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点学校,顾名思义,是与普通学校相对而言,就是一个地方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调配到某些学校;重点班,是指某一学校内部将优秀师资、教学资源集中到某些特定的班级。重点学校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在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绩效,普通学校深受启发:结合自身条件办“重点班”。具体措施是调配校内“名师”,减少某些班级学生数,设置稍微不同的课程,校内各种资源对其倾斜。实际上就是原有的教育资源重新组合,凭空多出了一些“重点班”。这样学校在无额外投入,通过人为设置“重点班”的方法,可以使校方收入大增,由于“重点”与“…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从2006年9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却一点都挡不住学校分设“快慢班”或者“重点班”的步伐。据媒体报道。开学10天后。武汉某校将原本随机分配的10个班重新分为正式录取的学生和通过捐资进校的学生各5个班。学校对初一新生“二次分班”的做法引起部分学生和家长强烈反应。“捐资生”的家长认为学校不该按成绩分类.伤害孩子的心灵.而正式录取学生的家长则认为不能让“差生”带坏自己的孩子。要“因材施教”。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分数和金钱展开了一场激烈博弈。去年秋季开学之初,全国不少地方都爆出了“重点班”问题的新闻,用“百度”搜索一下“重点班”这个词。竞有78万多个网页,可见其火热程度。  相似文献   

3.
方帆 《教师博览》2014,(9):42-42
很多人以为美国的教育制度比中国好,还有想象中的连美国人都没听说过的“素质教育”,难怪美国年年有诺贝尔奖得主.因此,像“重点学校”“重点班”这种在中国的东西,在美国肯定是没有的.错了,美国的公立学校不仅有“重点学校”,而且几乎所有中学都有“重点班”.  相似文献   

4.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说了好几年了,但许多地方只是把转轨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应试教育”却依然故我。 其一是办重点,抢生源。办重点学校,办重点班,是典型的“应试教育”。重点学校在招生时把服务区内的尖子学生统统招去;普通学校也不甘示弱,把一般学生按成绩又分成重点班和普通班。重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也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相似文献   

6.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在不少学校,“重点班”仍然变着花样存在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的郭先生最近几天心绪稍稍安定了下来,他终于托到了关系,说服校方让自己的孩子“挤”进了学校的“重点班”。虽说并不赞成学校分“重点班”,但是他觉得只要“重点班”还存在,做家长的就应该让孩子上。随着新《义务教育法》的正式实施,在义务教育阶段划分“重点班”已经变成一种违法行为。然而,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尽管都否认学校还设“重点班”,但有些学校的“重点班”仍然变着花样存在着。“重点班”宁可“隐姓埋名”也要存…  相似文献   

7.
《宁夏教育》2009,(5):1-1
《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胡谋  王倩 《教师博览》2006,(12):17-18
今秋开学后,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初一新生因为“分班”坐进了不同的课堂。近800名初一新生被分为8个重点班和7个平行班,重点班还被细分为“数学特长班”、“英语特长班”和“普通重点班”。如此分班立即引来质疑。有人说,这违背了义务教育法有关学校不得设重点班的规定。校方则回应说,义务教育法也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学校分班的措施是以“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的探索。目前,有关“变相分班”和“因材施教”的争执正在教师、家长、专家乃至更广的范围展开。社会舆论褒贬不一分层编班招致利弊之争翠园中学副校长陈建宁…  相似文献   

9.
重点班     
庆生 《新读写》2012,(4):17-17
我们班是学校的重点班。学生重点,老师重点。 因为是重点班,所以处处受到“优待”。“植树节”时学校安排高二年级去完成种一百棵树的任务。我班众生闻之,无不欢呼雀跃,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啦!谁料班主任不失时机地出现在门口,全班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10.
我们班是学校的重点班。学生重点,老师重点。因为是重点班,所以处处受到“优待”。“植树节”时学校安排高二年级去完成种一百棵树的任务。我班众生闻之,无不欢呼雀跃,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啦!谁料班主任不失时机地出现在门口,全班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11.
有的学者认为,不应该将"取消重点班和重点学校"写进《义务教育法》,因为这一法规否认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况且,国家的发展也需要高尖人才,而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是培养高尖人才的重要途径.对此观点,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06年9月,《义务教育法》即已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同时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但是暗流涌动的“重点校”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人民群众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迫切愿望可以理解,究底穷源,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才是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3.
办重点学校是迅速促进我国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相继办起了一批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也普遍办起了重点班,成绩是十分突出的,广大人民群众由衷赞许。但是,当前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把全副精力、全部教学骨干以及全部好的教学设备都集中于重点校和重点班,致使非重点校、非重点班困难重重。有的学校对非重点班的学生冷眼相待,甚至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把一些成绩暂时不及格的学生推出校门,广大家长对此意见纷纷。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同志一定要学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既  相似文献   

14.
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之所以要取消"重点校""重点班",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它是保证受教育者公平利用教育资源的法律保障。但学校设不设重点班和  相似文献   

15.
钱老最近说:现在大、中、小学都被分成重点、非重点,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学校是非重点。试想,让一小部分重点学校的中小学生成为“宠儿”,而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孩子得不到正常的良好教育,成了“弃儿”。这些非重点学校,非重点班的教师感到难教,不光彩,失去信心。重点学校只能是“大寨式”的典型,经验根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价择校费、天价学区房和补课热等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始反思重点学校重点班产生的弊端。如今,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在学生心理上、学习生活上和全面发展上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均表明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发展应转向特色学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价择校费、天价学区房和补课热等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始反思重点学校重点班产生的弊端。如今,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在学生心理上、学习生活上和全面发展上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均表明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发展应转向特色学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说到教育不公平问题,人们首先会想到教育投入的不公平,教育资源配制的不公平,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存在的不公平,学校内部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存在的不公平。有人会天真地认为只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公平,就可以实现教育的公平,而消除这些不公平的工作都要靠政府部门去做,是政府的职责。诚然,上述不公平是教育领域存在的值得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确实消除这些不公平现象需要政府去努力。但是消除这些不公平后.就能达到教育的完全公平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19.
为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尖子班”、“重点班”,并加大了处罚力度,违规学校的校长将结予行政处分。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普通高中不得办“尖子班”、“重点班”等规定。普通高中各年级均不得以任何名义或理由举办或变相举办“尖子班”、“重点班”等,  相似文献   

20.
很多年以前,有许多人呼吁为学生减负。但令人扼腕的是,我们中小学的境况,十几年来没有多大变化,学生起早睡晚的境况依然如故,学生的负担与以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使孩子上重点学校重点班,家长不仅缴纳高昂的学费、赞助费,还要千方百计找门子、托关系,重点学校、重点班成了莘莘学子向往的“圣地”,为使孩子考上名校,家长不惜血本陪读。这些问题折射的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当引起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