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普遍的重要的原则。这条原则要求教育者对不同的学生,要从其各个方面,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认识和掌握他们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各自的优势和短处,然后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制定因材施教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如此,则易收到显著的教育效果。所谓“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在高明的工匠眼里没有废弃的材料,长短都可以派上用场。反之,如果不看对象,不问情况,一律一刀切,必然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那么,在德育方面,也就是在思想教育、道德培养、人格塑造方面,有没有困人而…  相似文献   

2.
因材施教是孔子首创的教育方法,因其效果极佳被后人普遍推崇。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因材施教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延伸,由此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我们应深入挖掘这一传统教育方法的合理性,切实提升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由做一只优秀的兔子引发的思考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凭借《双响炮》《涩女郎》等作品红遍了亚洲。鲜为人知的是,他并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美术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经典短文《我对教和学的思考》中,更强调"学"的重要性:"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  相似文献   

5.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现在重新研读这一原则,有种品茗啖香的感受,对当前的教学工作更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这一教学原则是我国古代最宝贵的教学遗产之一。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一、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职中生在生理发展上,已接近成人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7.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进行了几次中小学教学改革,每次教学改革都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2001年国务院提出的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较前几次相比更是一种彻底的“革命”。身处改革之中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经受了这场“革命”的洗礼,大家“洗新革面”后积极地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8.
“因材施教”是古老传统的教育方针,但这一方针主要是“教”的方针,而不是如何促进“学”的方针。“教”的方针强调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愿望、目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根据这些因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强调不要按照一种目标--比如说单一的学术目标培养学生等。互联网出现之后,在基础教育阶段,西方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个案,凸显出“学”的重要性,凸显出学习者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以及他们能够造就何种创新者。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做“因材施教”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教施教”这一典故出自《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相似文献   

10.
“因材施教”,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育原则。所谓“因材施教”是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具体的接受教材的人而实施相应的,所能接受的,且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具体说因材施教也是教法原则。纵观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历史,凡在教育上卓有成效者,都实施和提倡“因材施教”,我国更明确地把因材施教作为教法原则,并写进了教育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11.
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的研究结果都指出,人的资质的千差万别,是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造成的。而最适合于千差万别资质的学生的教学原则就是“因材施教”。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基础教育的普通高中,理应考虑到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怎样适应这一要求,我们的体会是:端正办学思想,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学生分类指导,创造条件,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里提出我们的做法,以期与各位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每个学生的语言资质特点决定了潜在的语言人才成长为现实中语言人才的可能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每个人的资质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发掘学生语言潜能、发展语文才能的必由之路。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15.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这一点,实践出“因材施教”的原则。的确,只有对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都深入了解了,下一步才能有的放矢地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因材施教”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被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其实,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还应该有它更宽泛的含义。一、师不同,而教不同人无完人,教师亦然。诗书琴画,说学逗唱样样精通的教师,实属凤毛麟角。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应根据各自的特长作出恰当的选择。有些教师擅长于富有激情的朗读,那么,他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激起学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虽然朗读不行,但擅长于逻辑思维,说话条理清晰,他更多地选用谈话法教…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因材施教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条件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和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长刘西尧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我国,优秀人才是具有广阔源泉的。我们应当积极改革那些不利于发现人才,不利于早出和快出人才的制度和办法,把全而发展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创造新鲜经  相似文献   

19.
因材施教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是在全面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因人而异培养各类人才。本文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分析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再从自己指导学生朗读和作文教学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因材施教的具体做法,以便和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美术作品的产生是建立于创作者的心理所需和心理表达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质朴、真诚的表述,不要在画面中总是追求像不像、对不对这类带有家长或教师个人情感的评判,让学生先从自我的情感理解看待事物,尊重学生的选择,并鼓励学生去延续自己的创造力。在美术创作领域有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大师和画匠的区别。从古至今能够被界定为艺术大师的人,在其创作领域都具有高度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