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是衡量评价一切社会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依此标准,资本主义从总体上讲有腐朽的一面;从局部上看,对生产力的发展又还有一定的容量;社会主义既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又面临着发展生产力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即存在斗争关系,替代关系,又存在继承关系,借鉴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和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利用、借鉴资本主义积累起来的生产力成果,表明社会主义生产力虽然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十四大修改的党章中,又把这个观点写入总纲,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这个思想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密切联系,成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坚持历史唯…  相似文献   

3.
考察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从生产力入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对逻辑的思维和方法掌握使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要求,也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标准是衡量评价一切社会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依此标准,资本主义从总体上讲有腐朽的一面;从局部上看,对生产力的发展又还有一定的容量;社会主义既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又面临着发展生产力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即存在斗争关系,替代关系,又存在继承关系、借鉴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和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利用、借鉴资本主义积累起来的生产力成果,表明社会主义生产力虽然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不仅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理论,而且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将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首要内容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6.
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中批判性思维不受重视的现象及其原因 ,从个体发展就是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对立统一这一基本观点出发 ,阐述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揭示了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其与智力、信息以及逻辑思维的关系。本文认为 ,自主建构意味着个体具有独立的、有选择性的评判能力 ,价值引导意味着教育并不是要强制灌输 ,而只是提供一个可能的空间 ,让个体进行独立的判断与选择。更为重要的是 ,教育不仅要使个体继承现有文化 ,而且能创造新文化 ,同时还必须具有独立的评判能力 ,要能够评价其所创造出的新文化是否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是统一的。它以生产力标准作为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价值标准;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作为根本价值准则;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核心价值原则;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实践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以指引我们正确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文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真理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作为新时期最高价值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的特点,即:强调认识的实践标准与实践结果的价值标准的统一;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坚持用“生产力标准”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这一观点,必然得出以下结论: 生产力发达是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一切工作的行动标准;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标准。 一 社会主义作为脱胎于资本主义而又高于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对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进一步多元化。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出发,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阶段面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间的界限与冲突,阐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方向,以期真正构建适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并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引领社会青年不断进步的新型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所界定的“社会主义本质”,作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问题的明确回答 ,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体现着中国基本国情的现实要求 ,与党的基本路线相一致。“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实践中坚持“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 ,从理论层面隐含地规定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它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的划时代贡献就在于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大的理论难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四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时代转变:把对社会主义时代课题解决的着眼点,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转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把对时代特征和主题把握的切入点,从阶级斗争视角转向经济发展视角;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的理论支点,从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转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立足点,从过渡阶段转向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落后国家完成这一任务更加迫切和艰巨。党和政府要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中要抓好商业这个中心环节,要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小生产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途径和手段。在文化建设中,要吸取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成果。为搞好经济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此就要不断完善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4.
实施以德治环境方略,必须既坚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又把实现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生态伦理道德水准作为现阶段的价值取向;既坚持把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作为终极原则,又把合理满足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作为现阶段的基本原则;既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人类群体生存与发展作为善、恶的终极生态伦理评判标准,又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作为善、恶的现阶段生态伦理评判标准;既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党的终极奋斗目标,又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立足于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其提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起点,以实事求是地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为核心,以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标志。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实践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使人们从“左”的思潮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中摆脱出来;同时“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的确立,有利于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实践标准所蕴含的认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践本身性质和哲学理论的逻辑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真理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检验真理的价值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是非功过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实现了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关于真理检验标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营造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着巨大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主体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繁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载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把握好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9.
要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就能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化是否得到了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了维护和实现。正是衡量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完善和发展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营造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着巨大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主体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繁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载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把握好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