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职院校评估制度存在评估主体不合理、评估内容不科学、评估信息不可靠、评估机制不完善、评估法规不完备和评估结果不公开等问题,必须进一步优化评估主体、优化评估内容、优化信息采集、优化评估机制、优化评估法规和优化结果使用,以期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2.
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为目标 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认证是提供一种资质认定的证明, 它遵循一定程序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率, 它是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但我国专业认证体系中的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制度严重缺失. 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对策是完善并切实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内部自评机制和制定与社会行业一致的专业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3.
贺芬 《教育与职业》2012,(14):53-54
高职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做好新教师的选聘工作、提高在职教师素质、完善教师退出和淘汰机制三个方面着手,确定高职院校合理的教师编制和师生比,以优惠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面向社会公招优秀人员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估体制,完善教师退出和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绩效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2008年我国对450多所高职院校评估实践为基础,课题组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参评学校、评估专家三个方面开展调研并进行了绩效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评估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足。为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评估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新评估方案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处理好第一轮评估与第二轮评估的关系,要强化常态监控,探索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制度,要高度重视组织工作,严肃评估纪律,成立专门项目组或常态研究机构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过程中,教科研成果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分析高职院校科研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的现状,提出通过强化科研意识、完善科研制度、组建科研团队、加强校企合作等途径,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体现以"就业为导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行高职数控专业双证书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学生实训基地建设,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纳入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表现为提高办学质量,最终实现高职教育质的发展。学校制度文化的内容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规范性,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促进学校制度文化的生成。学校制度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拓宽办学渠道、进一步维护制度对象权益、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完善制度落实的惩处、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战略选择,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职院校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120名高职院校书记、校长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经费与投入、管理体制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问题突出,希望加大投入,落实生均拨款;加强统筹,明确政府责任;转变观念,完善高等职教体系。此外,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招生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行业指导、院校评估、中高职衔接和干部培训等方面也应加强。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作为2008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新方案的试点省份,其在评估制度发展轨迹和优化方面的探索经验,对全国评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分析广东省"十二五"前后两个时期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及执行机制的演变,归纳评估制度在评估理念、评估目标、制度取向、评估规则、工具使用、政策语言方面的发展轨迹,提出引导高职院校正确理性看待评估、以"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以数据采集平台为抓手、以质量工程项目为载体、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制度,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善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校内外衔接的专业发展机制都有深刻的意义.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体系,要把握内部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特性、质量管理本身的完整性、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及人才培养特征;要设计好评估方案,紧紧抓住评估指标、评估主体和程序的设计;要建设好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构建激励机制和"元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1.
对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几年高职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量的急剧扩张,要求高职教育要更加注重质的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评估问题,已成水到渠成之势。五年一轮评估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要求出台客观而公正的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体系。这是高职教育发展之必然,也是高职教育发展之应然。外在的要求和压力,务必要转变为高职院校的自觉和自律,否则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本文拟对已出台的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体系.谈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两轮评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依然存在"应试"与"一刀切"现象,评估主体不甚完善,评估程序不甚科学,评估指标仍显粗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须改革评估程序,完善评估主体,细化评估指标,重视区域与行业差异,以有效推动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健康发展,为办出高水平、有特色的高职教育发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双证书"制度体现了高职教育最主要的办学特色,即职业性。大力实施"双证书"制度,可有力促进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教育实现有效衔接,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本研究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办法对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实施"双证书"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对策建议,为我国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霞  高尚荣 《继续教育》2006,20(11):22-24
我国高职教育评估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年教育部制订了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并进行了试点评估。自2004年起,建立5年为一周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制度,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方案,负责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估,教育部定期抽查评估结论。高职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5.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实施了十多年,但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然而,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很有必要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宏观层面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高职院校推行遇到的隐性阻力进行研究,并找出相对应的消解对策。从而使政企校三方协调合作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让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监控和督导作用,最终为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制度建设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全国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背景下,通过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学评估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在阐述我国高职院校评估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评估体系和要素,以及我国高职院校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评估如何从『水平评估』转向『工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开始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是我国建立高职教育评价机制的初步尝试:2006年起步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则是通过强化绩效监控、鼓励个性化发展, 改变传统的评估模式, 加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宏观指导:而2008年刚刚启动的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更标志着高职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突出领导作用、强化培养特色, 成为新的评估指标体系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研究,是学校管理创新和新世纪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高职院校应培养系统思考能力,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学校战略规划;通过提高组织的学习力与领导力,提高战略实施水平;建立战略评估制度,提高战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督导评估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制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督导评估提供了行动逻辑。我国高职院校督导评估内涵不断创新,形成了机构独立性与组织协同性、标准普适性与类型差异性、结果权威性与过程服务性等新特征。与此相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督导评估需要从实践层面构建系统完善的督导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完整的督导评估制度、开放协同的督导评估组织、特征彰显的督导评估标准与专业高效的督导评估保障,促进高职院校不断提升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