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突出,甚至2013年中期发生过多家银行闹“钱荒”的现象。究其原因,并不是目前我国的流动性过紧,而是各银行的借款质量不高,一些中小银行甚至存在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不良贷款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体制的原因,管理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要真正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不能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不良贷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系统的视角,全面分析问题,以标本兼治的决心,完善管理制度,发挥司法处理纠纷的作用,建立诚信社会体系,逐步解决我国不良贷款问题,促进金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注银行不良贷款新成因探索化解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五级贷款分类,目前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1%,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与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先进银行相比,差距更大。进入2000年后,新增不良贷款的原因出现了新的变化。针对不良贷款的新成因,亟需探索新的解决途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改变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打破企业对银行的过度依赖,以证券化方式处置不良贷款,是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根本途径。要顺利实施不良贷款债券化操作,还必须切实解决SPV的设立问题、资产抵押债权的财政担保问题、不良贷款出售的合理定价问题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突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体制上的行业垄断;银行内部管理不科学,监督缺乏,追责不力;社会诚信缺失,贷款人、银行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合谋或分别有不诚信行为等。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必须破除银行业垄断,对银行机构进行股份改革;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强化责任追究;更加注重发挥司法处理纠纷的作用,使不良贷款纠纷得到更加高效、有力地解决;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使借款人、银行员工和中介机构等社会主体都依法、合规、如约地履行自身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民营中小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近年来"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营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较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导致双方信任破裂。银行为避免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通常选择不贷款给民营中小企业。要想实现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需要企业自身、政府和银行等方面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更是需要提高自身的信用度,竭尽全力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严重,既有银行外部原因.也有银行自身因素。对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重塑政府和银行关系,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为商业银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是金融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内部责任制,进行有效法律规制也至为关键。解决不良贷款,不仅要注意存量,更为重要的是解决流量,从源头上着眼。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不良贷款问题,据权威机构的统计,90年代中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在以每年2%的速度高速递增。虽然近两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下降,但不良贷款仍然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其消极影响,力图从法律角度找到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现象,一直是困扰我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难题,而不良贷款的形成,有它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从银行的体制因素和外部形成条件等方面入手,从制度上进行创新,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从根本上扭转银行营运管理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信贷资产“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有效配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严重影响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开展“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活动,要求不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使不良贷款率在今后的几年内每年降低2%。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目前企业改制中的种种不规范方式,全面认识不规范改制行为的种种负面效应,通过政府、银行、企业的通力合作,使银行不良资产得到逐步盘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池州市政府金融债务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及对金融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政府金融债务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合理地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正备受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问题所引起的经济动荡,正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着手研究如何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有效措施,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问题也同样严峻。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庞大,"不良"比例高,其形成原因复杂,外部原因主要是存在国家政策、政府行政干预、借款人自身因素等;内部原因主要是:贷款及收款的关系化、人情化、信贷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等。降低银行不良贷款关键是健全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科学的信贷机制。从剖析我国现阶段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服务实体经济,既是商业银行重要社会责任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小银行,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和业务定位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山东临沂农商行为例,梳理其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进而对中小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中小银行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现代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全球性难题,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来讲,有宏观经济的原因,有行政干预的原因,有政策变化的原因,还有社会整体信用度低、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的原因;从内部来讲,有粗放经营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薄弱,对分行的管理失控,违规行为泛滥造成了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也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资产是我国金融领域里的一项最为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按揭业务起步晚,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加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导致了目前不少房地产业"假按揭"现象的产生。"假按揭"大量占用银行资金,极容易形成不良贷款,危害信贷资金的安全。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建立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将有助于防范"假按揭"现象。  相似文献   

14.
"法兴银行事件"的背后体现出现行的银行在风险控制制度、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滥用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存在问题,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目前银行业风险控制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措施,以增强银行对风险控制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大量呆、坏帐的存在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变得极其脆弱,并蕴含着极大的金融风险,因此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迫在眉睫,目前风靡全球的金融工程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于是笔提出了上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银企信息失衡是造成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经营效益低下的主要外部原因。本文从银行信贷中银企信息失衡问题展开论述,从银行和企业两方面分析了银企信息失衡产生的原因,指出银企信息失衡引发的逆向选择等银行信贷风险将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从银行加强内控和强化银企合作视角提出信贷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货紧缩对经济社会是有害的,目前各国正致力于解决通货紧缩问题。西方经济理论界对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有许多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这些理论对解决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有参考价值。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不仅要解决货币金融层面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实体经济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采取适应周期的政策,着力进行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调整,通过制度的重新安排,发展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市场,改善货币供给面的效率,以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在创业板和"新三板"等资本市场上进行积极探索,但这些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依然通过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本文以安徽省合芜蚌为例,综合分析了银行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领域所做的创新举措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金融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创新体系建设亟待进一步健全完善,需要深入研究有关对策措施有效化解因为金融诚信缺失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额度较大、正常融资需求受阻、消费信贷业务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针对当前存在于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某些重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反腐倡廉是党中央的坚定方针和一贯立场。目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迄今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有些地方甚至有所滋长蔓延。那么,腐败问题为什么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究竟有没有能力从根本上制止腐败?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