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在生物课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生长点。现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生物》第十章第三节《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的探究活动为例,将本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和一点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8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准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相似文献   

3.
李萍 《江西教育》2005,(7):29-29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执教过程中,我试用两种方案对两个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成广  张玲 《山东教育》2003,(21):113-114
教育部于2001年7月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并在实验区推行了与之配套的《生物》新教材。新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一个,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确保探究性学习的质量和数量。我们学校是实验学校之一,自2001年9月开始了新课程标准的实验,采用的是人教版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学生做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册第五课《空气成分》中的实验时,为增强教学效果,对教科书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改进,通过十多年使用,至今仍觉得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制作也容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验操作及调控实验过程和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和实验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比思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56~5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并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学会运用整十数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选择权是关键。为此,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潍坊市第十中学率先开展了打破固定行政编班、实行走班式分层教学的实验。随后,这一实验在潍坊市的15所初中相继展开。  相似文献   

9.
新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一个,其主旨就是为了促进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实践精神。生物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优势,将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辑录的古诗,都是我国历代著名诗人的优秀作品。教学时,必须摒弃那种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使学生逐步达到“不需教”的境界。本文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中的《古诗三首》,第十二册教材中的《古诗两首》为例,谈一谈小学语文六年制高年级古诗教学的建议。一、重视预习,初步感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于学习上亦如此。古诗写于久远的历史时期,存在了许多难以…  相似文献   

11.
简谈透镜成像规律樊守青(吉林省九台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130507)在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中的第十节“透镜成像公式”授课完成后,发现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了学生便于掌握这部分知识,现总结如下.1.凹透镜成像规律单一,...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在物理教学中是很好的实验材料,可以演示许多物理现象。在课堂上就地取材,用矿泉水瓶进行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设计了学生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对骨的物质构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知识知之甚少,为了更有效地准备和指导这个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完成实验,并领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我们对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原先的学生实验设计为探究实验,整个教学过程以实验报告单体现。  相似文献   

14.
陈新  何大江 《物理教师》2000,21(8):28-29
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试题也不再局限于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1998年高考第18题就是由“电磁振荡”一节中的演示实验演化而来的.演示实验没有对具体的L、C及T进行定量分析,而试题中则要求考生写规律、作图线、算结果.虽然学生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但要求考生会利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所要求的,通过画伏安曲线求得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来处理试题中的“实验数据”,并且要求将运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这就要求我们平时重视…  相似文献   

15.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育(人音版)第六册(十单元地方教材)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理念:1、注重博采结合新课程标准,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和,挖掘四川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及对濒临灭绝的动物界“活化石”大熊猫的热爱。在教学中展开歌曲欣赏、歌曲演唱、“创建美好家园”等活动,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自然第十册《电热》一课的教材编排结构是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热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电热的应用 ,其重点是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实验探索及其应用。我设计此课的教学思路是 :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 ,在创设的可维持学生持续学习的情景中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进行研讨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 ,把知识的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教学目标 :1 会做电通过各种导体发热的实验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体会实验现象 ,并归纳出导体发热的原因。2 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3 能用自己…  相似文献   

17.
分数的内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困惑。通过对原人教版数学课本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道量率区分的易错题,从问题解决等方面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寻找重组教材、指导学法、拓展练习的教学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郭京平 《科学课》2009,(3):36-38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下面就一些教学案例谈谈本人在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一、反思是一种学习、一种收获。更是一种进步上完一堂课或一天课或一单元课后应对重点教学事件的出现进行思考,如我们化学课常遇到的一些实验操作、现象及注意事项和解释现象等方面。比如在讲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实验中要求学生观察“钠与乙醇反应时钠的变化情况”,并把其填入表格中。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十个年头,也是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十年。这一年,伴随着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转型的步伐,已经进入了"把课改进行到底"的关键时刻。这一年,语文课程改革依然热点不断,语文界对语文课程改革进行深度反思,是本年度语文界关注的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语文界主流话语;语文教学流派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考量着现行的语文教科书,备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