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性学科。未来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育要有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意识;研究历史可以预见未来,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中学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预见未来的能力;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课程层面。我们要以历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未来教育。  相似文献   

2.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历史教育的优质资源。秉持大教育观,深入探讨《史记》对唐代家庭历史教育、学校历史教育和社会历史教育的重要影响。《史记》影响历史教育,约始自西汉昭帝时期(公元前86年至前74年),至今已超过两千年。《史记》既影响历史教育的内容,又影响历史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既影响青少年,又影响儿童和成人的历史教育;既影响学校历史教育,又影响家庭历史教育和社会历史教育;既影响处于社会中层的学子士人,又影响处于高位的贵族世胄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的历史教育。深入研究《史记》与历史教育的关系:一是拓宽"史记学"研究的领域,更清楚地认识《史记》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二是深化中国历史教育史的研究,从前人开发和利用《史记》这一优质历史教育教学资源的经验中获得启发,从而提高当代历史教师开发历史教育教学资源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性学科。未来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育要有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意识;研究历史可以预见未来,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中学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预见未来的能力;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课程层面,我们要以历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未来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几部大部头的中国教育史著作中,我们找不到卢作孚的身影;在《中国教育家评传》及其同类论著中,我们也没有发现有关其名字或业绩的记载。这或许是历史的误会、教育史学家的疏忽,也许是身处内地的卢作孚因其地理位置的偏远未入一些人的视阈。但我可以明白而严肃地说,这是不公正的,或是一种教育历史记录的缺失,亟需教育界及历史学界来弥补。奠定卢作孚作为一代现代教育家身份,无论是教育理论、思想或教育实验、事业等多方面都如此。可喜的是,今天学术界推出了一部新作,基本上解决了这一历史的困惑。这就是《教育开发西南——卢作孚的事业与思想》一书。  相似文献   

5.
《海南教育》2013,(2):56-58
<正>教育学自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诞生伊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从此,职业分工和学科建制使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两个相对分离的、复合的特殊研究主体:一个是专业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背景有的以教育学科为主,也有的以其他学科为主,辅以教育学科;另外一个是来自一线的研究人员。这两类研究人员即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可以说是教育研究的"两极",而在我国特殊的教育研究体制下,还存在这教研员这一"第三极"的教育研究主体  相似文献   

6.
所谓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历史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它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教师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台湾光复初期的教育转型,是中华民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台湾教育发展的转折,也是20世纪海峡两岸教育交流与融合的关键。正确把握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的历史定位,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中华民国教育史的认识,可以防止对这一历史进行“孤岛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之一,如今民俗教育已倍受人们的关注。文章对民俗内容的教学实践展开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民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民俗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另外,对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还要有一定的适度性、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具有历史意识:既要了解研究对象的发展历史,也要了解研究成果的积累历程。另一方面,历史研究也需要方法论等理论的指导,提升研究的水平与理论的层次。从教育学研究的角度,尤其是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角度,可以明确:历史意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把握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脉络、找到研究的思路和视角、最终确定研究问题的作用。在教育研究中,方法的采用取决于研究对象和依据的材料,但是有些方法也具有普遍意义。教育史学与教育学史是两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教育史学是对教育史研究进行的研究,其建立的缘起是对教育史研究进行理论指导,以提升理论层次与深度,使教育史研究具有"学"的味道;而教育学史是对教育学历史发展的梳理与归纳。这两门学科共同完善着教育学科,为教育学向着理论与事实的结合方向发展,增强了教育学研究的历史意识,提升了研究的理论水平与层次。  相似文献   

10.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承担历史教育的任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承担这一任务的合适载体。概论课教学中开展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学生把握理论发展脉络,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使命感。概论课教学中开展历史教育,可以采用横向联系、纵向联系以及对同一理论进行多角度历史论证等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教育的百年进程中,民国学校历史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学校历史教育是对清末新式学堂历史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学校历史教育的数次改革,都可以从民国学校历史教育中找到踪迹和例证。然而,对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史的研究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还处于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陈永华 《时代教育》2012,(22):42-43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很大,中职教育又迎来的新一轮的发展。历史作为中职教育基础课程之一,学好历史对专业课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起来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人生价值观。因此,在职业学校重视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着职业技能的合格人才,这才是职业教育最终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 :“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 ,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鹄的。道德教育涉及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各个层面 ;培养方式与途径可以灵活多样 ,属多端性的教育。我认为历史教学在公民道德教育中 ,有着其它各种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就历史教学与公民道德教育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第一 ,从“治史”价值的角度提高认识 ,明确当前的公民道德教育与中小学历史…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回顾了澳门现代教育近三十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并解释了将这三十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原因;透过澳门现代教育三十年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充分看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对于教育发展的某种规定性,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使得澳门教育的发展打上了浓厚的时代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教育感悟     
任泽贵 《教师》2015,(5):120-121
什么是教育?这是一个大而复杂的命题,它承载着历史演变的过程,包含着社会责任和人们的理想.也就是说,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在不同的时代中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体验就这个命题来谈自己的体会、理解和感悟.我认为,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以分别之法将"存在"分立为"在"和"在者",其中"在"是对本体思考与努力的回答。教育本体问题是要认识教育其他问题而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在"与教育联姻的教育之在,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认识其三重内涵:在追问教育终极存在的过程中,谋求每一历史时期教育世界的统一性;追求教育终极解释的过程中,获得每一历史时期教育知识的统一性;追寻教育终极价值的过程中,寻求每一历史时期教育意义的统一性。教育之在自我批判的独特意蕴体现在追求"教育之真"、"教育之善"、"教育之美"和认识"教育之人"之中。因此,通过寻得"教育之真"、审视"教育之善"、实践"教育之美"和正确置位"教育之人"可以实现教育自身追求。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通教育(自由教育、人教育、通识教育、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历史关系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两的分裂与融合同当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惯性论     
近年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甚或是社会教育,都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效能减弱、教育效用低下、教育效果式微等现象。贯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范式、教育思想、教育文化的惯性是支配上述现象出现的本源性规则。教育制度、教育机制和教育规范具有一定的的惯性作用;教育理念和教育学说的惯性作用也很明显;教育理性和教育精神的惯性作用贯穿在教育文化变迁的整个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教育的惯性问题不仅可以指导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边缘研究和后续进展,其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9.
黄志成 《教育学报》2008,4(2):33-40
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对教育的看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一些教育术语,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其含义有很大的差异。该文主要对一些常用的教育术语如教育、教育理论、课程论、教育哲学、教育思潮等概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到教育是一种人权;从教育理论的建立,到课程论的扩展;从教育哲学的思考,到教育思潮的涌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教育术语已不再是我们以前所认识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实质上是一回事,但基于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预设,可以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与民族传统的基础之上,因而教育国际化可以看作是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民族化的统一。教育全球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虽与教育民族化也存在着差距与差异的事实问题,但两者的关系都可以在教育现代化中找到答案;同样,如果对教育国际化作一种价值限定,那么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