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让孩子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引领着有着美丽幢憬,阳光快乐的孩子共同体验幸福的过程。教师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各种活动中找到成功,找到自信,体验快乐幸福。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努力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遣愉悦,注入快乐,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惑。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迈入了外出务工队伍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与之相应地越来越庞大。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会使他们性格孤僻、不良行为习惯也随之养成。欲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需要采取关爱与教育并重的策略,才能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格、与享受完整家庭温暖的孩子一样,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享受成长。  相似文献   

3.
分享阅读,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活动。分享阅读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它之所以被称为“享受”,既是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是让孩子享受到成人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成人和孩子一起阅读、...  相似文献   

4.
宋盈 《陕西教育》2014,(1):98-98,100
北塘实验小学自1928年建校至今。80多载的薪火传承、风雨砥砺、团结拼搏。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学校特有的魅力。我们秉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不断挖掘和践行“乐贤、幸福”的教育内涵。坚持“硬件优校、文化领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特色靓校、质量立校”。丰富高雅的环境文化、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自主互动,乐学善教”的特色课堂、“十三二一”学生全面发展工程,使教师享受着职业的幸福人生。学生享受着幸福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四川教育》2008,(1):F0002-F0002
“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的、快乐的、幸福的人;让每位教师真情融入教育、倾心教育、享受教育”是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的办学理念.“快乐教育”是学校的发展模式和特色追求。  相似文献   

6.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时代》2009,(1):F0002-F0002
江山市解放路小学创办于191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艺术教育特色鲜明的学校,学校以“灵动的艺术特色”来鼓励孩子实现从“想且敢”到“会而精”的跨越。如今,学校已成功举办了14届艺术节,让同学们在艺术实践中享受成功、享受快乐、享受美。  相似文献   

8.
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到当代的“爱的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自主教育”,我们正努力尝试找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素质教育”。以活动为载体,教会孩子自主学习;利用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生成探索型主题活动,让孩子在自我探索中寻求答案、寻找快乐、寻找自我。知识是无穷尽的,探索才是永恒的。探索即获取,孩子在探索中获取,在获取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已很小,探索知识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开展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实践中,幼儿对生活中的疑问增多了,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了,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了,自愿去动手了,克服了依赖心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改变角色,给予幼儿适时的、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成为幼儿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欣赏者。尊重幼儿,让幼儿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得到承认和肯定;正确科学地给予表扬、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正确的评价和欣赏中获取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探求知识培养成幼儿的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孩子是评价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分享阅读的宗旨首先是传播阅读的快乐,是用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好奇心和爱书的感情。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成年人和孩子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它可以让孩子感受阅读、享受阅读,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它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汉字:它强调成人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其快乐,这是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微亮相     
《今日教育》2014,(10):7-7
陆繁伟 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山东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校长、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陆繁伟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一步步破解着教育难题——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维修校舍;以自己的热情感动退休教授到学校培训师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留住学生,让学生快乐成长,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谈“学问”来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指出其弊之一。只注重学书本知识,忽略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脑中缺乏“?”,也就缺乏创造的种子。所以教育者要转变“学问”的旧观念意识,不仅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首先学会问。学生有了较强的问的能力,也就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新教育的明天才会闪烁灿烂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两课”教学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的过程,而是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它既有一般教学过程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两课”教学不仅受外界影响还要面临“信”与“疑”、“知”与“行”的矛盾。要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同时也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命课堂”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功能与形式从"知识课堂"到"智能课堂"再到"生命课堂",不仅反映了教育哲学观的变迁,也反映了课堂教学实际的迫切呼声和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生命课堂"与其他课堂教学形式相比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它的构建要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活动为主线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观念形成态势,呈现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与个人主义思想同步诞生;致力开发个人潜能又选择目标盲目盲从;求实务实却不敢竞争等新的思想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两课"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内容与方法,通过教学目的的合规律性、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学手段的形象性、教学评价指标的真实性来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苗深花 《教育研究》2012,(5):90-94,101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未来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提出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教师职业的工作需要,师范生需明确教师教育职责和自身学习目标及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在师范教育阶段积极构建"为教而学"的学习观。为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在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训练;改革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融入新的学习观,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实证研究表明,"自主创业型"学生在独立学院学生中占有相当比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既符合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也能引导并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业。本文基于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试图从创业过程的角度,根据创业过程所需元素来挖掘出更适合于独立学院"自主创业型"学生的培养策略,力求能够更好地对其加以培养,并以此来树立独立学院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的方式在逐渐改变,学生也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化学学科究其根本是考查学生思维过程的学科,而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针对化学课程的特点,利用"三多课堂"模式,对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三多课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共同体"的提出旨在将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构建为一种互动的、稳定的主体间性结构.高校"师生共同体"构建,既是高等教育研究学理逻辑下的必然趋势,又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现状下的改革之举.具体教改举措包括,将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协同起来,以开放性体制呼唤师生主体性回归,用课程建设搭建师生"双主体"间性载体,提升教育教学方法,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9.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独有优势。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深入挖掘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将理论本体与历史、现实维度紧密结合,既创新理论教学又强化实践教学,使二者协同发力,发挥出最佳效率。  相似文献   

20.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多向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90后"大学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体,如何加强和改进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运用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多向度思维,探析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观,发现其诸方面都表现出亦正亦反的两面性,这对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参考价值。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向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活动、互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载体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