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第一次参加江西优秀广播节目的评选工作,因自己平日爱看言论,对广播评论更为关注。听多次参加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的评委们说,广播评论在广播节目中,历年都比较薄弱,是个仅略强于消息的弱项。后又细听细看这次参评的13篇评论稿件,觉  相似文献   

2.
我参加了三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会议,在评选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些情况:全国各新闻单位推荐来的一些消息、通讯和评论,就全篇来讲写得还不错,但因其中有些地方或文字粗糙,或事理不明,或内容走题……尽管瑕不掩瑜,却在佳品纷呈、名篇竞秀的情况下,而名落孙山。其实,这些作品如果于发表前好好加工,也不是没有可能被评选上的。这些事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的新闻要认真修改,才能好上加好。何况,有不少新闻。离“好”  相似文献   

3.
我参加了近五年的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的评选工作。今年三月底在都江堰举行的第八届优秀广播节目评奖工作行将结束的时候,我得出一个看法:我国初步形成了三类有代表性的风格不同的广播优秀节目,并就这个看法在评选工作总结会上做了简短发言。现在我就把我的一些初浅看法写出来,供同志们研讨。  相似文献   

4.
去年夏天和今年夏天,我有幸作为中国新闻奖评委,参加了第15、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中国新闻奖是目前国家级的新闻作品唯一最高新闻奖。它的权威性、影响力,是不言自明的。它的评选,也以程序上的严谨、标准上的严格和评委态度上的严肃而著称。我感觉,每一次评选,都是一次新闻宣传改进的导向,都是一次新闻从业人员成才奋斗的导向。每次评选活动,也都是一次高层次的业务交流探讨活动,让人受益非浅。下面是我两次参评的一些感受。去年,我社获6个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今年,我社又获6个奖,其中1个二等奖是沈阳军区前进…  相似文献   

5.
从1983年当时的中央电视台电教部主任徐雄雄第一次被邀请参加第十四届“日本奖”国际电视教育节目评奖大会起 ,中央电视台科教部就和“日本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 ,科教部每年都派代表参加“日本奖”的活动 ,继徐雄雄之后 ,科教部主任冯存礼多次被邀请为“日本奖”的审察委员 ,参加“日本奖”的评选工作。从1985年到1998年间 ,我有幸三次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日本奖”。在这三次活动中 ,从观摩世界级优秀电视教育节目、同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教育节目的编导人员的交流以及收集的“日本奖”有关资料中 ,我对“日本奖”有了比…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已经第13届了。’94度的评选,分别在萍乡、吉安两地花了七、八天时间,评委们说好说歹,每年都会有些新说道。省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刊主编胡礼伦,不仅参加了每年的评选活动,近几年还负责了评选的具体组织工作。在两次评选的结束会上,他都亮了一些观点,对评选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他未细说,而评委们又感兴趣,这就有了本刊记者这篇采访录。秘书长再三强调,所谈皆为就稿论稿,就事论事,不是也不可能对全省广播电视宣传作总体估价,既无这种能力,也没有这个任务,仅为一家之言,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7.
苏扬 《中国广播》2012,(5):22-22
2007年我参加了中央电台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遗憾的是没能入选。2009年我又参加了第二届”十佳“评选,以排名第四的成绩获得”十佳“称号;2011年我再次参加第三届“十佳”评选,这次我摘得桂冠。数字变化很简单,但对我而言,却是对多年业务积累和工作业绩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我有幸参加了1986年度全省优秀广播节目评选,通过10多天的评选,我对什么样的稿件容易当选,什么样的稿件容易被淘汰,似有所悟,觉得其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现在把评选过程中个人的随感稍加整理,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到哈密去参加全疆首届优秀电视节目评选之前,老实说,我有一种疑虑:全疆22座电视台,绝大部分是近两年才开办的,这些年轻的同行们会拿出一些什么样的节目参加评选呢? 到了哈密,看了片子,疑虑换成了喜悦。同行们拿来参加评选的9O条新闻和49个专题,就象我们暂住的招待所门前小溪中潺潺流动的春水,虽不是滔滔洪流,却也是生机盎然;又象小溪中的小草,虽还有点稚嫩,却用那片片新绿报告了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已进行了三届。这里,我想就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看法。评选优秀广播节目与评选广播新闻好稿是两回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评选广播好稿被称为评选优秀广播节目,这是不妥的。所谓广播节目是广播台(站)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内容、形式组织编排播发稿件的总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11.
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已进行了三届。这里,我想就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评选优秀广播节目与评选广播新闻好稿是两回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评选广播好稿被称为评选优秀广播节目,这是不妥的。所谓广播节目是广播台(站)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内容、形式组织编排播发稿件的总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一九八五年度好新闻评选中,我是参加消息组评选的。在评选中深深感到,消息能不能入选的关键在于新闻价值高还是不高。全省各级共推荐一百多篇消息参加评选,入选的四十五篇消息一般都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构成消息的事实本  相似文献   

13.
在每个人的记忆库里,大抵都有一些闪闪发光的珍宝。五年前我对叶圣陶先生的一次采访,便是一颗特别珍贵的宝石,在我的记忆里一直闪烁着璀璨的光华……那是1982年11月下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参加了新华总社组织的大会报道组,负责上海,江苏,河南三个代表团的报道。我在江苏代表团的名单中发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名字,会务组的同志告诉我,叶老今年88岁了,但身体还很清健,他的家就在离招待所不远的东四八条胡同,说不定他老人家会来参加小组讨论呢。  相似文献   

14.
因为参加过两次由省记协、省新闻学会主办的全省新闻奖评选工作,所以对今年评选1996年度四川省新闻奖便有一些新鲜感。今年的评审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复评和定评。复评委20人,他们都具有新闻专业高级职称,其中有6家省级专业报和6家地市州报的总编辑,还有在职的和离退休的新闻界老同志。这样结构的复评委,省记协的同志称之为专家复评组。我分在通讯组。休息时与其他组的同志闲谈,特别是通过大组交流,对本届评选工作的概貌,略有所知,省记协负责同志要求将此次评选工作情况向全省新闻界的同行们介绍,便指示我来承担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这是又一组评委文章。石城同志参加了江苏省广播奖几个项目的评优活动,又参加了中国广播奖新闻奖的评选,另两位同志也分别参加了江苏省广播一个或几个项目的评选,都是有发言权、有见地的人。他们各自就所感兴趣的内容写成文章,且看——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给新闻研究者带来的兴趣,似乎并不亚于记者在深度报道采写中的潜心经营。从一些颇有建树的学者,到某些鲜为人知的研究新兵,都在自己的涉猎范围内,对深度报道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可以说,对深度报道的研究是中国新闻界自身的一个“热点”。最近,第十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在承德举行,笔者参加了深度报道组的评选工作,这里,我想结合这次深度报道的评选,谈谈自己对深度报道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真话     
“求真务实”,话好说,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那得需要胆量和勇气,甚至要付出代价。我参加工作后,对其口所听到的几次真话印象特别深,连讲话当时的形态都是记忆犹新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创办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已举办了四届。作为前三届评委会主席,我参加了组织和评选的全过程,从中体会到一些新闻摄影的奥妙,也产生一些疑惑和思索。抓拍与摆拍一般说来,新闻摄影是提倡抓拍的,但摆拍现象由来已久。虽然不断有人呼吁取缔摆拍,但就是无法完全取缔。在华赛评选过程中,一些中国和外国参赛照片有明显摆拍痕迹,而外国评委并不一概反对摆拍。在评到一组反映一位15岁舞蹈少年的照片时,有中  相似文献   

19.
我有幸参加了92年全国第三届“蜀秀怀”广播剧评选。整个活动历时10天,共听了30部广播连续剧、30部少儿广播剧。这种“听”是充实的,兴奋的,有滋有味的。对我来说,获益匪浅。现就  相似文献   

20.
你我之间,自从采用通信方式,讨论如何做一个优秀记者以来,将近三个年头了。三年来已经给你写了五十九封信,对于做一个优秀记者的方方面面,除了一些具体的技巧性问题以外,差不多都谈到了。这些信写得比较随便,不拘一个格式,有的写得长些,有的写得短些;有的写得比较深,有的写得比较浅;有的写得比较紧凑,有的写得比较松散;有的偏重于讲道理,有的偏重于摆事实;其中有我自己的体会,也有别人的经验;有中国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