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一片人间净土。但边城虽然是一片人间罕有的净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他们的生命里也充满了悲剧,充满了苦难,充满了无常。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也确实读出了他对一切真、一切善、一切美的生命发自内心的祝福,从中读者也能获得心灵的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慰藉。或许,这是沈从文作品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最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2.
《边城》自问世以来,先后被翻译成多种译本,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它不愧是“震动中外文坛”的经典之作。沈从文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反映了湘西人生活的况味,其文本流露出的清澈、恬静、朦胧。哀伤的美学意蕴至今令人神往。下面分别以《边城》的风情美、山水美、人物美展开讨论,品悟其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论《边城》的悲剧特色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沈从文的《边城》,迎面而来的是青山绿水的风光,是正直平和的百姓。但随着故事的展开,在这环境优美与人性淳厚的地方,却颤动着忧郁与哀愁的不绝的音响;在那些互相尊重与彼此亲爱的人们中间,却酿出令人心酸的悲剧。美丽、纯洁、无人不疼爱的翠翠,她深爱着豪爽、英俊的青年傩送,却只能在似有似无的希望中等待。而同样深爱着翠翠的傩送,却只能怀着痛苦、愤恨远行,那是他自己也不明白何时回归(也许永不回归)的远行。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这个于本世纪初降生在一败落的军事官僚家庭的普通中国人,在湘西边地秀美明丽的风景中长大,耳闻目睹古老淳朴的边地民风被所谓的“现代文明”蚕食。  相似文献   

5.
《边城》美学意境情景交融,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作品不仅构建了一个由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相融合而成的恬和秀美的“边城世界”,而且还讲述了一个曲婉动人的爱情故事。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赞美,以及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至爱和追求。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在《边城》中用整个情节的描述形成象征,以表达作者对古朴民风的失落的惋惜和重创民族性格的理想,构成了作品的整体象征;把边城如诗似画般的自然背景作为人物性格形成的象征性氛围,用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和大老的死创造一种感伤的氛围,以此氛围象征作品感伤性的悲剧结局,形成了氛围象征;还运用了细节象征,让白塔、碾坊、翠翠的梦等细节也寓含了深刻的象征意蕴。《边城》中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艺术底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清代沈复的忆语体自传《浮生六记》最突出的美学特色有三点:一是真实,读着它,就像与多年老友对面晤谈,完全坦诚相待;二是空灵,文字富有表现力,充满了空明灵动的情趣;三是诗意,就像一首韵味隽永的诗词,既表现在所写的内容方面,又体现在叙写方式方面。这是此书之所以有这么经久不衰魅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湘西是个山川秀美、风物淳朴的世外桃源,湘西故事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情调。沈从凭着对故乡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人情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边城》正是其中最优美动听的一守。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在<边城>中以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湘西茶峒边城真挚的人性、纯朴的民俗、优美的自然景色,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0.
浅析《边城》的乡土文学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沈从文的《边城》作为乡土文学小说,讴歌了湘西乡村世界中的人情味和人性关,形成了乡土自然与人相契合而渗透出的浓郁诗意,对普通人的生存处境进行了整体象征性的探索,表达了文明冲突下对理想人生和社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带幻想性的美丽“边城”及其所表现出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情的人生形式”,正是作家审美和人生理想的外化,而这种外化,与文明社会形成自然的大落差,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常”和“变”的对立,使《边城》展示了至善至美的人性、古朴原始的自然和未被世俗浸染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带幻想性的美丽"边城"及其所表现出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情的人生形式",正是作家审美和人生理想的外化,而这种外化,与文明社会形成自然的大落差,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常"和"变"的对立,使<边城>展示了至善至美的人性、古朴原始的自然和未被世俗浸染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独特且较有影响的一位女作家。本文试从文艺美学的视角入手,对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莳萝泡菜》的艺术特色进行美学审视,分析其语言的氤氲之美、结构的蕴藉之美和意识流写作的荡逸之美。  相似文献   

14.
“美”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之中。沈从文在《边城》中着力构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在作品中,这两组“关系”以几近完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物之间的深沉持久的牵挂和错综复杂的等待为表现形式,使“边城”里充满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5.
一向以乡土作家著称的沈从文,在他所有的以湘西边陲地区人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最能赢得读者喜爱的,是那篇被论者誉为堪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媲美的《边城》。《边城》的问世,正处于风云变幻的三十年代。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爱国作家沈从  相似文献   

16.
对于《边城》的主题,一般认为是歌颂自然美、人情美,反映的是和平美好的世外桃源生活。本文作者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边城》的主题是反对封建的包办婚姻制度,亦即封建的社会制度,作者通过对小说中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辨析,认为只有抛开表象,才能探寻到小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唯美、唯情、唯天命”占据着沈从文小说的核心地位。这是《边城》的生命基石!传统的重要节日、浪漫的爱情、地方尚武主义、浓厚的地方宗教色彩,还有作者对故土的那种深挚的爱,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正>小说《边城》以纯净的笔触,描写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调爽朗明快,色彩绚丽清新。而青年男女的情爱,父子祖孙的亲爱,人民  相似文献   

19.
小说《边城》以纯净的笔触,描写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调爽朗明快,色彩绚丽清新。而青年男女的情爱,父子祖孙的亲爱,人民相互之间的友爱,以及自然万物之爱与湘西之美糅合在一起,了无痕迹地融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边城的青山绿水是美的,边城的故事是美的,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国家进入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进程中,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所以,生态美学理论也就在20世纪中后期应运而生。自1994年以来,生态美学一直成为国内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曾繁仁认为:"所谓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沦形态。"笔者认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