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关于人的本性《课程标准》在“理解”层次要求“分析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为了明确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材必须先指出人的自然属性,并着重指明社会性的三个表现。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比较中“分析社会性是...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唯物史观,从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出发分析人的本质和人性,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个人利益观与人性自私论的根本区别:分析了人性自私论的理论失误,指出"经济人假设"的本质是资本的人格化,阐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个人利益观.文章认为,决不能以人性自私"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中,人性的“自私、善恶”问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准确界定“自私”的内涵是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客观要求,因此,只有科学理解“自私”的具体含义,把握其实质,才能澄清和纠正学生中模糊和错误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和世界观,它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尽管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人性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如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自我完善”、“自爱”、“求乐避苦”……等等),但它的核心则都是人性自私论。爱尔维修的人性论是其中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一种,剖析一下爱尔维修人性论的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和失误原因,对于我们认清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自私的疗法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所谓“自私”,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自私从程度上来看.有轻重之分。轻微一点的自私心态是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讲公德;严重的自私心态是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顾一切地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甚至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在日常交往中,常常因为自私、嫉妒和武断,而损害了双方的友谊。这些人性的弱点,在人际交往中就像一根根尖锐的毒刺,刺伤了友谊的纽带,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他人。毒刺一:自私■情景一上周三,小樱在体育课上不小心把脚崴了,宿舍里的另外三个女生便像亲姐妹一样照顾她。每天早上,阿珊帮小樱打来早  相似文献   

7.
部分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容易把人的本质错误地归纳为自私人性。他们在界定自私的概念、举证自私的根源、分析自私与无私的关系以及评析自私的功用等方面均存在诸多误区。对此进行正确分析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观。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教育》2010,(7):21-21
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不择手段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铤而走险。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那么通过下面的测试看看你有没有自私心理吧。  相似文献   

9.
人是感情最丰富的高级动物。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了解自己,也渴望了解他人,更渴望被人理解。不被他人理解,往往难以挣脱苦闷的阴影,但事实上,要真正使感情上息息相通并非易事。理解他人难,被人理解更难。世界之大,却找不到两个相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无论是在中外思想史上,还是在当今现实社会中,都有不少人认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又风行一时,至今仍然困扰着青年学生。从他们的思想分析来看,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主要有四个论点:一是认为“自私是人的本能表现”;二是认为“自私是永恒的人性”;三是认为“自私是前进的动力”;四是认为“自私是人们生存的需要”。笔者认为,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主要包括学生的错误、学生的动手经验和学生的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关注和把握好这些资源,让学生在上完每节课后都有"原来如此"般恍然大悟的感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人性的自私不等于自私的人性,人的本性是否自私不得而知,但人的共性是自私的,"需要”不仅有纵向的层次,还有横向的层次,这是正确认识人性自私的前提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培根认为人性中有行善为恶两种倾向,他是“双重人性论”者。他对人性中的友情、荣誉感等善德加以褒扬,对人性中的自私、狡猾等恶德给予贬责。他认为人的天性可以通过后天的习惯培养加以克服,而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的有效方法,在这一点上他又是“人性可塑论”者,并给出了克服不良天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要包容、接纳他们的错误,要让学生充分暴露理解上的“错误”,以“错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以误养正、点拔引导、巧设错误中悟出知识,让他们在“悟错”中学会思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猜疑的实质就是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猜疑》中说:“心中的猜疑就像混在鸟群中的蝙蝠一样,总是在昏暗中翻飞。当然,猜疑应该受到抑制,至少也要好好加以限制,因为它玷污了心智,离间了朋友,又干扰了事业,使其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难记,容易忘记,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中的普遍反应。因此,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1.必须在理解上下工夫。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只有来自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时,才是有生命力有现实性的教学论问题。要推动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的思考上,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探讨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无论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和生长点的寻求以及方法论变革的呼唤,还是对当下教学理论体系超越的期盼,本土化教学论构建的热衷都不能无视现实教学问题。每一个教学论研究者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教学论研究者也只有置身于现实的教学世界,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捕捉现实的教学问题,研究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才能真正理解教学论,才能有所谓真正的教学论的创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人性概念内涵的界定,直接影响对人性化和人性化教育的理解和诠释。人性主要体现在人的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个体存在的属性和特征上,而且三者之间既有协调一致,也有矛盾冲突。因此,要在厘清人性、人性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人性化的理念和实践策略,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人性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性是否自私的争论由来已久。如果人性是自私的,那么人的行为就自然而然应当利己,或者说利己是必然的,提出任何其他的道德要求都不符合人性,而且也由于它们不符合人性而徒劳无功,显得荒谬可笑。那么人性到底是不是自私的,这个问题在西方学者那里也有很多争论。我们这里介绍的是英国应用哲学学会主席、赫尔大学哲学系主任、伦理学教授布伦达·阿尔蒙德在《探索伦理学》一书中表述的观点,她在书中对人性自私以及由此而得出的人应当利己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布伦达·阿尔蒙德是A.J.艾耶尔的学生,是英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曾在英…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传播在过程、结果、实质、目的体现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互动缺失、心理隔阂、自私传授和受传麻木所致的校园文化传播障碍,既不利于师生进行文化认知和改进,也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正常发展。而对合作、理解、诚信及尊知等道德的遵循,是克服校园文化传播障碍、把握好校园文化传播的真实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