练习套路,是易学身练的八卦掌法。我有幸于八十年代初跟武术名家王培生先生学得此套路,自学与再传授,已有近二十个年头了。王培生先生师从马贵,系尹派八卦掌名家。但王先生对程派八卦和刘德宽八卦散手掌也颇精通,且理论阐述精微,功夫高超。一、掌名:劈靠、穿袖、挽缠、搬冲、圈煽。二、五掌与五行对应关系劈掌:其形如刀劈斧剁,其性属金。穿袖:其形加发箭直穿,其性属木。挽缠:其形如溪水柔活,其性属水。搬冲:其形如电闪雷爆,其性属火。圈煽:其形如器沉物降,其性属土。三、八卦五行掌与人体方位、十天…  相似文献   

4.
武兵  王宏强 《武当》2012,(3):42-43
迷魂掌(图1、2)、追魂掌(图3、4)、丧魂掌(图5、6)堪称通背拳三绝掌,其招式快疾连环,势猛劲大,学练简便,制人效果宏大,练习者应当学一变三,融会贯通,随机应变,善守善攻,即可步入高手境界。一、迷魂掌(甩掌)A:临战时,对方猛发右弹腿攻踢我裆部要害,我随机应变,身体后移下坐,出右掌迎拍截击来腿,接着右肘上翻发右甩掌反背甩打其面门,制胜对方。拍截来腿要迎招而上,因为弹腿过程中的劲力未达到极致,利于防守。同时甩掌打面必须上右步蹬地前移重  相似文献   

5.
气功五行法     
气功五行法是根据五行的生克变化,真气与阴阳的升降浮沉的原理创造出来的。练习气功五行法,要具有丹田功的基础,这样便于运气。本功法在呼吸上采用逆式呼吸,姿势采用坐式或站桩式均可。练功方法又可分腹部真气运行法和胸腹部真气运行法两种。1.腹帮真气运行法本法以神阙与命门的联线为轴,在腹内一寸半至三寸处引导真气在上至剑突下,下至曲骨穴(前  相似文献   

6.
李开泽 《武当》2010,(9):45-46
一式:混沌乾坤 起自然站立式或盘坐式,手掌自然松开、眼垂帘、舌抵上腭(达鹊桥),大脑松静怡然,全身肌肉、皮肤、心脏、骨骼、经络完全放松。  相似文献   

7.
赵宝安  周广卿 《精武》2005,(3):35-37
五行通背肘法单操 引手抱势:虚步,重心前三后七。前手掌心朝下为阳掌,高不过眉,低不过口;后手掌心朝下为阴掌,藏于前手肘下,两手在中线上交替动作,整体动作如毒蛇吐芯(图1)。  相似文献   

8.
赵宝安 《武当》2013,(10):42-45
肘法在散手和搏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屈臂为肘,肘尖坚硬,好似兵器锐韧,攻击力之强,堪称一绝。肘的招法隐蔽、疾速、短而猛,变化莫测,尤其在贴身搏击中可发挥出不可估量的攻守实效性。拳谚中有“手轻,脚重,要命肘”,“宁挨十拳,不挨一肘”等说法。在武林各门各派的拳法中,几乎都有肘击之法。  相似文献   

9.
梁焕枝 《精武》2002,(3):48-48
当年,我和师兄弟们练叠掌对拆时,赵赴继师讲了这么一件事:20世纪50年代,赵师随冯廉师爷到广州教拳,同宾馆住有一泰国拳师,他看见我们打的动作“软手软脚”,要与冯师比试。冯师爷见其有渺视之意而允之。冯师以上半步掌和三角马掌两次把泰拳师击倒在地,使其口服心服,后与冯师爷和赵师结为朋友。  相似文献   

10.
梁焕枝 《精武》2003,(2):48-48
当年,我和师兄弟们练叠掌对拆时,赵赴继师讲了这么一件事:20世纪50年代,赵师随冯廉师爷到广州教拳,同宾馆住有一泰国拳师,他看见我们打的动作“软手软脚”,要与冯师比试。冯师爷见其有渺视之意而允之。冯师以上半步掌和三角马掌两次把泰拳师击倒在地,使其口服心服,后与冯师爷和赵师结为朋友。  相似文献   

11.
少林五行八法拳源于宋末元初的“少林大金刚拳”明末清初与秘传于少林寺的“五拳”相结合,经数代传入逐步完善,至清末成为独特北派风格的少林五行八法拳。 其内容有108势、72势少林五行八法学,少林大金刚拳,十八罗汉掌三部拳法:少林十大功法中国秘传长寿功两部功法。此外,还有少林镇山棍、步战刀、提炉枪、紫微棒、金刚大刀、金锤刺等器械套路。  相似文献   

12.
翟海鸥  马军  张悦 《武当》2004,(5):11-13
太极阴阳五行门秘技属闾山道家功夫,内容十分丰富,并有其独特之处,2003年《武当》2、3期作了初步披露,现经马军先生继续整理,本刊将连续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彭文 《武当》2005,(2):18-18
记得在一九九七年秋季,我奉宋蕴华师命前往泰国传播太极易拳道。途经香港,香港一位著名拳师,也是笔者的同门师弟关荣光先生,携其众弟子在九龙道场亲身体会了我所示范的太极推手及擒拿后,对我所体现出的搏击效果深感惊讶,当即询问我,为什么他已授徒多年,同时未曾间断练功,为何他的太极推手功夫应用效果和我所演示的效果竞至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4.
15.
孙国玺 《精武》2008,(7):42-42
三换掌是陈式太极拳重要的基本功。属活桩练法。此式两手只在胸前交替转换,是实用交手法中的快速换招方法。反复习练,可使周身上下相随,膂力大增。初时腿部可能感觉酸疼,数日后恢复如初。  相似文献   

16.
段佩晶 《精武》2009,(4):22-22
通背拳是我国发源较早的武术拳种,属典型的长击拳法,据传早在宋朝赵匡胤时代,关西名将韩通擅长通背拳,并名噪一时,有:“太祖长拳(洪拳)为起首,韩通通背为祖”一说。明代的武学家黄宗羲在其《南雷集·王征南先生的墓志铭》的六路歌诀中有“佑神通臂最为高”一句,这说明在明代时通背拳的养生技击价值就已经得到证实。清初于成,字洞滨,尤精此拳法名声大噪于武术界。风靡一时后退隐山林。目前我国通背拳的流传区域,主要有代表性的是大连、沧州、北京牛街,这三地盛传是五行通背拳,披挂通背拳,白猿通背拳。  相似文献   

17.
温永文 《武当》2006,(4):8-8
心意、太极、八卦并称内家拳三大门派,而与此三门有极大渊源的夕阳掌却鲜为世人所知,只在圈内个别秘传着。经笔者考证,夕阳掌与竹林沟五百余年所不外传的张阳拳是一派两枝——前期叫张阳拳,后期叫夕阳掌。由此可推知,夕阳掌是张阳 (字三凤)祖师所创。  相似文献   

18.
通背拳术是以九柔一刚、放长击远、先发制人、轻灵活快、以巧制敌,有别于“少林”、 “武当”而独竖一帜的特殊击法、练法的拳种。 在实战击技中,通背拳以其特殊的击技方法,称奇,称怪,称绝于武  相似文献   

19.
六、迅雷连环 动作①甲乙对搏:甲背对乙,在后三七步站定,左拳附于右肩上,引乙发拳出腿。乙右弓步站定发右拳由后猛击甲脑后(图26)。 动作②甲右拳由前屈肘向右;在腿向上,身体向右旋扭约180度,成左独立步,右拳随体动变掌,刁捋乙击来的右拳前臂向下;左掌猛拍击乙面部(图27)。 动作③甲右脚向正前落一步,左脚向前上一步,两腿成右后三七步。左掌由前变尖拳向前猛击乙胸部(图28)。  相似文献   

20.
十六·老君扇炉 动作①甲乙对搏:乙右弓步发右拳击甲面部;甲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发左掌向正前上方穿击由乙右前臂内侧栏劫乙攻来的右拳;右掌附于腹部:掌心向内(图76)。 动作②甲右脚由后向正前提膝,成左独立式;右掌由腹前向前,向左上扇击乙左面颊,掌心向左。乙提右膝,发左掌拦击甲攻来的右掌。(图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