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馆藏民国档案纸张酸化情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于2018年启动了“馆藏民国档案酸度普查研究”项目。通过选取2858张道林纸的pH值,分析其酸化等级、档案时间分布、与年代和字迹关系等特征,从数据分析得出民国档案用纸中道林纸酸化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道林纸超过70%处于酸化严重及以下状态,酸度总平均值为4.70,年平均pH值与档案年代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呈正线性关系,对道林纸酸度变化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为民国档案脱酸和抢救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民国档案是全国重点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高要市有民国档案1186卷,这些档案由于形成时间久远,加上战争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虫蛀、霉变、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现象,如不及时抢救,一旦变质到无法抢救的程度,将会使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遭受巨大损失。高要市领导历来十分重视档案工作。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经常到档案局(馆)检查指导工作,局领导班子也十分重视,定期检查各科室各项具体工作。今年“五一”前后,该局对馆藏的三万多册档案资料又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检查,发现其中民国档案虽然近年来坚持每…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大民国档案的抢救力度,近日,黄石市档案局启动了馆藏民国档案保护工程,采取破损档案修裱、建立档案信息库、编辑出版史料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民国档案的保护。黄石市档案馆现收藏有民国档案共2193卷,其中,华中钢铁有限公司、华新水  相似文献   

4.
抚顺市档案馆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总计2.6万余件,记录和反映了1906年至1931年抚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是抚顺清末和民国历史的真实写照.它是抚顺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最珍贵的档案,2007年经省档案局列入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范围.抢救保护、整理保管、开发利用这部分档案对于抚顺市档案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开发能力、加强抚顺民国史研究和开展宣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抚顺市档案馆于2011年初建立了"民国档案4D工作模式",即由档案整理(Dispose)、档案数据库建设(Data base)、档案发掘(Detect)和档案开发(Develop)四个阶段、四项功能构成的民国档案系统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民国档案,是民国时期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云南省档案馆保存有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档案共154个全宗,300724卷,它全面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云南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交通、民族等方面的情况。为更好地保护抢救馆藏资源,提高馆藏档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近年来,云南省档案局根据民国档案的特点及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数量  相似文献   

6.
馆藏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管理》2007,(2):68-68
我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有大量的国家重点档案.但由于形成年代久远,加上战争等人为因素的破坏,这些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虫蛀、霉变、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现象.尽快抢救并保护好这些档案,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随着"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的加大和国家对此项工作要求的提高,档案馆不能囿于传统的抢救模式,必须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技术与方法开展馆藏重点档案的抢救.  相似文献   

7.
档案酸化是近几年档案保护工作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纸质档案酸化的破坏性极为严重,轻则纸张破损、黄脆、字迹变色,重则粉化腐朽,难以抢救.2020年底,为了做好档案保护工作,四川省档案馆对馆藏国家重点档案的酸情进行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8.
《陕西档案》2010,(2):18-18
近日,辽宁省档案局馆下大气力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尤其是对馆藏特色、重点档案进行及时有效地鉴定,并落实抢救与保护措施,使一大批馆藏的特色、重点档案重新焕发生机。 着力抓好馆藏清代盛京内务府档案著录、满文圣训和汉文实录扫描及民国档案清点和目录鉴定;编制、完成中华民国时期、日伪时期档案文件目录和划控鉴定:  相似文献   

9.
日前,大竹县档案局一行四人赴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对发现的馆藏《民国二十六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埋葬处摄影成册》底稿进行抢救保护。自大竹县档案局发现馆藏《民国二十六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埋葬处摄影成册》后,县委、县政府高度  相似文献   

10.
<正>1月24日,副市长赵乐韬到市档案局(馆)进行视察。赵乐韬同志在听取市档案局(馆)工作汇报后,先后视察了国家重点档案——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抢救修复室、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室、馆藏档案陈列展室、档案利用接待室、档案库房,同时看望慰问了局(馆)工作人员。赵乐韬同志对近年来市档案局(馆)  相似文献   

11.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利用的前提条件.在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赵红云 《档案》2011,(3):63-63
秦安县档案馆保存着自民国二十七年以来的各类档案80,815卷(册),其中属于国家重点抢救的珍贵档案15,100卷。由于这些珍贵档案历史久远、保管条件差,加之本县及邻县编史修志等工作查阅利用频繁,纸张严重破损,  相似文献   

13.
讯息点击     
《档案》2011,(6):62-64
酒泉市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喜成到市档案局馆调研近日,酒泉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喜成到市档案局馆调研。王喜成认真听取了档案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档案库房、珍贵档案抢救整理室、展览室、阅档室,检查了档案的安全保管措施。他仔细翻阅了馆藏清代、民国等历史档案,了解了馆藏档案的门类、数量及开发利用情况,并当即表示要将自己收藏的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民国档案的重要典藏基地,民国时期有关辽宁地区的档案史料在馆藏档案中也有一定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民国档案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1949年以来,民国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整理出版也逐渐走向繁荣.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民国档案的整理出版分成三个时期,阐述民国档案出版状况和特征,由此勾勒民国档案整理出版的概貌.  相似文献   

16.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档案馆民国档案是馆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部分民国档案没有文件级目录,无法提供日常借阅利用。2009年,河南省档案馆正式启动民国档案编目项目,工作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民国档案因年代久、破损多,加之公文的格式排列和文字用语与现代公文有较大区别,其数字化工作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和亟待规范的问题。遂宁市档案馆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从2016年9月开始启动,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又结合馆藏档案的实际并参照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一些做法,在整理加工、著录划控、题名拟写方面展开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馆藏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遂宁市档案馆,馆藏有民国档案16个全宗共16907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船舶集团珍贵历史硫酸纸底图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现状调查、修复难点分析,按照档案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结合馆藏珍贵历史硫酸纸底图档案的特性和特点,提出了馆藏珍贵历史硫酸纸底图档案修复技术路径,围绕去污、字迹加固、纸张去酸、纸张加固等环节展开一系列修复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重点档案的抢救是各级档案馆特别是省以上档案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基础建设.搞好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对档案的延年益寿、安全保管、长远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专就重点档案抢救的状况和问题谈几点看法和意见,并与同行们共同研究和探讨.一、重点档案抢救的现状和问题.需要重点枪救的档案大都属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初期形成的.到目前为止,这一部分档案抢救得如何呢?下面以湖南省档案馆为例,来谈谈重点档案抢救的现状和问题.据统计,湖南省档案馆馆藏的25.9万卷历史档案中,需要重点进行抢救的就有5万卷;馆藏建国后50年代的6万卷省直机关档案中,需要进行重点抢救的就有2万卷.上述两项合计需要进行重点抢救的档案共有7万卷,大约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