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实施文化治理功能的重要载体,公众参与是公共图书馆文化治理的基础。文章阐释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治理的内在逻辑;分析公众参与文化治理的现实困境和法治保障;通过邻里图书馆、“易本书”项目、市民馆长等实践案例,探究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的需求表达、有序参与、服务供给、用户体验、考核激励和信任构建等创新机制;提出公共图书馆推动和培育公众参与文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是实现公众信息公平权利的制度保障,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机构.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度供给不平衡、公共图书馆布局不合理、结构不完善、体制不畅通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善图书馆制度供给机制,不断加强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同时以城市返哺农村为导向,加强乡村图书馆体系建设,构建一个普遍均等的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国家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就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重大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理模式。通过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对我国图书馆领域新旧政策、观念的比较可见,传统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的障碍主要有行政权力垄断、资源配置方式单一、城乡发展失衡、公共服务目标不明确、责任关系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在系统解读和诠释新政策内涵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模式应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3):101-105
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推动因素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服务理论创新、国内外实践经验的示范和图书馆服务市场主体的兴起,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制度缺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完善制度规范、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培育和规范图书馆服务市场以及推动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完善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图书馆建设热潮面临体制机制挑战。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够消除基层图书馆发展障碍,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广东流动图书馆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基层的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蓝本。  相似文献   

6.
托管型公共图书馆是地震灾区公共图书馆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图书馆管理与运行模式的产物,具有政府搭台、委托管理、企业运作、全民享受的体制特点。其建设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唤醒公众意识,优化公共图书馆生态。保持服务的公益性、合理的定价机制、优质高效的服务、完善到位的监管,是托管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以组建理事会为标志,我国已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共图书馆有无锡市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成都市成华区图书馆等。当前,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呈现出组织结构以单层制的理事会为主、理事会定位呈多元模式、外部理事占大多数、制度建设先行等特点,亦面临政事不分的体制障碍难以祛除、公共图书馆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治理文化与社会荣誉机制缺失等阻力,需积极而稳妥地推进,避免运动式发展。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是人们进行记忆符号、想象意义、存取与学用知识信息的物理空间,图书馆制度是人们交流知识信息的方法。构建合乎人本规律、人本需求、人道立场的综合制度体系,维护知识信息的科学生产与合理存取。构想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和公法人制度,并提出系统辨证的建设主体、服务定位、体制机制、模式选择等方面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共治理视野下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真  赵红 《图书馆学研究》2006,(11):39-41,96
经费短缺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政府拨款是图书馆的主要经费来源。但图书馆是公共物品,公众的事务公众办。争取政府较多的投入要靠公众对图书馆治理的参与。解决公共图书馆经费问题要实现从行政依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向公众参与的“图书馆治理模式”转型。通过图书馆立法、健全图书馆行业组织、公众参与图书馆治理等几方面努力,改善图书馆的法治环境,解决图书馆财政困难,实现公众参与的和谐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读者的主体地位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读者是公共图书馆的产权主体,读者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本途径是推行图书馆治理模式,核心是建立科学、民主的图书馆治理机制.阐述图书馆服务的现实情况,对图书馆治理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