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诗有“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闻旧时常以此句试画工,众工竞于花卉上装点春色,皆不中选。唯一人于危亭缥缈、绿杨隐映之处,画一美妇人凭栏而立,众工遂服。此可谓善体诗人之意矣。画工尚能从唐诗中体会到美感,有文人却不懂得怎样去鉴赏美,且看两则文坛趣事。  相似文献   

2.
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齐王想找人替自己画像,先后找了很多人都不如意,最后找来齐国最有名的画工。画工说他画不好人,只会画别人没有见过的鬼怪。齐王感到很奇怪,齐国最有名的画工,怎么连一个人都不会画呢?画工解释说:"鬼怪最容易画,因为它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形状,谁也没有见过,所以最容易画。  相似文献   

3.
正一宋代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一)明确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画学"教育理念是通过办学,规范绘画教育内容,统一美术人才的思想认识,提高其道德水平,为社会、国家服务。宋徽宗为改变"人自为学,习尚非一,体画各异"的现象,兴办国子监画学,"欲仿先王置学设官之制,考选简牧,使人自奋所身于图画工技"。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宋徽宗雅好丹青,在绘画上有相当的造诣,手眼皆高。"教育众工",培养绘  相似文献   

4.
唐诗在中国学的巅峰地位已众所公认,处在赞誉中的唐诗对中国学甚至中国社会有没有负效应?本从一个新的角度考查了因唐诗给中国学,社会等方面带来的种种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苏武的绘画思想散见于其诗文题跋以及一些零散的言论中。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只收了他一篇《论传神》。研读苏轼的那些有关绘画的诗文题跋以及零散言论,我在赞赏他对绘画艺术的真知灼见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在不同时间、场合的一些说法是互相矛盾的。在我看来,苏轼绘画思想存在矛盾这并不奇怪,对这些矛盾视而不见或略而不论才值得奇怪;因为这些矛盾之处极有可能隐藏着反映苏轼绘画思想和宋代绘画具体情况的重要信息。 综观苏轼画论,其主要看法有以下几点: 区分文人(士夫)画与众工(画工)画。如“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毛皮……”“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办……”这些言论中对士人画与画工画作了明确的区分对比。 推崇士人画,贬低画工画。主要理由是画工画拘泥于形似,“无一点俊发”,在对对象的把握上或能“曲尽其形”,不能掌握其“常理”。 在创作意态上,反对拘于物象,描头画角,提倡直抒胸臆,流露真性情。他在《自题郭祥正壁》诗中现身说  相似文献   

6.
唐代爱情诗是唐诗众香国中一园独具色香的丽葩。但是, “宫花寂寞红",作为独立的诗歌群体,很少受到研究者充分的注意。封建正统文人向来不敢正视爱情、爱情诗,这不足为怪,但在唐诗研究论文象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仍然置之而不顾,实在是不应该的。这可能是由于研究这部分唐诗存在的两重困难。首先,爱情诗从来无人认  相似文献   

7.
唐诗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已往各代,仅《全唐诗》收录的作者就有2300多人,诗4890多首。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又收诗1800多首,不少作者也不见于《全唐诗》。从这50000多首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拓。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唐诗还完成了我国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五律、七律、五绝、  相似文献   

8.
读了一些唐诗,唐诗中的风,牵引着我绵绵的思绪……借风写景。古人把春风与杨柳连在一起作诗的例子屡见不鲜,早在三国时期就有曹丕的“柳垂重阴绿,向我池边生”;也有“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但我要讲的却全然不是此类老调,而是“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的贺知章的《咏柳》。  相似文献   

9.
杜牧用毕生的精力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绝句不但占有相当数量,而且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后人所欣赏。清人吴乔说:“杜牧诗,惟绝句最多风调,余不能。”(《围炉诗话》)一些有影响的唐诗选本,如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等所选杜牧诗,也都以其七绝为主。绝句发展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创作上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许多杰出的诗人都是这方面的名手。他们在题材、风格方面各有特色。可是,就各个时期总的倾向来看,七言绝句大致如王世贞所说:“盛唐主气,气完而意不尽工。中晚唐主意,意工而气不甚完。”(《艺苑卮言》卷四)绝句来源于乐府民歌,篇幅短小。适应于这一文学形式的特点。它所表现的经常  相似文献   

10.
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最为灿烂的遗产之一。其中优秀的诗篇,千百年来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斗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后人选唐诗者甚众,各有其编选的标准。唐人早以自己的标准,编选同时代诗人的选集,遗留到今天还有十来部。这些选本,选取的诗人及其诗歌的标准,也随着编选者的人生观、艺术观、政治态度的差异而各殊。从这十来部《唐人选唐诗》中,可以看出唐人对同时代诗人与诗歌评价的标准。这些唐人的选本,对治唐诗与唐诗爱好者,不失为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在《纪晓岚批点唐诗》中,可以梳理出纪晓岚唐诗文艺观。主要体现为:指出唐诗"气韵天成、兴象天然",对盛唐气象标举、敬仰;认为唐诗"雄浑开阔、深妙圆融",对唐诗意境首肯、探索;"论诗以世",对唐诗发展、诗风流变把握评价;"不压于盛名",对唐诗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梳理纪晓岚唐诗文艺观,对纪晓岚研究、唐诗研究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白的《静夜思》流传甚广,从唐诗的启蒙读物到不同的唐诗选本,都收录了此诗,它较好地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一自然不饰而又韵味无穷的风格,是一种不需技巧的圆熟。正如胡应麟所评:“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但大多的选家及读者对该诗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数量之多,内容之广、质量之优及作者之众,都是空前的.不仅如此,你若留意一下便会发现,在这浩瀚的唐诗汪洋中,还包含着许多世间之“最”呢,颇为有趣.  相似文献   

14.
诗歌中的河     
那条亘古不变的河流淌过岁月沧桑的河道。有“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惆怅;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有“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无奈;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等待……河中流淌着的是墨,飘洒着古香浓郁,恍若一杯岁月的酒,只为那知己而斟酌。  相似文献   

15.
方回论诗集矢晚唐,在诗学史上影响颇大.但方回所谓"晚唐诗"不同于今人观念中的晚唐诗.今人的"晚唐诗"是以时间为断,以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韩偓等为代表.方回《瀛奎律髓》中"晚唐诗"并非以时段划界,而以诗风特点与气象论,其特点是"工""切"而气格卑弱,代表诗人是姚合、许浑、李频.更重要的是,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使用的"晚唐诗"概念,是由宋入元诗论家对"晚唐诗"的一般理解,故辨析方回诗论中"晚唐诗"概念,对准确把握宋元之际的唐诗观,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我國的工農業餘教育,是整个人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建國六年以來,在各級党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工会、青年团、民主妇联等有關部門的積極协助、配合下,和在全体从事工農業餘教育的幹部和教師的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这主要表現在:各机關、工厰、礦山、街道和廣大的農村都建立了为數極多的業餘学校和識字班(組),組織了數千万工農斡部和工農羣众進行学習。經过坚持学習,已經有一千多万左右的工農幹部和工農羣众擺脫了文盲狀态。我們还設立了很大數量的業餘小学和中学,繼續提高工農幹部和工農羣众的文化水平,为國家培养工農出身的知識分子開闢了丰富的源泉。这对於提高工農羣众的政治認識、提高和推動工農業生產都有很大帮助。同時,在实际工作中,我們已積累了一些經驗。这些都为今後大规模地開展扫除文盲运動和進一步加强工農業餘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山海经》的传播者有四类人:帝王,学者,文学家和民间传播者。这些传播者形成两条平行的传播路线,一条是处于上层的王公贵族、学者和文人中进行,另一条是居于下层的民间画工艺人的传播。无论是居于上层的知识分子,还是下层的画工都是集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具有二位一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苏轼说:“道子画人物,为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也”在这里,他提出了法度与新意的关系问题。他又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糟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画以人物为神,花竹禽鱼为妙,宫室器用为巧,山水为胜。而山水以清雄奇富、变态无穷为难。燕公之笔,浑然天成,灿然日新,已离画工之度数,而得诗人之清丽也。”苏轼这里又提出了“画工之度数”和“诗人之清丽”的关系。他认为,要能离开“画工之度数”,寄托清新的诗意,才算达到最高的美学境界。但他同时又反对完全抛弃事物自然之度数。在我看来,他所说的“画工之度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语文教学法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话虽有理,但不尽然。两年前,我曾与初一的学生同读一首陌生的唐诗——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我读三遍,“其义自见”,还能背诵,而学生却仍背不出,其义更是茫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我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一样。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对唐朝边塞诗的特点、风格、内容,边塞的风土人情,以及唐诗的一些常识、总是有些了解的。看到“折柳”,就会联想到  相似文献   

20.
在唐宋诗词中,"剪"字出现的频率不算低。一个"剪"字功用非凡。"剪"宇.展示春色在唐诗中"剪"字用得最早的恐怕要算诗人贺知章了。他的脍炙人口的《咏柳》用联想法最早"剪"柳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