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学校地处乡村这一劳动场域,其劳动教育具有天然优势,却因城市取向惯性而未彰显其应有价值。位育视角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之意蕴在于安其所而遂其生,即基于乡村劳动场域安乡村儿童之所,涵养自然与人文气质以遂乡村儿童之生。位育视角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行动逻辑是:立足乡村这一定位,精准定位其劳动教育路向;坚守乡村劳动之所,科学设计其劳动教育课程,确保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具有乡味;坚持“做中育”之举,全面革新其劳动教育方式,避免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有劳动无教育”。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源泉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作为衡量创造价值与否的依据,陷入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科学含义是指导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没有与资本交换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因此以生产商品的劳动和非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并作为分析商品价值创造的理论工具,才是马克思关于价值走向的科学起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科学劳动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呢?通过对科学劳动进行分析和阐述,回答了科学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否伴随着价值总量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用于创新的科学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重要形式,知识经济下的劳动价值论应将科学劳动纳入生产劳动范畴。就此问题,本文从科学劳动和知识价值取得的角度,运用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劳动——知识——劳动——知识”的动态链。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使乡村学校劳动教育顺利开展,文章对“三农”视野下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进行了论述,包括立足农业生产的劳动教育、立足学习和服务农民的劳动教育、立足乡村建设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劳动教育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农村初中得到高质量发展是学校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本文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尝试分析新时代农村初中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促进农村初中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性建议,包括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观;增加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团队劳动教育专业水平;确保劳动教育课程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家校社融合发展体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情绪劳动会使乡村小学教师加速产生职业倦怠感。通过对娄底市465名乡村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情绪劳动对乡村小学职业倦怠影响水平和作用机理。以情绪劳动各维度为自变量,职业倦怠为因变量,通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现乡村小学教师情绪劳动中的情绪伪装、情绪忍耐对职业倦怠影响显著。为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情绪劳动管理能力,可从师资培养、就职学校、教师自身等途径进行分析与反思,缓解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不创造价值,主要是因为科学在其两种存在形态上,作为以往的“物化”了的科学理论不能直接进入生产过程而无法成为创造价值的要素;正在进行的活劳动形态的科学劳动,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直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劳动,而不是经过交换实现个别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以创造价值的劳动。  相似文献   

9.
用劳动价值论说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关键在于科学劳动。本文对科学劳动的内涵、科学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为什么科学劳动能创造很大的价值、为什么科学、技术本身有价值但不能创造价值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总体工人的概念在扩大,教师的劳动,经济管理部门的劳动,都应属于科学劳动的范围。至于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作者认为,需要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农业生产劳动中的“劳动意识”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能力之一,也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多元化教学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环境给予学生劳动的真实体验,唤起学生心中的劳动自豪感,使劳动教学发挥最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新发展栾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把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定向师范生培养是高校师范教育在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在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中,城市化倾向明显,与非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度,缺乏乡村文化浸润,难以滋养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与乡土认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乡土认同存在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三重向度。乡村文化中蕴含劳动基因,劳动教育与乡土认同存在深度契合。劳动教育通过建构身份认同、培植职业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来培植重塑乡土情怀。劳动教育可从价值引领、课程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浸润四个路径展开,以培植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形成乡村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将乡土认同转化为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已从政策提倡走向了课程化实践。在乡村,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既有先天优势却又面临重重困难,从传统观念来看,劳力不如劳心和离农的价值取向使得劳动教育推行遇阻,乡土知识失落以及乡村教育改革对现有路径的依赖亦极大地限制了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空间。针对如此困境,乡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发劳动教育课程,须从文化理念、课程内容、开发模式等根本性问题寻求解围之道。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乡村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增强乡村学生乡村建设的能力。然而,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实施主体对劳动教育的片面理解,将劳动教育误读为劳动活动、技术教育和规训手段等,对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地构成阻碍。为推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有序实施,需要从提升乡村学校师生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加快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和健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制度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外国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验给我们的启迪袁韶莹一、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现代生产、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然而,在古代,劳动。生产、教育、科学、技术是几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那时...  相似文献   

16.
一、车形乡村教育社一、主旨:根据集体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四个生活教育目标,以致力於乡村教育之研究实验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乡村是陶行知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也是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起点和落脚点。陶行知开展的乡村劳动教育秉承“农科教结合”原则,具有浓厚的乡土意味。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和当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初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立足当前乡村劳动教育发展实际,陶行知乡村劳动教育思想可以为学校开设乡村特色的劳动课程、践行乡村劳动育人新模式、探索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新路径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几点思考─—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文/霍文达,陈立鹏毛泽东教育思想是一个博大而精深的科学体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呢,我们认为,也只有在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认为初期的资产阶级学者在提出生产劳动问题时已经带有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唯物主义的因素。科学的生产劳动观具有劳动性、生产性或增值性、基础性或物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劳动教育日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研学旅行产品不断更迭,其农田劳动和学习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儿童劳动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黔江区太极镇现代特色农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儿童劳动教育在乡村研学旅行中的融合实践情况,及其对儿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