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来强化素质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挥艺术潜能.高校美术教育只有和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适应时代对美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阐述了高校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表现,简要分析了当前美术教育的创造力现状,进而提出加强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试图找到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创新美术教学设计是培养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创新地开展课程或教学的实验和研究,全面提高美术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冬梅 《早期教育》2011,(11):50-52
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他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应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本文分别从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指导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校计算机教学是以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基础,以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能力为目的新兴的基础性学科教学。现代信息社会不仅要求人们具有对信息的快速反应、收集、处理、传输能力,而且更需要人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同时也是终身学习的时代,更需要人的学习能力,而学校计算机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上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美术教育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渠道,在培养创造力方面,美术教育也是最具成效的一门学科。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有不少科学家和教育家指出,美术教学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要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就必须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实施创新型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挖掘人的创造潜能,发挥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假如学生毫无兴趣,完全是被强迫着学习,就难  相似文献   

7.
潘莹 《考试周刊》2023,(20):150-153
随着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后,小学美术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小学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课程内容。因此,要充分认识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是“双减”教育政策落实的必然要求、艺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目标、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育要创新教学理念、打造多彩课堂,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信,善用教学工具、拓宽学生视野,活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思考,巧用美术比赛,鼓励学生创作,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时代新人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专业的必修学科.当前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教育思想落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与社会实践及人才需求相脱离等问题.怎样运用更活跃、更具创造力的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营造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环境,为我国培养一批又一批有创断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美术实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敢想敢画、敢于探索、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目的.这就需要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才是美的,需要培养他们对作品内涵进行正确的审美欣赏;鼓励学生将美术活动与日常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从而提高美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