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市开展了“建立家庭档案,传承社会文明”为主题的“档案进家庭”活动。我在参加“档案进家庭”的宣传、指导示范户建立家庭档案的同时,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引起许多往事的追忆。我的家庭档案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是一张12寸黑白照片,这是一张1945年7月10日我父母结婚时穿婚纱、礼服与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的合影。这张照片距今已57年,照片中的多数人已与世长辞了,但照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都在延续。每个家庭摇篮仍延续着人类生命的永恒。看到这张照片使我有这样的想法,在家庭档案整理就绪后,静下心来,续编家谱…  相似文献   

2.
2002年7月,沈阳市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在新闻媒体上报道后,就有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和我们沈阳市档案局商谈开发家庭档案管理软件问题,还有一家邮政信函公司和我们商谈设计发行家庭档案明信片问题。最近辽宁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阳光经济栏目记者就家庭档案经济问题对我进行了采访。外界对家庭档案用品、家庭档案经济的关注,促使我对家庭档案产业问题进行了一番思考。一、家庭档案产业的涵义及范围对档案产业,档案部门已经有了较高的认识,有的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已制定了档案产业发展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地实施。家庭档案产业是档案产…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粗心人,平时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不大注意收集资料,即便写些日记啊拍些照片啊,随手就丢开了,因此至今已经活了大半辈子,手头可以叫做档案的东西倒并不多——或许是本能地在拒绝档案也未可知。然而,档案两字却又是我拒绝不了的。那无形的档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紧紧跟随着我,伴我品尝人生况味,感受时代变迁……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童年的我还不算太丑太笨,因为老师们都比较喜欢我,让我象通常好孩子们才能得到的那样,担任班干部,参加朗颂啊舞蹈啊等等兴趣小组。三年级以前我是快乐的。那时我可没有档案意识。 直到有一天,老师在报出有我在内的一串名字以后,把我们称作“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让我们去另一个教室开会,我才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并不是单纯的我,而是还有什么东西同我联系在一起。老师在开会时提到我们这些另册学生的家长。原来,我父亲是“党员”,却不是人们敬仰的共产党员。这我模模糊糊没什么印象,因为大人们没跟我说起过。我弄不明白,老师是怎么了解的呢?  相似文献   

4.
贺汤烈 《档案时空》2015,(12):43-44
2015年5月30日,临武电视台《岁月写真》栏目以"家里的档案"播放了我建立家庭档案的电视片,这是我县宣传家庭档案的一个平台,节目播放后反映良好.我于2014年6月参加县档案局组织召开的建立家庭档案座谈会议后,才开始整理我的家庭档案.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共整理文书档案200余册,实物档案1000余件.在建立家庭档案中,挥洒着快乐人生. 一、充分认识到建立家庭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参加工作50余年,从50年代开始收集个人资料,特别是退休以后,我先后出版了《峥嵘岁月》、《岁月如歌》、《舜峰晚霞》、《含笑人生》四本书,都是从积累的资料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5.
吕计强 《档案天地》2013,(9):9-9,25
"档案"一词,字典里的解释是机关或企业等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和材料,直观上给人们的感觉是仅仅与单位的工作密不可分,文档、卷宗是很严肃、很正统的东西。至于个人生活中,似乎与它没有多大关系。2006年衡水市开展的"档案进家庭"活动却令我眼界放宽,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平常生活中不自觉的爱好和习惯,变成了自觉和有规范的行动,生活也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说起来,当初为了避免使一些票证单据之类的东西遗失,所以我特地备了一本家庭“档案册”,从而将这方面的东西放置其中,日积月累,后来不仅数量有了增多,内容也相应扩展开来,连相片等等也一概存放进去。自从我家有了“家庭档案册”,果然再也没有发生票证单据之类遗失的事(此前这现象常常发生),要找什么也很方便。 当然,今天我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说说在我家的“家庭档案册”中的一份独一无二,也是为我(应该说也包括我的家人)特别看重的东西,那就是一张区“人民代表证”。这张“代表证”的面积并不大,通体是鲜红的,就在这张鲜红的证件上,印着我的名字,也就是说,我即是这份“人民代表证”的持有者。面对着这份“人民代表证”,我总能感受到它的沉甸甸的份量。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在生活中,总想刻意留存一些什么,尤其是与家庭或个人档案相关的东西。比如我年轻时曾经保存有上百张电影说明书和话剧戏单,每张上面都写有我当时的观赏日期、时间、地点。但随着岁月流逝,加上其他各种原因,如今已都如星流云散。然而与此同时,有些与家庭或个人档案相关的东西,我们并没想刻意保存,结果却留存了下来,比如44年前我的中学老师伍颜瑛写给我父母的一封信,今天就成为了我的家庭档案。  相似文献   

8.
照片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经过一定整理程序、保存起来的底片、照片和文字说明.家庭照片档案以其特殊的画面载体形式和文字记载,记录家庭历史发展变化,反映个人成长历程,是家庭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家庭照片档案,是我在了解到各地档案系统提倡建立家庭档案得到良好效果后产生的想法.我父母家有很多相册,里面的照片记录着父母和一家人的生活轨迹.受其影响,从儿子出生,我就有把儿子的影像记忆留存的习惯,后来我整理了以个人为单位的照片档案.本文以笔者家庭照片档案的整理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家庭照片档案的特点和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关我的家庭档案的故事.是从我和我女儿之间的书信来往说起的。我结婚较晚.生她也晚.我是在32岁的时候才生的她.所以当她是掌上明珠.加上当时家庭的条件不错。从小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她.从一小会说话的时候就教她唐诗啊、英语啊(因为孩子的爸爸是英语翻译).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收藏     
<正>在四川省档案学校工作了25年。花甲之年,属鸡的我光荣退休了。有了大把的空余时间,刚好又看到四川省档案馆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民间档案资料、照片、实物等史料的公告,我立刻就想到了我曾在西康省工作过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原西康省的干部,一个在西康省广播电台工作、一个在西康省财政厅工作。父亲在世时总爱收集保存一些个人资料、照片什么的,我想,会不会有什么值得捐出来的东西啊?想到此,我就花了些时间去"翻箱倒柜",希望能找出一些父亲保存的有意义的东西。翻出了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为我的家庭也建立了档案。闲暇时捧起它们翻看几页,以往那斑斓多姿的美好岁月,便在回首中再现。我喜欢我的家庭档案,那里记载着我的家庭走过的每一步,是我的家庭缩影。我原是一名教师,出于个人习惯,日常生活中我总把各种证、票等有意保存,结婚后爱人的一些材料也被我收集起来,分类存放。可能是我对有字的纸有特别的感情,有特别的偏爱,多年下来家里装在纸袋里、纸盒里的各种纸张攒了许多。但当时并没有档案意识,也不懂得归档。1999年我调到了档案局工作,每天看到库房内规规矩矩、漂漂亮亮、排列整齐的档案和条理清晰、…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建立家庭档案,目前各类档案已有100多卷盒,近几年还创建了家庭数据库。家庭档案是家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30多年来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家庭档案有妙用。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建立家庭档案,目前各类档案已有100多卷盒,近几年还创建了家庭数据库。家庭档案是家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30多年来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家庭档案有妙用。  相似文献   

14.
董瑛 《陕西档案》2014,(2):43-43
最早与档案结识,一部分是受父亲影响。父亲50年代初毕业于凤翔师范,一生做人正直、慎独、条理。一天父亲把我叫到一边说“这些东西是该给你的时候了”。只见他拿出一个发黄的牛皮纸袋子郑重其事地交给我,我打开一看,有小时的照片、毕业证、病历、住院诊断证明等,父亲称之为"家庭档案",叮嘱我要妥善保存,以免日后用到。  相似文献   

15.
我在大学学的是档案专业.又做了19年档案工作.最了解档案积累工作的灵魂——齐全、完整、准确。因此我在积累家庭档案时.不是被动地自然形成什么就积累什么,而是主动地去形成、去收集,力求齐全、完整。我的家庭档案就是我的家庭生活真实、完整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6.
赵清明是荷塘区旅游局的一名副局长,她从2009年开始整理家庭档案。在赵清明的家庭档案中,通过察看档案目录,可以直接从档案柜里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按照家庭档案形成的内容和载体不同,赵清明将其分为八大类:荣誉成果类、家庭财产类、书信通讯类、医疗保险类、家用电器类、子女成长类、家政大事类、照片声像类,共计60盒。在众多的家庭档案中,最让赵清明感到骄傲的是她的家庭财务档案。这些档案不仅记录着赵清明一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从百姓的角度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赵清明家庭档案的建成,填补了荷塘区家庭档案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崔敏侠 《档案天地》2013,(11):10-10
档案工作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不仅影响着我,还影响着我的家庭。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家庭档案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在目常生活中,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我积累了许多家庭档案资料,并且进行了分类整理,有当家理财档案,婚姻档案,学习、工作成果荣誉档案,照片档案,其他类档案等,在翻看这些档案资料时,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我从中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家庭档案,顾名思义,就是把家庭中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和保存。建立家庭档案对于保证家庭事务的延续性,维护家庭的正当权益,方便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在家中建立档案至今已有四十年了,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我的“家庭档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看到整理有序、使用方便的家庭档案,我对家庭建档有了新的认识。作为家庭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家庭档案不仅是家庭生活的有力助手,有助于弘扬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家庭档案建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荆绍福 《中国档案》2003,(12):12-13
现今的家庭一般都会保存数量不等的照片、往来书信、日记、发票、说明书等,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档案。对这些档案进行必要的分类、编号、编目和科学的排列,便可以说建立起了正常意义上的家庭档案。从这一角度和现实生活看,虽然家家都有档案,但绝大多数家庭又没建立起家庭档案。作为社会组织的最小单位、社会细胞的家庭,能否建立起家庭档案呢?我认为是可能的,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正式提出建立家庭档案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家庭建立起档案则是近十几年的事。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在继续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