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学术界通常是把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作相互对立的理解,本文在对本体论的含义作初步分析后。结合自己对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理解,认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之中。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作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思维,有其存在的“本体论承诺”。辩证法也就生成于对其“承诺”的“本体”的寻求、批判之中,因而辩证法总是与本体论纠缠在一起的。批判性是辩证法的内在本性,但这一批判本性,决不是一种对事物的简单否定和反驳,而是对其所承诺的“本体”所内含的“矛盾”的反思和批判。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以人的生存方式为“根本”的实践批判的辩证法的本体论革命。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的主题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并确认实践是人本身感性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存在的深刻基础,确认实践是人的本体活动或活动本身,人通过实践创造了人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种唯物主义把主体即人的能动性提到首要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他们明确地宣称他们的新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且这一哲学的任务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确立了生产劳动的实践观,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本体论,从而实现了对以往传统本体观的根本变革。马克思通过他的实践本体论揭示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本质及其在历史和认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找到了实体世界和理念世界;物质本体和思想本体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真正突破和变革了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二元本体观念,把传统哲学的二元本体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本体追问根植于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人的形而上学本性,是任何哲学形态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合理模式为实践本体论,是本体自身历史演化的结果,是对物质本体论的超越。它是对属人世界进行本体的产物,克服了传统本体论的封闭性和思辨性。它的确立对人类确立安身立命的最高准则,对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久的逻辑自治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波 《考试周刊》2014,(9):26-27
对本体论的追问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本体论进行了批判,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本体论是什么,也是当今哲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究竟是什么?是物质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还是无本体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实践本体论”,即在人类产生之前和人类灭亡之后世界的本原为物质,在人类社会却是实践本体,当然这种实践是物化的实践,其本质还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究竟是什么?是物质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还是无本体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实践本体论”,即在人类产生之前和人类灭亡之后世界的本原为物质,在人类社会却是实践本体,当然这种实践是物化的实践,其本质还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 ,非传统的自然本体论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崭新世界观。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本体论意义 ,对实践及其地位的探解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10.
于波 《考试周刊》2014,(10):28-2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本体论,以及有什么样的本体论的问题,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其中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成为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11.
文学本体论看似是一个老问题,但是以往的研究却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程度上,甚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的关系,即能否把哲学本体论移植到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结合近年来哲学本体论研究的新发展,对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的关系应进行必要的梳理,以推动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受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的影响,教育被认为是知识经验单向度传输的活动,教育学成为形而上的探究教育本体存在的"唯理"之学。从教育具有实践生成性的本质出发,坚持教育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以教育实践为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把教育本体存在扩展为教育主体创造性发挥人的生成性本质去确认自我价值和选择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从而建构走向实践的教育学,是克服当前中国教育学发展瓶颈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本体论问题一直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备受学界关注,以实体思维为认知方式的物质本体论为众多唯物主义者所推崇.近年来,过程思维逐渐为学者们所接受,由此产生的过程本体论随之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本文系统分析和阐述了物质本体论和过程本体论的发展及特点,揭示了本体论从物质到过程的嬗变趋势,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过程本体论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以电影音乐作为艺术概论的本体性质为研究对象,回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周传基、钟惦棐两位学者对电影音乐艺术本体的探讨,并通过对"电影音乐"艺术本体性质的辨析,阐明正确认识电影音乐本体性质在电影观念、创作实践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辩证法在整个辩证发展史上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作用。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基督教神学三位一体辩证法、黑格尔思辨哲学辩证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辩证法的逻辑发展过程。神学辩证法中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关系,黑格尔辩证法中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中人的“种生命”、“类生命”和“自我生命”的关系是辩证法自身发展的正、反、合的过程。通过对这三者关系的考察,可得知黑格尔辩证法是从神学辩证法向历史辩证法发展的必然环节。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关键是要准确理解绝对真理的内涵。现行哲学教材关于绝对真理的内涵界定是值得商榷的,这种界定难以合理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只有对经典作家的相关论断进行认真分析,才能界定出绝对真理的合理内涵,进而从真理是一个过程出发,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合理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论辩术的集大成者,但对其论辩术的价值和性质,学术界往往持轻视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过是一些琐碎的论辩技巧,并不能造就科学知识。通过对论辩术的对象、内容和价值的阐明,论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论辩术实质上是一种从语用和程序角度提出的,关于正确理解论题与成功进行论辩的言语交际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8.
“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对象限定在实践范围内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一种曲解。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不可能单凭实践创造产生。把实践抬高到本体的地位 ,否定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根据 ,必然走向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9.
本体论问题作为西方哲学尤其是古典哲学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其内涵之丰富、范围之广泛、思辨之抽象、玄想之辽远,是其他学问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它是所有哲学问题中最为复杂最令人困惑当然也是最具有魅力的哲学问题。从历史上来考察,我们可以把本体论分为古代本体论、中世纪近代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它曾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统治地位长达2000多年之久,并且直到今天仍然是哲学家们热烈争论的问题。因此研究本体论问题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在其著作《正名篇》中就名与实的关系问题作过系统、科学的论述。王寅教授曾撰文指出,国内关于荀子的语言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认识偏见,并提出了荀子语言理论的认知观的看法。我们认为荀子有关名的起源和名与实关系的论述与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相应观点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早在几千年以前,荀子就已经论述了语言的认知体验观。本文从名的起源、制定、发展,以及名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荀子语言理论的体认辩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