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面临新的形势任务,我们党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维护和运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作用。法治的作用是什么?是引领和规范。引领和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项事业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对法律规范的依存,依法治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尤其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对外开放,与国际社会各项交往事务扩大,个体对相关法律规范的熟悉和自觉遵守程度,某种意义上直接决定了某项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面临新的形势任务,我们党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维护和运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作用。法治的作用是什么?是引领和规范。引领和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和谐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同一性、包容性和调适性。同一性即做事要有一个共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认为,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战略的细化和延伸,是构建现代教育制度和促进学校长远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抓手,是妥善处理学校与社会、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是确保学校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消解社会转型问题、化解国家治理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是并行不悖的两个发展维度。只有不断地探索、发现和把握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以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的动态平衡为出发点,在执政能力建设、利益协调机制建构、依法治国建设中稳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法治秩序与中国乡村社会法治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关键在于乡村社会实现法治。文章将视角放在转型时期的乡村社会,提出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建构乡村社会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要通过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来实现,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因此必须有强大的法治保障。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也只有承认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奠基石,依法治国理政,才能更好体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的水平。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全社会要营造法治文化,确立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两大基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分析思考我国当前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和关系,对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互动,共同发展,实现我国体育强国梦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通过立法,用法律形式规范人们的节约行为,进一步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资源,为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团体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当前我国的社团处在起步阶段,在社会结构转型这一背景之下,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现象,从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战略思想出发,把社团的发展纳入法治的轨道,是推动其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学校体育作为激发、推动社会体育需求的重要因素,对社会体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使学校体育更好地满足社会体育需求。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社会的信息化对学校管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社会的学校校长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管理环境,引入校长决策支持系统将能更好地辅助其有效地进行决策。一、信息化与信息社会对“信息化”这一概念,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界定。我们认为,把“信息化”这一过程放到人类文化发展的视野下来定义,会得出一个更加清晰的分析框架。所谓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信息文化衍生、发展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信息文化是指计算机诞生以来的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而产生、发展和传承的一种文化形…  相似文献   

13.
优质的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流动尤其是上行社会流动,优化社会分层。然而,我国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病制约着教育对社会流动正向作用的发挥。比如,教育内容城市化倾向造成知识与权力的"共谋";文体特长的"僭位"导致社会阶层内部的再生产;"择校"现象容易扩大社会阶层差距。为了实现教育对社会流动的正向作用,需要改进教材编写,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规范重点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黄梦颖 《教育文汇》2014,(21):18-22
优质的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流动尤其是上行社会流动,优化社会分层。然而,我国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病制约着教育对社会流动正向作用的发挥。比如,教育内容城市化倾向造成知识与权力的“共谋”;文体特长的“僭位”导致社会阶层内部的再生产;“择校”现象容易扩大社会阶层差距。为了实现教育对社会流动的正向作用,需要改进教材编写,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规范重点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政治生活不仅涉及国家与社会日常管理与监督,也涉及到人们日常政治参与,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政治生活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党风廉政建设、公民政治参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及依法治国之中,更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作论述了“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较详细地介绍了社会政治、经济化、高教等活动中法律法规的规定性及对社会生活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为我国高校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要贯彻学术自由的宗旨,扩大学术自治权;不断地丰富办学形式,在发展自身特色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工作队伍基础薄弱,心理咨询服务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形成的合力不足等问题。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干预的发展经验,引进社会治理中的社会协同概念,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协同,能够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更好解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干预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厘清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依法治国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以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校制度变革:正式制度与制度社会资本的有效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冰 《教育学报》2005,1(2):65-70
科层化、官僚化的教育体制已使学校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组织,一个不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现代学校制度的危机就在于制度社会资本的下降。因此,当今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学校成为“自组织”治理体系,让其中的制度社会资本即非正式制度“复活”或“再生”,即充分发挥习俗、规范、学校化、学校氛围、隐蔽课程的作用,因为它们往往比正式制度具有更好的潜在约束作用,更能节约交易费用,从而更有利于学校发展。但是,良好的制度设计应该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达到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