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存正史中.梁代萧子显《南齐书》是讹脱较严重的一部。自北宋以来.不少学曾对此书进行过校勘。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名学王仲荦点校,宋云彬编辑整理的新点校本。此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广参异本及有关史籍.博采前大较勘成果.成绩颇。其后,朱季海先生在此基础上再事商补.撰成《南齐书校议》.198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但尽管如此,此书存在的校勘问题依然不少。笔近年研读该书(中华书局新点校本)、时有发见。今录出札记数则,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出版之点校本《南齐书》,综合前人成果并多所创见,可谓迄今所见之精本.今于平日习读之所见,冒昧作札记数则.愚者一得,以供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滕凤英 《文教资料》2014,(30):135-138
《南齐书》被动式主要包括三类:“见”字式、“为”字式、“被”字式,同时还出现了“受”字式、“蒙”字式。通过对前三类句式的穷尽性考察,发现它们的使用状况既有与被动式的历史发展特点相吻合的一方面,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西夏科技史研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科技发展水平,学者们多认为较高。本文从西夏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医学等方面对已有成说提出了商榷,认为西夏科技从纵向的角度考察,自身发展速度较快;而从横向的角度来看,西夏科技水平同宋辽金相比,又是相对较低的。同时,从学术规范方面,对西夏科技史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诗人、学者俞平伯是我们湖州市德清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俞陛云,光绪24年探花,曾祖父俞樾(曲园)系清代经学大师.俞平伯于1900年生于苏州,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0年曾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不久游学英国,1922年下半再出洋游学美国.1923年秋冬曾在上海大学任教,1924年到北京,曾在一所外国语学校教中文,时间不长,后转入燕京大学任教.五十年代初期任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一直至今.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构想出发,不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经济、政治、历史和哲学,而且还深入地研究了文学和艺术。他针对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文艺美学的新命题,并作出了新的理论阐述和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永昌濮史研究,是云南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汇编两千年来永昌濮人历史的调查、研读札记近百条表明,濮族群体是哀牢国——永昌郡最古老的土著居民,是“哀牢夷”的主体民族之一,是古老的农耕民族;两汉至明清时代,支系和人数众多,政治军事实力强大,但由于住区辽阔而被长期分割于高山深谷之间,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发展很不平衡,直至解放后才跨越不同历史阶段,共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8.
《南齐书》纪传疑年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齐书》纪传疑年录许福谦笔者夙有仿效钱大昕《疑年录》体例撰写一部《魏晋南北朝人物疑年录》之志,然兹事体大,非一蹴可就,故先化整为零,分取有关诸种史籍中人物生卒年有种种疑问者,逐一检核,勾稽史料,为之笺证,以备他年聚沙成塔之用。《南齐书》在南朝诸史中...  相似文献   

9.
李化 《文学教育(上)》2011,(16):115-115
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词中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词人过着非人的生活、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没有尽头,从而又折射出词人"幽怨凄惶"的悲凉人生。  相似文献   

10.
考释了《二十四史全译》之《南齐书》译文中的一些可商榷的词语,凡14例。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中,编者对"落第"一词的注释值得商榷。这里,谨依据鲁迅《藤野先生》的手稿,试作研讨。  相似文献   

12.
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南齐书》由我国著名史学家王仲荦先生进行了校点。点校本广参了《南齐书》的众多版本、相关历史著作以及前人的校勘成果,成为目前所见到的最具学术价值的本子。尽管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南齐书》在校点上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南齐书》校点上的遗留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苴漏补缺。  相似文献   

13.
同先秦文献相比,《南齐书》中所在处介词系统主要特点是:"于"已渐失去其绝对优势地位,"在"发展强劲并露出赶超"于"的趋势,"诸"则迅速衰落近于消亡,"自、从、乎"相对稳定;"于、自、在"句法位置发生较为明显的向V前或后的位移趋势;"于、在、乎"所涉及动词也发生明显的非单音化或单音化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一、解构特点《翠鸟》一文,对小动物描写上的亮点,一是外表美的表达,二是动作快的描述。在表达外表美时,写到了红色的小爪子、鲜艳的羽毛、灵活透亮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如果就这样写出来,给人留下的印象肯定不会深刻。而作者对此作了精心的选择和安  相似文献   

15.
1896年的伦敦蒙难事件是孙中山人生历程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关键节点,1897年出版的Kidnapped in London一书是孙氏对事件经过的自述。1912年,甘作霖将该书译作"伦敦被难记",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百年之后,庾燕卿、戴桢二人重新校译英文原版,以"伦敦蒙难记——我被伦敦中国公使馆拘押和释放的经历"为名出版。笔者从Kidnapped in London新旧版本对比入手,浅析伦敦蒙难事件的影响以及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6.
读汪曾祺的作品,那份感觉是奇特的,是妙不可言的。读它你不觉得疲惫,不觉得沉重,反倒在悠闲的、带有文化气息的休息中,积累了知识,净化了灵魂。选入高中新教材的《胡同文化》,就使读者有一种与文中北京市民相类似的感觉:散淡、平和、自足。在《胡同文化》中,汪老的笔触没有伸向那些达官贵人、纨绔子弟终日出没的八大胡同,没有写到北京人替住有南方人而不管他们的籍贯是杭州或是无锡的街巷取的名字———苏州胡同,更没有提及那些暗示出北京人的生活与想像,没有指点出京城的沿革与区分的胡同:羊市、猪市、骡马市、菜市、缸瓦市等…  相似文献   

17.
《南齐书》中自称代词体系的繁杂性体现了文献语言汇集不同历时层次的特性,分析显示出文献语言中,不同的历时层次通过语言系统的融合转换成同一系统内部不同语体层次的叠加。  相似文献   

18.
<南齐书>中时称代词系统错综复杂,通过离析它们的语体层次,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同的语体层次相互影响、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图景初步呈现在1845年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在这11条的《提纲》中,马克思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区别,对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和理论特色做了扼要的阐发。《提纲》精要地表达了新唯物主义之"新"的8个方面的表现:即对"外部世界"有新的理解,对唯物主义的"物"有新的解释,对认识的基础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有新的判定,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新的思考,对宗教问题有新的发掘,对人的本质有新的界定,对哲学的立脚点有新的认识,对哲学的社会功能新的推进。只有回到马克思,重新研读理解马克思的原著文本,才能正本清源,还原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真正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来。  相似文献   

20.
考释了《二十四史全译》之《南齐书》译文中的一些可商榷的词语,凡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