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陶瓷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旅游文本是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旅游和翻译都是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对陶瓷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直接影响。本文在分析陶瓷文本问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文本英译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陶瓷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陶瓷实物为载体,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心理与审美融合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华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的目光,陶瓷民俗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该文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宣传资料为例,分析陶瓷民俗文化旅游文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及商品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了国际市场。中文商标英译对于产品的推广和打开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文商标英译的必要性为出发点探索商标英译中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指明了其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刘克强 《文教资料》2011,(10):26-27
本文以《水浒传》中常见词“厮”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其在三个不同的译文本中的翻译情况。研究表明,三个译文对此词的处理各异,其中赛译的译法较为单一。而沙译和登译则呈现出多样化,根据上下文能译出比较恰当的对应语。  相似文献   

5.
张宁 《现代英语》2021,(3):71-73
汉语重意合,往往形散而神不散;英语重形合,每个句子都遵循严格的语法体系.因此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我们或要用到拆译法使译文意思明确、干净利落,或要用到合译法使译文意思完整、表达连贯.笔者在翻译《翻译概论》第五章的部分内容时对拆译与合译深有体会,并选取了一些例子来具体阐述拆译与合译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民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节庆、数字、谐音等方面介绍了汉语民俗词语的特点,阐述了熟语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词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个不同语系,汉语又具有与生俱来的诗性特征,唐诗英译时必须注意汉语的简隽、含蓄特点、字词组合的随意性、句子成分的大量省略等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的企业简介译文对企业对外合作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对中文原文亦步亦趋的英译常令不少国内企业的外宣效果大打折扣,难以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并贴近英语读者的需求。以“看易写”翻译原则为指导,分析了中英文企业简介在文本信息、语言风格、文化规范等方面呈现的不同特点,探讨“看易写”原则对完善和规范国内企业简介英译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英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就是表示数目的字 ,数字与别的词构成的词语称为数字词语。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的联想意义极为丰富。汉语和英语的数字和数字词语的联想意义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联想意义英译的方法有 :直译、意译和借译。  相似文献   

10.
从汉语商标英译的原则和方法两方面分析了新疆地产商标名的翻译现状,并且指出了新疆商标名翻译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从而提出只有准确,生动,形象的翻译才能为新疆地产商品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汉诗的英译,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归化的汉诗英译,则会使外国读者产生错觉:他们以为中国的古诗与西方的现代诗在艺术形式上没有差别。为改善这一情况,笔者认为,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则更能反映中国古诗的状貌,更有助于将中国古代诗歌的诗体移植到英语世界里去;同时,也可让西方读者了解到汉语诗歌语言简洁生动、意象并置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张琪 《考试周刊》2009,(27):47-48
对典籍英译理论进行研究可以更清楚而透彻地领悟到适合中国本民族的翻译理论。从而完善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的译学理论。典籍英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学的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作为我国翻译学内容的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因而,准确形象地将各种菜名译成英语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中外文化背景不同,部分菜名可译,部分菜名英译却受种种限制。本文首先从奈达的宗教文化因素出发,分析菜名英译的基本原则。再从翻译的不可译性角度,分析部分菜名英译的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典籍英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此把典籍英译实践作为专题加以研究,剖析典籍英译实践在翻译学发展和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典籍英译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拓宽与充实译学领地,促进译学的发展。希望与译界的前辈和同仁一同讨论提高,为促进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的发展,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英汉对比理论和翻译实践表明,汉语具有动态性,英语具有静态性特征。汉语在动词的使用上灵活多变,具有动态优势;英语的静态特征则体现在名词、形容词等的使用方面。但这种动静差异在翻译中不能绝对化,尤其在汉诗英译时,要充分发挥汉语的动态优势,使其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贞 《文教资料》2010,(15):35-36
中国诗歌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是哲学思维有着深刻的渊源。中国传统哲学范畴能够被用来考察诗歌的成文之道,自然也可以用来指导译诗之理。本文拟从我国古诗英译中经常出现的物我剥离这一症状出发,用我国物我交融的哲学思维来指导古诗英译,并通过翻译实践论证在我国传统哲学指导下,更有利于转存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粤菜是我国的八大菜系之一。在国外,粤菜已经成为不仅仅是国人也是外国友人在中餐厅就餐时的主要选择,粤菜菜名的翻译在促进广东文化发展的方面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该文以粤菜翻译为切入点,探讨其音译的不同方式、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其对发展和传播广东饮食文化产生的多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武微 《华章》2013,(23)
认识论中所指的同一性和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可视作可译性的理论依据。然而,布隆菲尔德的“意义”理论意味着对任何翻译活动在理论上的正当性或实践上的可行性的一种否定。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确实也存在着不可译因素。本文会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来探讨翻译的可译限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典籍是世界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典籍翻译教学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华文化的世界化阐释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与意义。针对我国各高校典籍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教学思路和具体教学方法两方面出发,从课程体系的完善、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动态考核机制的建立三方面入手,探讨解决方案。从案例教学、译本比较、项目实践和译本论辩等教学方法切入,落实课堂教学。教学思路的完善能加强教师课前备课的科学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后教学评估的检测效度;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与翻译水平。两者的结合将为中国高校典籍翻译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典籍翻译持续纵深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坚定步伐。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浙江人杰地灵,民俗风韵浓厚,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浙江自古以来与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正以开放的态势向世界展示自己,准确、恰当地翻译浙江民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阈对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