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06,(1):11-13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你有很多想说的话宁愿不说也不愿和父母说,或者只想和你最要好的朋友说,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面对朝夕相处的父母,你是否觉得既陌生又亲切?面对父母的谆谆教导和悉心的呵护,你是否能够坦然面对?你想过这样的原因么?欢迎你来到小学生论坛,把你的心里话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6,(1):26-27
有一句话我想对您说:“您别再吸烟了,那样会对身体不好,我希望您能活到100岁”……  相似文献   

3.
4.
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最讨厌哕唆唠叨,他们不爱听重复的话,就像他们不爱看重复上映的电影,不爱吃没有变化的午餐一样。无事生非的哕唆固然烦人.但不可否认,的确有一部分的唠叨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引起的,譬如丢三落四.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事情,转身就忘到九霄云外;譬如我行我素,父母说父母的,自己做自己的。面对这样的矛盾,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和父母有效地沟通了。怎样和父母沟通,堵上父母口罗唆唠叨的嘴巴?且看我们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影响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学校虽然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必须要有家庭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从养育到教育,都存在不少观念上的误区和行为上的不当,影响了家庭中亲子间的沟通与有效教育。对此情况,我校特意进行了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6.
一、目的意义 在以往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有了心里话不愿意给老师说。这种状况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极大地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了改善师生关系,我设计  相似文献   

7.
家庭中的情绪反应在人们觉得偶尔有之的时候,其实早已在天长地久之中化为了一种能量,产生了定向的动力过程。这种能量的流动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家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或许是裂缝,或许是心理疾病的产生,或许是更平淡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代沟是客观存在.父母的责任就在于,在家庭亲情的彩雾中.去培植和养育两代人之间的真诚与理解.把两代人的心贴得再近一些.——许建国  相似文献   

9.
儿子4岁了,在全寄宿制幼儿园上小班.   由于预防非典,幼儿园和中小学一样进行了封闭管理,家长不能探视孩子,更不能接出来,维系亲情的只剩下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和相通的心灵.等到警报解除,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待了整整4个星期.……  相似文献   

10.
电话里传来一位母亲急急的声音:“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了,您可要帮帮我。不知怎么回事,我成了儿子的仇人,读到您的一篇心理咨询文章,可算找到救星了……”  相似文献   

11.
爱开 《陕西教育》2005,(4):16-20
2004年6月12日上午,黑龙江省肇东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一个18岁少女报案,称她被人非法拘禁了一个月,并被打得遍体鳞伤。案情重大,警方立即出动,于当日下午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出乎警方意料的是,犯罪嫌疑人居然和报案人一样是花季年龄的靓丽少女。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独生子的母亲,有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潜意识里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的设想去发展,去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对他的各方面都有所要求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母子间难免产生摩擦和碰撞。可是现在回想起这些摩擦和碰撞的顺利化解,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足。毕竟母子间的亲情和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你  相似文献   

13.
夏琨 《师道》2005,(3):12-12
1.我不愿意做这样的老师,以为成绩就是学生的一切。我会告诉学生:人生的道路很长,对每个阶段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使现在成绩不好,只要能好好做人,你就会收获很多。  相似文献   

14.
田占力 《河南教育》2006,(1S):34-35
相信这个问题是诸多老师、家长共同的担忧。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14岁的儿子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左蹦右跳.我觉得很好笑,就随口问:“谁的歌让你这么陶醉?”“笔笔的。”儿子答。“笔笔?笔笔是谁呀?”“笔笔是谁都不知道,爸,你可真老土!”儿子头也不回地甩来一句话,留下我一个人干瞪眼。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把握孩子的心理脉搏,帮孩子及时调整状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父母就必须走进孩子的心灵,学会与孩子沟通。  相似文献   

17.
吴莉莉 《小学生》2005,(11):F0002-F0002
许多父母抱怨孩子长大了,不愿和自己交流,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并不懂得与孩子交流的艺术。[编按]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西方国家的青少年70%以上有心事愿意向父母倾诉,家里的大事多与孩子商量决定,孩子的事由孩子作主;中国青少年只有30%将心事告知父母,孩子的事基本由父母包办代替,然而大多孩子并不领情。劳心劳力的父母与衣食无忧的子女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相似文献   

19.
《家教指南》2004,(7):32-32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有九成广州青少年对与父母的关系满意或非常满意,明显高于香港。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与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对穗港两地1004名初一至韧三学生的调查显示,广州青少年对与母亲的关系“满意”、“十分满意”比例达到93.6%,对与父亲的关系满意度为89.0%;香港青少年对与母亲关系“满意”、“十分满意”比例达90%,对父亲满意度为77.5%,可见,两地青少年与母亲的关系较与父亲的关系满意,广州青少年对与父母的关系满意程度均高于香港青少年。调查显示,许多父母忽视与子女沟通,使亲子之间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