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自主解决"以小学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中的直观问题,另一类是人们已经设计好的数学问题。小学生遇到的更多的是人们已经设计好的,能让他们将原有的技能和方法迁移到问题情境里的题目——应用题,这类题目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很多小学生都感觉应用题很难。如何遵循儿童的思维特点和思维规律,并且结合应用题本身的特点,改革教材和教法,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数学问题贴近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2):19-20
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心理上还不够成熟,抽象思维正在形成,如果用纯逻辑推理,他们会觉得很困难,所以在古诗教学中,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思维发展和古诗学习的特点,重视语文素养视域下小学第二学段古诗教学的策略运用,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力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并引发敢问、爱问和善问的学习行为。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相比于高中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并且日益复杂。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的作简要分析,就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提出解决策略,以此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发展认知结构、形成化学思维的过程。但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常会出现思维上的障碍。本文从研究学生解题心理入手,分析学生在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几种思维障碍,以便教师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解题心理,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避免学生解题时不当的心理干扰,从而切实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要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集中全力活跃思维,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心理力量。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处于信息时代,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出现了一些"个性上有特点、心理上有困惑、学业上有压力、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我们要用真诚和关爱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班级中营造和谐气氛,从而构建和谐班级。  相似文献   

8.
反映高层次思维的“非常规”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碰到此类问题时往往有思维壁垒,感觉无从下手.本文主要探讨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下,从其现有的常规思维角度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常规思维方法去发现本质规律,主要侧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如何形成.  相似文献   

9.
曹红艳 《考试周刊》2014,(17):92-93
疑是思维的开端,而思维又与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更投入地学习。教师应作出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题探究兴趣的评价,保护他们提问的热情,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组织利于学生找出规律的材料,便于学生探索、实践、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也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导致内心产生冲突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以激发学生急于获取新知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职校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如何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潜能开发、心理困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确实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他们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加强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时代的要求,笔者根据创造思维特点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具体做法.以期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一、现行课堂教学的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目前一些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比较落后,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方法,都妨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高中生来说,随着生理的发育与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心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心理认知特征明显不满足于仅仅被告知与记牢,而是要问为什么,有什么用,还可以有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学生上述这些潜在的“创新意识”是被压制着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初三的化学老师,每年都担负着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老师是打心眼里为他们的成长而高兴.可是他们要想进入理想的学校就必须考出骄人的成绩.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又能避免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我思虑良久,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重视启蒙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进入初三的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充满了好奇,为了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可以借  相似文献   

15.
马正梅 《家长》2023,(32):22-24
<正>数学思维能力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辨能力,为未来进入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展开思考,探究数学逻辑直至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将探讨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教育的特殊阶段,其富有情感、独具个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阵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生理、意志、情感和行为的特点,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7.
几何图形的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如何转化数学思维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分类,让他们转化思维,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过渡到中学数学,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研究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身心特点等.在关注学生的同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因此,如何处理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为做好衔接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研究新课程标准做好初中数学教学,解决小学和初中知识的衔接问题,必须把握好《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通过认真研究《中小学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教育家都认为问题解决是最有意义、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抓手,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聚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从如何设计教学问题,如何逐级分解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问题链,如何加强课堂互动、完善问题解决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0.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力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并引发敢问、爱问和善问的学习行为。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有三个途径。一、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探索问题之前,应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使学生能以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之中。实录一: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一节时,我利用图片展示和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