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写作文时,经常有学生说:“老师,我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写。”我觉得这与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怎样写”,而忽略“写什么”有很大关系。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那么,作文教学的“牛鼻子”是什  相似文献   

2.
金晶 《文科爱好者》2022,(1):208-210
素材的积累是小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当前小学生习作情况并不乐观,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到高年级的小作文,学生缺少素材、不会运用素材的现象非常明显,导致小学生习作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文章从小学生习作素材积累现状入手,提出几条习作素材积累的途径,力求突破小学生习作困境。  相似文献   

3.
陆勇 《广西教育》2012,(9):31-32
作文既是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评价能力的体现,也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流露的载体。尽管习作课时,语文老师的指导已经非常详细,然而绝大多数小学生面对写作文仍感到非常茫然,自己动起笔来写时无话可说。写出的作文要么空洞无物,无真情实感;要么记流水账,枯燥无味;要么语无伦次,杂乱无章。诸类弊病,皆是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不注意体验,不认真收集材料等原因导致。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去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5,(30):154-155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交流、表现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写作动机,培养写作兴趣。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放开手脚,自由表达,真正体现我手写我口我手抒我心。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5.
武云松 《云南教育》2003,(14):36-3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习作素材,难得写出好文章。有一种偏见,认为农村小学生“见少识窄”,文章难写好。其实,农村小学生生活另有天地,积累写作素材有优势,关键在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写作”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惧怕作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积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变学生“苦学”为”乐学”,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有效地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习文,选材尤其关键,丰富的“基本素材”为选材提供可选的“原料”。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积累素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积累生活素材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习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平时比较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一、采撷自然,积累身边的美"生活处处皆学问,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一棵小草上,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语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作文指导应指向关注生活、实践生活、品味生活,从中积累素材,写好纪实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余尚云 《课外阅读》2011,(10):343-343
现在的孩子,一提起作文,一举起笔,脑子一片空白,习作,成了一些学生心中的“顽石”“拦路虎”,心中总是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对于习作,他们不能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他们的兴趣还没有完全被激发。爱因斯坦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让习作成为孩子们抒发情感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赵彩芸 《课外阅读》2010,(10):163-163
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帮助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面向未来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灵活,了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引导学生轻松获取习作素材,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摘抄、背诵所谓的好词好句好段,成了许多小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必修课。这样做,教师省心,学生心烦,可想而知,效果不佳。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生成系列主题,引导学生把一个个主题演绎成有趣的活动,进而把活动体验延伸成精彩的文字,他们就不会再将积累素材当做一项苦差事了。案例1:会搞笑的老鱼头我姓俞,学生背地里叫我老鱼头。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有个男生边举手边站起来,一着急,把老师喊成了老鱼——,头还没出口,意识到不对,人就僵在那儿了。其他同学先是一愣,继而大笑。原先的学习进程难以继续,我用  相似文献   

13.
注重习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作文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我尝试了几个做法,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习作素材的积累关系到写作水平的高低,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使学生萌发作文的愿望。一、学习范文积累素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学语文课文中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还是意境优美的散文,或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必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妙语佳句、精彩片断,学习课文的谋篇布局。如《桂林山水》是一篇配图课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活泼的语调,以“总——分——总”的写法,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风光,抒发…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伟大的作家,若没有创作所必需的素材,也只能停工待料,更何况是天真、幼稚的小学生。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促进其自主习作呢?  相似文献   

16.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为联系,学与用明结合.学生习作只有注重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18.
林小靖 《天津教育》2020,(21):148-149
学生习作没有素材,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做有心人,善于发现、积累、运用生活素材,进而提升习作能力。教师可通过讲故事、集体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意义,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素材的意愿。而后,巧借新闻发布会,以一句新闻练眼力;巧借片段练笔,以百字新事练能力;读写结合用素材,以随文练笔力;勤加练习活运用,以日记周记练活力;用活素材资源,提升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20.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不少师生有一个共鸣:作文难,作文教学也难。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都会唉声叹气,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也没有真情可抒发。但是,静心而问,学生感到作文难,其根本原因何在?难道真的是学生练少了?是老师在作文课的指导有问题?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