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号令 ,并且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 ,我们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 ,应该是能“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能“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的教育。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 ,要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教育本身要创新 ,要深化改革。这是我们要深入…  相似文献   

2.
赵兵 《考试周刊》2010,(20):70-7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审美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认识美、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切实加强对学生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因此在学校教育中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应该成为我们教师在新时期教育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意识培养方面的点滴体会。一、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创造意识的形成、创造能力的培养 ,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应该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从全班到小组 ,从小组到个人的独立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分享创造的喜悦。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上 ,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真正明确创造能力的含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和谐自然的师生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能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而我国当前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是:数学尖子只会解题,不善解决实际问题;“我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创造水平低、应用数学能力弱,”“我们会做考题的学生夜以继日地苦学,却往往处  相似文献   

6.
大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索,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音乐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类发展进人了21世纪,新的世纪我们应该给下一代一个全新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如何落实这一目标?不少教师进行了探索。就我们地区中学化学教学情况看,在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学”过程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了解“学情”不够。即了解中学生学习特点和认识能力的基本状况不够;二是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怎样有效突破两大误区?我在开展“创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课实施启发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提出大家知道,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三个层次:创新观念的树立、创新思维的养成、创造能力的增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实施创造教育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宁波中学化学组在汲取国内外创造教育成功…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二十五中考察讲话时就指出了现代教育的现状:“从国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但是时间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识教育和应试的教育方法,而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应用新的课程观念,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发展进入了 2 1世纪 ,新的世纪我们应该给下一代一个全新教育 ,这种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 ,是以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如何落实这一目标 ?不少教师进行了探索。就我们地区中学化学教学情况看 ,在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学”过程中 ,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了解“学情”不够。即了解中学生学习特点和认识能力的基本状况不够 ;二是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怎样有效突破两大误区 ?我在开展“创新教学”过程中 ,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一是充分了解学情。我在任课所…  相似文献   

11.
教师能力的审美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给教师能力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而审美要求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教师能力审美要求的具体体现———即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教师应该具备正确把握“表现”与“体验”的能力以及创造教学节奏的能力。教学是一门广义的艺术,应该处处闪烁美的光华,而教师能力的审美要求,必然为教学的艺术化,为建构和谐的教育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张永芬 《河北教育》2004,(12):28-2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计算机课程已成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一门独立的基础课,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第一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是训练和灌输知识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一个有创造性的敦师小仅仅是上好每节课,而是应该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  相似文献   

13.
创造教育应摆上教育改革的日程表●天津大港一中张万详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创造力研究、创造教育则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应该把创造教育摆上教育改革的日程表。一、创造型的人才与21世纪社会发展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课程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知识质量观、能力质量观、实践质量观等阶段,这些阶段各有弊端。“三全质量观”认为,理想的教师教育课程,应该促进师范生身心全面发展,创造全天候学习机会,提供全方位专业支持。“三全质量观”为我们描绘了教师教育课程的理想蓝图,但容易导致增加师范生学习负担、过于迷恋数字化技术等认识误区,需要我们予以理性看待。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是从战略高度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今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方针。题词启示我们:办教育要立足于祖国的现代化,面向世界,放眼未来;搞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具备两种基本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人应该是有能力打开局面,走向世界迎接挑战,有理想开创未来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一、创造性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应该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次,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进行创造性思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思维具有“超前性”。第三,应该具有创造力。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第四,应该具有健全的开放性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二、实施创造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创造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勤于思考,大胆想象,首先应改变的是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说教师是"导演",那么学生就应该是最重要的"主角",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一个创造的舞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来说,小学语文教育给学生留下的应该是语言、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现实教学的经验,分析得出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的是学习语言的能力、阅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文素养。最后研究在实现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9.
创造,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诱人的字眼。文章教学应该培养创造能力,这在目前已成为共识,不存在争议。文章教学能够培养创造能力,文章学界和语文教育界对此也有普遍的自信。科学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当“必要性”(应该不应该)已经无需论证,“可行性”也无人怀疑时,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其“操作性”(怎样实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它也是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国家的兴旺发达,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