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时,则以前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且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计提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本将探讨在不同情形下固定资产可转回金额的确定及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2.
按照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期末应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来计量,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按照减值后的新账面价值重新计算折旧额。这一规定同企业所得税法产生了差异,因此,应针对这一差异进行纳税调整。本文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税法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企业如何正确核算所得税。  相似文献   

3.
固定资产减值判断及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既会因使用中的磨损而减少,也会因企业所处经济、技术、法律等环境出现不利变化,导致其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下降,使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从而出现减值.所以,通过固定资产减值迹象的分析,对固定资产减值金额的确定、相关的会计处理和涉及的纳税调整问题进行探讨,可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夸.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问题以及转回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期末对固定资产应当采用账面价值与未来可收回金额孰低法进行计价,按照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6.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净值,这种情况称为固定资产价值减值,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目前尚未确认其减损,但为了合理,稳健地反映固定资产期末价值,就有必要将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敦低法”重新计价。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或者是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往往导致固定资产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大大下降,使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发生固定资产减值.将导致固定资产重新计算各年折旧额,各会计期间折旧额的变化,也影响到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相似文献   

8.
准确理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涵义,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会计核算的基础。应熟练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新规定,及时调整核算方法,充分披露与之相关的信息,不断规范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正确界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核算范围,对减值准备与会计实务核算具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文章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以期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大部分的减值准备是其对应资产的惟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为了在实务中能正确核算和反映固定资产项目,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协调好这两个科目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分析,认为准则制定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出台做进一步的规定或相关解释,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体,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影响。2001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及2001企业会计制度,都对固定资产减值做出规范。2006年2月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现行准则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并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践,对固定资产减值做出了更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3.
固定资产减值是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情况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经营成果的准确性.为促进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的计提折旧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条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虽然新的会计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即“现金产出单元”,并以资产组为主计量资产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15.
随着WTO的加入,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使会计核算工作在与国际接轨上有了新的要求。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本文就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区别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要求计提有关的减值准备,大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是其所对应资产的唯一减项,只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与累计折旧共同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存在的。而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认为计提折旧就是为了避免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而采取的一种办法,因而再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会发生重复。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都核算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因而两者有联系,这种联系也体现在二者的计提上,表现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会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和折旧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在会计核算中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减值,它们都核算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使我们能准确掌握这两个科目的核算与应用,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文章就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从平均年限、工作量、双倍余额递减和年数总和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计算方法;同时指出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是当资产帐面价值高于其预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时,应将其差额计入损失,使期末资产按较低的现行价值计量。此外,文章还从性质、核算范围、计算的时间和帐务处理等方面讨论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企业要合理使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师、建立成熟的资本市场。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账务处理包括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已减值固定资产价值回升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