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学科。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课程理念角度谈谈对教程理念的理解,对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课程考核是衡量人才合格与否的一个标准,而命题工作是课程考核中的核心工作。命题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编制试题,为全面考查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是否达到与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学业水平程度而提供客观、公正的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当前中学数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倡"绿色数学教学",让课堂充满自然、和谐的氛围,强调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教学的最高理想,引导学生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21,(5):104-108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和最终能力体现为主的教育理念。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步伐的推进,大学体育课程与个人、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愈发紧密,课程的功能不仅关注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研究认为:大学体育成果导向教育课程的建设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横向整合课程结构,架构课程目标和能力指标循环机制;以学生逐级达成的巅峰成果为指引,评估层次递进的教学目标体系,纵向修正教学目标;以课程需求为支点,构建"课堂—社会—自我"一体化发展的课程教学系统,审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时效性,保证教育需求与绩效标准的一致性。从而形成"学校与社会""能力与产出""个性与发展"连贯统整的课程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6.
大学与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方面存在差异,而如果二者的衔接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学生对大学课程的学习。由此,高校数学教学应注重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法以及对重点内容的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衔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观是教育中的科学发展观。其实质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科学教育观:第一、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教学的要求;第二、设置教学的情景要与教学的内容协调一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第四、学生的探究和交流要有实效。总之,数学教学不能够哗众取宠,要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有效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鼓励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精彩展示,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数学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数学教学的课堂来。  相似文献   

10.
陈以云 《考试周刊》2013,(20):64-64
在新一轮新课标实施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正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就中学数学而言,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教师应重视"数学过程"的教学;更新观念,提高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在教学中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王丽 《考试周刊》2013,(72):41-41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作者结合当前中学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一般是以"动"与"静"两种形态存在的。教学中所谓的"动"就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又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己训练,学生逐渐演变为课堂主体。所谓的"静"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学习完新知识以后,自己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习、复习等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动"与"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是用于对一些"小问题"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常以教师为主体,单一的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不高,也难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程作为教育的新兴事物,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成了辅助教学的一项手段。分析了中学数学突显的弊端,对微课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以期能提高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与依据 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由"课程是知识"转向"课程是经验",这是新课程的两大理念.新课程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激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力求达到在知识层面上面向全体学生,在智力上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情感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绿色指标"倡导的素质教育质量观的引领下,学校以全面的品质观看待学校发展,进行科学决策;以全面的品质观管理教学,提高课程领导力;教师以全面的品质观进行教学,践行育人为本宗旨,树立以关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教育观,构建绿色、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环境,追求高品质的教育实效,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实施"绿色课程"1、注重课程统整,促进学生发展作为人口导入区新建学校,面对来自五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知识量无论是知识领域还是知识单元都经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两次循环,数量变化均呈现"正弦曲线"态势,其结构和内容经历了从"无选学"到"有选学",从"选学"到"选修",从"选修"到"分层选修"的过程。其发展变化历程对当今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有以下启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将为学生创设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我们可根据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在中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研究,尽量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展现他们创造力的舞台,提高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民族素质是每一个人素质的融合和升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应从培养和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文章从"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切实改革评价制度"三个方面论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为研究视角,从"课程思政"的心理学依据以及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两方面揭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内在理论基础,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学生为根本,整合学生需求和经验,提升"思想范围"形成的育人实效;以课程为载体,融合课程教学与学科育人,发挥合力育人的实效;以教师为主体,提...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主题,本文基于"课程教学模式应由知识为中心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转变;教学方式应由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资源为中心转变;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