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生命情趣的课文,如《放小鸟》《乌鸦喝水》《小松鼠找花生果》《小动物过冬》《小鹰学飞》《变色龙》《金蝉脱壳》《人类的"老师"》等。其实谈到生命情趣,课本中还有很多。在这里,笔者以动物为例,谈一谈生命情趣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让音乐活动充满情趣能充分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情趣中还必须渗透进教育因素,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首先,我注意选择情趣性比较高的教材进行音乐活动。如我先后选用了《大鞋和小鞋》、《办家家》、《阿凡提和小毛驴》等歌曲。《大鞋和小鞋》通过描写一个孩子穿了一双爸爸的大鞋和一双娃娃的小鞋以后的不同感受,体现了一种滑稽可笑的情趣。《办家家》描写的是两个孩子模仿爸爸妈妈炒菜、喂娃娃,有着浓厚的生活情趣。《阿凡提和小毛驴》则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王维的《辋川集》和屈原的《九歌》组诗作一比较,主要从色彩美、意境美、情趣美三个方面探讨二组诗的特色。色彩美,两组诗创造的画面均纷呈多彩,浓淡相宜,与诗的意蕴浑然为一;意境美,《辋川集》多静美,意境空寂;《九歌》多壮美,意境廖廓;情趣美,《辋川集》追求的是幽静空寂,不与世俗同流的志趣.《九歌》写人神交融的和谐之美,体现的是现实生活的美。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引导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当今的小学生来说,《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学起来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那么,怎样让小学生情趣盎然地诵读国学呢?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以下探索。一、创设  相似文献   

6.
《景趣·情趣·理趣——读中学语文中的四篇宋代游记》运用对比手法浅论四篇游记,四篇游记都是千古名篇,除《醉翁亭记》侧重写景外,其他三篇均以尚理为主,写法各具特色,融景趣、情趣、理趣为一体,具有巨大原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胥国祥 《安徽教育》2012,(12):51-51
<正>一、在探索中感受情趣在新知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探究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的情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片段一:《认识乘法》上课伊始,教者在黑板上写下了8个加法算式:  相似文献   

8.
陈爱华 《新教师》2021,(4):52-5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如何让《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呢?我们开展了"基于二十四节气读写的审美力培养的研究"活动.我们找准的支撑点是二十四节气资源;切入点是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9.
杨华芬 《考试周刊》2009,(21):22-23
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审美感受、审美情趣的培养。以《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从这样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在朗读中感受《荷塘月色》的神韵美;在分析中探索《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在理解中品味《荷塘月色》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西方美学的双重角度来看,《西游记》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情趣美”。《西游记》的“情趣关”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从题材、境界、形象看,具有奇趣美;从动物精灵、打斗场面看,具有童趣美;从性格塑造、喜剧部冲突、市井生活、化俗为关四个方面看,具有谐趣美。  相似文献   

11.
<正>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说明审美情趣的培养对于一个人形成完美人性,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在其总体目标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中都规定,古诗教学要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感受诗歌声  相似文献   

12.
在朱光潜的《诗论》一书中,以"情趣与意象"论述了诗歌的境界。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构成其诗歌境界的两要素进行探讨,意味无穷的诗境源于意象与情趣的丰富性;恰到好处的意象与情趣营造了自成一体的诗境,它们之间不是早露昙花却是咫尺天涯。  相似文献   

13.
情趣与兴趣     
文章为《情趣与兴趣》一课的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情趣与兴趣的关系,以及懂得高雅生活情趣与庸俗生活情趣的不同作用,并能够区分情趣的高雅与庸俗。有助于学生高雅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形成于元明之交这一历史断裂期的市民文化消费语境中,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近世通俗文学,在具体操作死亡叙事的过程中,受到了“以奇为美”和“以惨为乐”这两种典型的民间审美情趣的深刻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两种带有原始的民间气息的审美情趣已经内化为通俗小说家常规性的文本叙事策略。民间审美情趣的强烈渗入,正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文本世界中的死亡叙事在美学品格方面区别于“文人独创型”文本中的死亡叙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了解新课程对学生审美情趣的要求,摸索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教师自身审美素养的提高已成了实施新课程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认识德富芦花,是从读《晚秋初冬》开始的。继而,又寻来他的随笔集《自然与人生》。我大饱眼福,获得了许多阅读的乐趣。一篇篇散文、随笔,趣味多多,情趣、雅趣和理趣完美融合于一炉。所谓"情趣",是说在他的散文、随笔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德富芦花出生于日本的一个上流家庭,在他母亲的影响下,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很深。他天生一颗仁爱、怜悯之心;青年时期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受托尔斯泰和平思想和歌德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生性  相似文献   

17.
<正>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生命情趣的课文,如《放小鸟》《乌鸦喝水》《小松鼠找花生果》《小动物过冬》《小鹰学飞》《变色龙》《金蝉脱壳》《人类的"老师"》等。其实谈到生命情趣,课本中还有很多。在这里,笔者以动物为例,谈一谈生命情趣的教育。一、以心观心,体验生命的意义以心观心,可以在静观默察中,在对动物的观察中,体验生命的意义。这样,孩子们在内心捕获了快乐与理趣。这是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呵护与珍惜。这不是让孩子"认知"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应根据实际、因人因文进行讲授和训练。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辨别假恶丑 ,崇尚真善美。”语文学科凭借鲜明的人文性 ,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爱国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中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都是些美文佳作。读毛泽东的《沁园春》中“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体会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气魄。在朱自清描绘的《荷塘月色》…  相似文献   

19.
《齐》《秦》诗风异同论——兼谈二者产生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风》和《秦风》是《诗经·国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有反映打猎、爱情婚姻、统治者生活的诗篇,但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二者在虚词的运用、句式和抒情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是因为它们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20.
《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尤其是外交辞令,十分委婉,富有情趣。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